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娄东金石传万世 桑梓贤良耀千秋】安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赴长三角实践调研团队寻访太仓历代

来源:安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作者:许刘栋

(通讯员贾丰蔚 赵雨欣 许刘栋

为进一步深入了解当前长三角地区明清江南历代名人文化遗存和碑刻文献材料。安徽师范大学教育基金会“一缕阳光”历史学院赴长三角明清市镇、近海贸易港口文化遗存实践调研团队通过田野调查、文献分析、实地观察等社会实践方法对江苏省太仓市名人馆、历代代表性名贤故居进行实地调研,并对部分馆中所藏碑刻进行深入研究。实践队员们积极参与,在太仓市名人馆和王锡爵故居中领略江南名贤风采,探访明清碑刻的踪迹。

千秋贤良,情系桑梓。太仓自古为文化之乡,人文荟萃,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娄东文化,为太仓发展留下了悠久宝贵的精神财富。太仓之地文学化洽,群英荟萃;太仓名人馆更是将太仓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美好形象展现地淋漓尽致。团队成员走近太仓名人馆,深入了解到每一位来自太仓的历史名人事迹,太仓名人馆展览了娄邑历代科举及第者、名宦徐祯卿、王世贞、张溥等数百人,闻名中外之院士吴健雄、唐孝纯等数十人,这里显然是大家了解太仓文化、了解江南历史文化的极好窗口,使得大家真正地在实践中体悟历史文化。《弇山堂别集》《弇州山人四部稿》等众多王世贞撰写的史学著述中,我们了解到其蕴含现实主义特征,注重研究的史学思想;而被称作“东方居里夫人”“核物理女王”的吴健雄,其在物理学上所获得的成果,更是让每一位成员驻足惊叹。漫步在名人馆中,大家真正理解了——历史是人的历史,而当大家切身地投入到历史实践活动中时,其所得到的收获也是远远大于简单的纸上谈兵,正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得知此事须躬行”。岁月虽逝,斯人永存。娄邑千载名贤的历史记忆渗入了太仓精致、和谐、务实、创新的城市精神之中,至今闪耀。

滔滔娄水,金石能言。滔滔娄水淘尽千秋岁月,纵观太仓历史,其最具代表性的名贤便是大明首辅王锡爵。因而,调研团队的下一站便是王锡爵故居——“大学士第”。在这里,调研团队成员们认真聆听太仓市博物馆讲解员针对王锡爵的生平、宦绩、文化影响的讲解,深入体悟了映射在个体之上的城市精神。

王锡爵故居中馆藏的太仓历代碑刻使得团队成员切身感受古老的碑刻文化。碑刻集史料之实,文采之华,篆刻之秀与书法之美于一身。既是技艺的传承,又是文化的低语。观赏碑刻,感受其中的艺术之美;研究碑刻,了解一段历史的发展轨迹。团队成员认真观摩,悉心聆听碑刻背后的故事,结合纸本文献与碑刻文献探索其中的历史渊源。紧扣本次暑期社会实践的主题,团队成员通过对《重建税务桥碑记》的研究确定了清代康熙四十二年前后便有徽州府休宁县籍徽商大规模地活跃于太仓商贸领域,并形成了一定资本力量,结成了一定规模的地域性工商业团体。这一史实的确定作为本次实践的阶段性成果不仅丰富了我们对长三角明清江南市镇与近海贸易港口文化的历史了解,同时也将会深化团队成员对碑刻意义的认识。透过碑刻,我们沐浴先贤之光、同先贤对话,传承文化薪火。斑驳的石碑背后所展现的悠悠往事,值得后人细细品味与研究。

徵文考献墨拓留芳。“路逢一石碑,亭亭傲风雨”,一路走来,我们纵身于灿烂的星汉之中,每一位先贤都是闪耀的巨星,指引着我们的前进。每一块古朴的石碑,都是过往历史的年轮,厚重而令人惊叹其蕴含的丰富历史记忆。它们是历史,更是一代又一代的接续传承。先贤虽逝,但碑刻却历千百年而不腐,透过碑刻我们跨越时空与数百年前的先贤对话,体悟他们的思想。

时至今日,丰富的碑刻文献仍需我们去追寻与探索,它们是太仓先贤思想的结晶,更是我们宝贵的财富。传承先贤气概,铸就中华气节。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安徽师范大学“一缕阳光”教育基金会历史学院赴长三角明清江南市镇与近海贸易港口文化遗存调研实践团队坚持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进一步做到社会实践与历史文献相统一、名贤文化和核心价值观相统一。经世致用,利济天下,服务于社会和国家。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0412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课堂”支教团开展的线上辅导教育活动

为引导孩子们正确认识自己,树立集体意识,引导孩子们在学习生活中感受解决困难的快乐,8月11日上午青岛科技大学“云上课堂”支教团在线上举行课堂学习活动。活动过程中,支教团成员给孩……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青岛科技大学 “云上课堂”支教团开展的线上辅导活动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学生为提高偏远地区学生的学习水平,8月11日,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云上课堂”支教团在线上开展第三次语文线上教育活动。支教团成员带领着学生们学习文言……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 “云上课堂”支教团开展线上辅导活动

为提高偏远地区学生的学习水平,8月10日,青岛科技大学“云上课堂”支教团在线上开展第四次数学教育活动。支教团成员带领着学生们预习新课,为他们讲解着新的内容,并给他们拓展一些内容……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青岛科技大学 “云上课堂”支教团开展线上辅导活动

为引导孩子们正确认识自己,树立集体意识,引导孩子们在学习生活中感受解决困难的快乐,8月10日上午青岛科技大学“云上课堂”支教团在线上举行课堂学习活动。活动过程中,支教团成员给孩……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学堂”支教团从英语的视角出发,拓宽孩子视野

8月9日,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课堂”支教团老师用云课堂为留守儿童继续讲课。这是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学堂”支教团的第七天讲课,同时也是第二堂英语课。讲课过程中,老师与……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学堂”支教团用英语的视角欣赏青岛,同时给朴

8月9日,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课堂”支教团老师用云课堂开展第二次英语课,这也是第七天讲课。在本次活动中,支教老师们展现出极高的工作热情,表现出奉献的魅力。老师在课前先是放……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学堂”支教团以身作则,身体力行

8月8日,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课堂”支教团老师用云课堂为留守儿童继续讲课。这是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学堂”支教团的第六天讲课,同时也是第三堂数学课。讲课过程中,老师与……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学堂”支教团爱心助力,为爱而行

8月8日,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课堂”支教团老师用云课堂开展第三次数学课,这也是第六天讲课。在本次活动中,支教老师们展现出极高的工作热情,表现出奉献的魅力。老师在课前先是放……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扬帆逐梦 职通未来 文学院承办山东省高校师范类毕业生就业双选会暨聊城大学

为畅通企业招聘和学生求职通道,搭建毕业生与用人单位高效对接平台,促进毕业生实现顺利就业与高质量就业,4月10日,山东省高…

文学院举办访企拓岗座谈会

4月10日,文学院邀请潍坊实验中学、东阿南湖行知学校、临朐新时代实验学校及济南天桥黄河双语实验学校负责老师到C210会议室举…

以声传薪火,破茧绽芳华 ——人文学院举办“传薪破茧 燃梦青春”主持人大赛

为融合传统文化传承与现代创意表达,展现人文学子的文化底蕴,3月30日下午,人文学院于人文艺术实践基地举行以“传薪破茧燃梦…

创新赋能,共启未来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外国语学院、法学院三院联合举

为结合专业特色提出创新性解决方案,提升学子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助力培养新时代创新型人才,3月31日晚,由人文社会…

人文学院举办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朋辈辅导首期课程

为夯实学院学生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学科基础,4月1日晚,人文学院于旗山校区文2-305教室举办首期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朋辈辅导课程,…

最新发布

合工大学子:追寻“好人”足迹,为乡村振兴注入精神动力
为赓续好人精神,充分发挥榜样示范作用,以好人基因传承助推乡风文明建设,展现乡村振兴新画卷。2022年7月16日至7月21日合肥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好人’铸乡魂,文明塑乡风”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赴安徽省六…
【千秋浏河隐繁华 百里娄江去征尘】安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赴长三角实践调研团队调研明清江南
(通讯员贾丰蔚许刘栋)“海波不动绝奔鲸,万斛龙骧一叶轻。”登临江口,前人吟咏的舳舻风波似乎犹在眼前,如见艘艘宝船下海远航,驶向未知与希望的深蓝,而这个如今被称为“浏河”的江南小镇正是海上丝绸之…
走出校园,进入工厂实践学习
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目前面临这更为严峻的就业形势以及恶劣的市场环境,所以进行社会实践,明晰考研与就业方向的选择,规划个人发展方向是必要的。所以,我于2022年7月7-2022年8月8在广东省东莞市永兴机电…
深入社会,积极奉献
中国青年网江苏6月27日电(通讯员邓榉,徐方瑶)一、指导思想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思想理论,落实团中央“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工作要求,引导青年学生在社会实践中了解国情、感知社情、体察…
【方志文萃聚铅梓 世事经济汇册卷】安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赴长三角实践调研团队寻访太仓市图
(通讯员赵雨欣赵欣如许刘栋)“资治、教化、存史”。地方志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瑰宝,是特定地区重要的历史文献、是特定地区的厚重史书。为更进一步了解太仓地方历史及市镇商贸相关情况,为后期的团队调研…
寻访姑苏菖蒲
在2022年的这个暑假,学校组织了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为了提高个人的社会实践能力,于是我把握住了这次机会,在学姐的关于菖蒲文化研究的吸引下,报名参加了“三下乡“个人返家乡社会实践主题活动。…
【青春“三下乡”】安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赴长三角明清市镇、近海贸易港口文化遗存实践调研
(通讯员许刘栋)为响应国家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对明清江南区域经济发展情况、长三角地区文化遗产保护现状及其学术价值形成较为全面的认知,安徽师范大学教育基金会“一缕阳光”历史学院赴长三角明清市镇…
青春校园,喜迎二十大
中国青年网江苏6月25日电(通讯员邓榉王佳铭)一、指导思想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意见》和团中央《关于嘉庆基层服务型团组织建设的意见》的部署,全面活跃基层团组织,推进…
推普助力乡村振兴,播撒少年青春萌芽
为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响应党中央语言文字指示、加强新时代语言文字工作、推进中华优秀语言文字传承发展,用语言文字的力量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共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江西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学院“小…
领略菖蒲文化之美
暑假,我参加了“一叶菖蒲立姑苏”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让更多的人了解菖蒲文化,在实践中传承发展菖蒲文化。这一切,让我的这个暑假变得有意义。之前说到菖蒲,我想到的可能是家乡水边处处可见的高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