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贾丰蔚 赵雨欣 许刘栋)
为进一步深入了解当前长三角地区明清江南历代名人文化遗存和碑刻文献材料。安徽师范大学教育基金会“一缕阳光”历史学院赴长三角明清市镇、近海贸易港口文化遗存实践调研团队通过田野调查、文献分析、实地观察等社会实践方法对江苏省太仓市名人馆、历代代表性名贤故居进行实地调研,并对部分馆中所藏碑刻进行深入研究。实践队员们积极参与,在太仓市名人馆和王锡爵故居中领略江南名贤风采,探访明清碑刻的踪迹。
千秋贤良,情系桑梓。太仓自古为文化之乡,人文荟萃,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娄东文化,为太仓发展留下了悠久宝贵的精神财富。太仓之地文学化洽,群英荟萃;太仓名人馆更是将太仓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美好形象展现地淋漓尽致。团队成员走近太仓名人馆,深入了解到每一位来自太仓的历史名人事迹,太仓名人馆展览了娄邑历代科举及第者、名宦徐祯卿、王世贞、张溥等数百人,闻名中外之院士吴健雄、唐孝纯等数十人,这里显然是大家了解太仓文化、了解江南历史文化的极好窗口,使得大家真正地在实践中体悟历史文化。《弇山堂别集》《弇州山人四部稿》等众多王世贞撰写的史学著述中,我们了解到其蕴含现实主义特征,注重研究的史学思想;而被称作“东方居里夫人”“核物理女王”的吴健雄,其在物理学上所获得的成果,更是让每一位成员驻足惊叹。漫步在名人馆中,大家真正理解了——历史是人的历史,而当大家切身地投入到历史实践活动中时,其所得到的收获也是远远大于简单的纸上谈兵,正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得知此事须躬行”。岁月虽逝,斯人永存。娄邑千载名贤的历史记忆渗入了太仓精致、和谐、务实、创新的城市精神之中,至今闪耀。
滔滔娄水,金石能言。滔滔娄水淘尽千秋岁月,纵观太仓历史,其最具代表性的名贤便是大明首辅王锡爵。因而,调研团队的下一站便是王锡爵故居——“大学士第”。在这里,调研团队成员们认真聆听太仓市博物馆讲解员针对王锡爵的生平、宦绩、文化影响的讲解,深入体悟了映射在个体之上的城市精神。
王锡爵故居中馆藏的太仓历代碑刻使得团队成员切身感受古老的碑刻文化。碑刻集史料之实,文采之华,篆刻之秀与书法之美于一身。既是技艺的传承,又是文化的低语。观赏碑刻,感受其中的艺术之美;研究碑刻,了解一段历史的发展轨迹。团队成员认真观摩,悉心聆听碑刻背后的故事,结合纸本文献与碑刻文献探索其中的历史渊源。紧扣本次暑期社会实践的主题,团队成员通过对《重建税务桥碑记》的研究确定了清代康熙四十二年前后便有徽州府休宁县籍徽商大规模地活跃于太仓商贸领域,并形成了一定资本力量,结成了一定规模的地域性工商业团体。这一史实的确定作为本次实践的阶段性成果不仅丰富了我们对长三角明清江南市镇与近海贸易港口文化的历史了解,同时也将会深化团队成员对碑刻意义的认识。透过碑刻,我们沐浴先贤之光、同先贤对话,传承文化薪火。斑驳的石碑背后所展现的悠悠往事,值得后人细细品味与研究。
徵文考献,墨拓留芳。“路逢一石碑,亭亭傲风雨”,一路走来,我们纵身于灿烂的星汉之中,每一位先贤都是闪耀的巨星,指引着我们的前进。每一块古朴的石碑,都是过往历史的年轮,厚重而令人惊叹其蕴含的丰富历史记忆。它们是历史,更是一代又一代的接续传承。先贤虽逝,但碑刻却历千百年而不腐,透过碑刻我们跨越时空与数百年前的先贤对话,体悟他们的思想。
时至今日,丰富的碑刻文献仍需我们去追寻与探索,它们是太仓先贤思想的结晶,更是我们宝贵的财富。传承先贤气概,铸就中华气节。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安徽师范大学“一缕阳光”教育基金会历史学院赴长三角明清江南市镇与近海贸易港口文化遗存调研实践团队坚持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进一步做到社会实践与历史文献相统一、名贤文化和核心价值观相统一。经世致用,利济天下,服务于社会和国家。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0412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