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千秋浏河隐繁华 百里娄江去征尘】安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赴长三角实践调研团队调研明清江南

来源:安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作者:许刘栋

(通讯员贾丰蔚许刘栋)

“海波不动绝奔鲸,万斛龙骧一叶轻。”登临江口,前人吟咏的舳舻风波似乎犹在眼前,如见艘艘宝船下海远航,驶向未知与希望的深蓝,而这个如今被称为“浏河”的江南小镇正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支点、六百余年前的郑和七次起锚与归泊之地——刘家港。

为探寻历史遗迹,梳理地方文脉,2022年7月初,安徽师范大学教育基金会“一缕阳光”历史学院赴长三角明清市镇、近海贸易港口文化遗存实践调研团队走进江苏省太仓市浏河镇,从市镇视角对太仓进行更为深入的实践调查与学术研究。

街巷存忆 砖瓦留痕

浏河,旧名刘河,古称娄水,浏河镇因河而得名亦因河而繁盛,曾为元代漕运、海上贸易与明代朝贡贸易的重要港口,自明中后期后逐渐发展为交通口岸型市镇。这里人文荟萃,绘画大师朱屺瞻与“东方居里夫人”吴健雄从这里走向世界。如今的浏河镇依旧是太仓市38.8公里江岸线上最为重要的集镇之一。团队成员实践伊始便惊叹于浏河镇所保持的明清时代古朴风貌,浏河与澛漕河在镇中交汇,古街沿河排布,保留着“十字港型”市镇的特征,粉墙黛瓦、青砖雨巷正以江南独有的温婉诉说其繁盛的过往。团队成员在实践过程中有幸得到浏河镇人大副主席陈文贤的热情指导,当他了解到团队的项目目标以及团队成员对于浏河地方文史的浓厚兴趣时,作为浏河地方文史专家的他主动向团队成员进行浏河镇历史沿革以及浏河镇老照片馆的讲解与介绍。这一个个故事的累积,无一不在向我们诉说着古往今来浏河镇深厚的文化底蕴;而这一张张黑白老照片的悬挂,无一不在向我们展示着浏河镇源远流长辉煌的发展历程。陈文贤在耐心讲解之余还对大家的每一个问题进行细细解答,使团队成员对于浏河镇的历史文化有更加充分的了解。溯千秋娄水而下,团队成员踏过一块块青砖漫步在古色小镇里,越过控扼江口的百年古闸桥,大家所能看到的是区域历史演变的印记,而区域历史发展变迁的背后所隐藏的更是整个民族国家在时代中的演进与发展。

锚泊灜涯 墨拓金石

作为浏河镇最为重要的文史遗迹,第七批全国文物保护单位浏河天妃宫自然成为了团队成员深入实践的地点之一。始建于元代的浏河天妃宫是我国元明清海上丝绸贸易之路的重要遗存,是郑和七下西洋的重要历史遗迹,因其长期位于浏河镇的核心区域更是成为了研究明清市镇、近海贸易港口文化遗存的重要场所。史载浏河镇“巨艘大舶栉比,番商富贾云集,外夷珍货棋置,户满万室”,被誉为“六国码头”,始建于清代乾隆年间的天妃宫碑廊是浏河镇文献材料的聚珍之所,团队成员通过研读其中的《奉宪恤商裕课碑》、《禁设刘河庄船碑》、《奉宪禁设海埠碑》等诸多清代浏河镇工商业碑刻提取了大量反映清代江南市镇工商业发展的史料,更是循着范金民、唐力行、王国平等前辈学者的足迹在文献上实现了互动。通过对于天妃宫本身历史文化底蕴的深入了解和馆藏碑刻文献的深入研读,团队成员进一步厘清了明清江南市镇发展与近海贸易的关系问题,在明清时期浏河镇繁盛的工商业发展之外窥探区域史的研究价值。区域史以其整体性、特殊性展现着任何历史都不是片面的或者单一的孤立存在,浏河镇与天妃宫更是如是,每一方碑刻、一座建筑的背后所凝结的历史记忆拼凑出平凡而又伟大的历史事实。

回响不绝 口述传史

市镇历史从不孤立地停留在传统史料之中,鲜活的日常生活和平凡记忆更是保有市镇历史生命力的所在。在碑刻、纸本文献之外,团队成员积极探求口述历史的搜寻。在充分搜集各类历史文献的基础之上,本团队口述调研小组针对江苏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天妃祭”中所保有的历史时期浏河镇近海贸易历史记忆对太仓市道教协会会长许金平进行了口述调研。许会长通过对于该省级非遗的源流、发展、传承情况以及其与浏河镇历史文化的深厚联系所产生的特殊性的深度阐述,为团队成员勾摹出了由历史记忆塑造而成的浏河历史画卷。在口述访谈之余,团队成员亦与其进行了史料上的交流,团队负责人提供了藏于大英博物馆的新见清代浏河镇舆图,许会长则赠送团队由其新近主编、文物出版社出版的专著《浏河天妃宫》一册,双方就浏河地方文史问题展开了深入而友好的学术交流。

航船归帆,娄水入海。浏河镇作为明清江南交通口岸型市镇的代表之一素为学界所关注,团队成员在前辈学者的基础上通过实地考察、口述访谈等多种调研方法收集到了大量新见史料,为下一阶段进行报告撰写、论文写作提供了深厚的文献基础。透过一座市镇、一座建筑、一方碑刻、一卷册页、一句回忆所映射出的是历史在时间中的沉淀,更是一个区域、国家、民族的发展历程,是艰辛创业的先民和守正创新的今人跨越时空的互动。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0412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探访社区个体商户

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个体户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旨在优化创业环境,降低创业门槛,推动个体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然而,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现代社会个体户面临着前所未有…… 青春筑梦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寒假社会实践——电商助力乡村振兴

近年来,农村电商蓬勃发展,网络平台成为广大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重要渠道。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为新时代“三农”主题工作。强调“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 青春筑梦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社区环保:绿色低碳,节能先行

在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恶化的背景下,曲阜师范大学青春筑梦实践队队员于1月22日下午在平凉灵台的城东社区发起了一项旨在提高居民环保意识、减少塑料使用和节约能源的绿色行动计划。这一计…… 青春筑梦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志愿者为社区老人提供家政服务

为了减轻了老人的负担,还增进了社区内不同年龄群体之间的交流和友谊,2024年1月25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青春筑梦”实践队队员和车家春生村社区进行了社区志愿者为老人提供家政服务…… 青春筑梦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寒冬里的暖心行动:与孩子们的知识对话

在寒冷的冬季,当大部分人都在享受假期的时候,有一群热血的大学生却选择走出温暖的宿舍,投身于社区实践活动中。作为一名大学生,我有幸成为其中的一员。实践队员深入社区,为居民服务…… 青春筑梦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警钟长鸣,消防安全重于泰山

寒假社会实践,是让学生在寒假期间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增长见识,锻炼能力的重要途径。2024年1月25日,青春筑梦实践队参加了广州市从化区的寒假社会实践活动,开展了一次宣传消防安全的活动…… 青春筑梦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消防安全责任重于泰山

寒假社会实践,是让学生在寒假期间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增长见识,锻炼能力的重要途径。2024年1月25日,青春筑梦实践队参加了广州市从化区的寒假社会实践活动,开展了一次宣传消防安全的活动…… 青春筑梦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连接知识与公众的桥梁

在当代社会,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设施的核心,不仅提供知识和信息,还通过各种社区志愿活动促进文化交流与社会凝聚。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青春筑梦实践队队员们于2024年1月22日上午线上探…… 青春筑梦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守正创新共度春节

中国青年网滨州1月19日电(通讯员牟璟瑶)“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它承载…

知识收纳,书海“整”行

随着社会对知识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图书馆作为知识的宝库,承载着传播文化、服务大众的重要使命。为了深入了解图书馆的日常…

以普通话为帆,推动社会发展之舟

以普通话为帆,推动社会发展之舟(通讯员:姜戈翠)1月17日,曲阜师范大学“言启星芒”实践队满怀热忱地踏入了山东省聊城市东…

以普通话为翼,助力乡村振翅高飞

以普通话为翼,助力乡村振翅高飞(通讯员:姜戈翠)1月17日,曲阜师范大学“言启星芒”实践队满怀热忱地踏入了山东省聊城市临…

寒假社会实践 | “闽南科技学院青马工程”学员实践队:学谷公风范,启奋斗

1月18日,由闽南科技学院校团委与闽南科技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共同指导的“青马工程”学员实践队赴漳州市东山县陈城镇谷文昌纪…

最新发布

河海学子三下乡:补偿机制保生计,人水和谐促发展
2022年7月28日-8月5日,河海大学“渔你同行”调研团以研究探索长江退捕渔民可持续生计和发展途径为出发点,先后赴长江江苏段南通市、扬州市、泰州市、无锡市、苏州市等沿江八市与湖南省长江经济带典型城市开展…
【通江达海娄水去 物阜民丰文脉传】安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赴长三角实践调研团队寻访太仓历代
(通讯员贾丰蔚王梦涵许刘栋)当“六国码头”、“天下第一粮仓”、“天下良港”、“民乐之乡”等诸多涵盖着娄东历史文化名词萦绕眼帘时,身处苏州太仓的安徽师范大学教育基金会“一缕阳光”历史学院赴长三角…
追寻红色回忆,传承革命——基于岳西县红色教育基地的实地考察
“唯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君子自风流”。这是革命烈士王步文同志在临刑前的临危不惧。而我们此行目的地也正是位于安庆市岳西县的王步文故居和大别山烈士陵园等红色教育基地。本次社会实践的目的是深入学习大别…
合工大学子:追寻“好人”足迹,为乡村振兴注入精神动力
为赓续好人精神,充分发挥榜样示范作用,以好人基因传承助推乡风文明建设,展现乡村振兴新画卷。2022年7月16日至7月21日合肥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好人’铸乡魂,文明塑乡风”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赴安徽省六…
走出校园,进入工厂实践学习
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目前面临这更为严峻的就业形势以及恶劣的市场环境,所以进行社会实践,明晰考研与就业方向的选择,规划个人发展方向是必要的。所以,我于2022年7月7-2022年8月8在广东省东莞市永兴机电…
深入社会,积极奉献
中国青年网江苏6月27日电(通讯员邓榉,徐方瑶)一、指导思想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思想理论,落实团中央“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工作要求,引导青年学生在社会实践中了解国情、感知社情、体察…
【娄东金石传万世 桑梓贤良耀千秋】安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赴长三角实践调研团队寻访太仓历代
(通讯员贾丰蔚赵雨欣许刘栋)为进一步深入了解当前长三角地区明清江南历代名人文化遗存和碑刻文献材料。安徽师范大学教育基金会“一缕阳光”历史学院赴长三角明清市镇、近海贸易港口文化遗存实践调研团队通…
【方志文萃聚铅梓 世事经济汇册卷】安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赴长三角实践调研团队寻访太仓市图
(通讯员赵雨欣赵欣如许刘栋)“资治、教化、存史”。地方志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瑰宝,是特定地区重要的历史文献、是特定地区的厚重史书。为更进一步了解太仓地方历史及市镇商贸相关情况,为后期的团队调研…
寻访姑苏菖蒲
在2022年的这个暑假,学校组织了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为了提高个人的社会实践能力,于是我把握住了这次机会,在学姐的关于菖蒲文化研究的吸引下,报名参加了“三下乡“个人返家乡社会实践主题活动。…
【青春“三下乡”】安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赴长三角明清市镇、近海贸易港口文化遗存实践调研
(通讯员许刘栋)为响应国家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对明清江南区域经济发展情况、长三角地区文化遗产保护现状及其学术价值形成较为全面的认知,安徽师范大学教育基金会“一缕阳光”历史学院赴长三角明清市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