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合工大学子:追寻“好人”足迹,为乡村振兴注入精神动力

来源:合肥工业大学 作者:董雪纯 周鹏飞

为赓续好人精神,充分发挥榜样示范作用,以好人基因传承助推乡风文明建设,展现乡村振兴新画卷。2022年7月16日至7月21日合肥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好人’铸乡魂,文明塑乡风”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赴安徽省六安市、合肥市,通过与近20位“好人”对话,追寻好人足迹,探寻乡村振兴的精神密码。

割肾救夫撑起小家 产业脱贫服务大家

无怨无悔陪伴丈夫透析十二年,配型成功后毅然选择割肾救夫,用自己瘦小的身躯点亮自家灯火的同时又通过稻虾共作产业带领乡亲们脱贫,她就是“安徽省最美巾帼脱贫攻坚人”、“中国好人”——焦林萍。在与焦阿姨的交流中我们了解到自从叔叔生病后她自己开着自家的小货车凌晨或者深夜奔走在农田与海鲜市场,再苦再累也努力克服。而当我们问到为什么会选择带领乡亲们脱贫时,阿姨说:“我们也知道贫困户的难,所以希望他们都跟着我们一起富起来。”焦阿姨在带领全村40多户贫困户脱贫的同时还一直坚持献血,在防控疫情志愿岗位上也是冲锋在前并且带领身边的村民投入志愿活动之中。虽然焦阿姨一直在强调自己做的只是一些很小的事情,但是我们都知道焦阿姨并不平凡,她用自己的大爱拯救了自己的家庭、带动贫困户脱贫,这也正彰显了好人精神对乡村振兴的推动作用。

图为实践队与焦林萍参观稻虾共作产业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周鹏飞 摄

以军人本色绘制乡村振兴新画卷

霍邱县宋店镇南北四村扶贫工作队副队长,安徽省第五、六、七批选派驻村扶贫干部,连续11年驻扎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一线,致力于带领村民走好振兴幸福之路,也因此被群众们亲切地称为“铁腿书记”,她就是“中国好人”——韩庆玲。见到韩书记时正值上午,她很热情地带我们参观了村里的特色产业,从其神情中也深深感受到她带领村庄实现产业脱贫、带领村民脱离贫苦“苦海”所具有的满满自豪感。在与韩书记的亲切交谈中,她多次强调无论是处理村务还是服务村民都要少吩咐多做事,以自身的实际行动感染他人,也正是她身上这种不言放弃的军人本色和无悔奋斗在工作一线的坚韧品质使其驻扎的重点贫困村也已转变为如今稻虾共作、禽畜养殖、电商、光伏发电等多个特色产业共同致富的繁荣景象。

“人民调解”先进典型 驻扎一线服务人民

三十年驻扎农村一线,倾心为群众调节矛盾,被司法部授予“调节为民好榜样”荣誉称号,他就是“六安好人”——金其华。在与金其华书记长达40多分钟的交谈中,金书记讲述了在他三十多年的调节工作中比较棘手的一个案件。这个调节案件在8年的时间中历经三次调节,但金书记在8年中一直坚持调节最终双方握手言和。同时在大多数年轻人外出务工的背景下金书记一直坚持在基层工作,虽然工资比较微薄但乐在其中,积极发展产业促进村庄经济发展。金书记说:“贫穷让我不能离开农村,我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带领群众让贫穷离开农村。”金书记始终牢固树立理想信念,为人廉洁自律,真正把百姓的事放心上,为百姓干实事,为乡村振兴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图为实践队参观安徽好人馆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周鹏飞 摄

伟大时代传承精神,伟大人物树立典型。当前各地“好人”层出不穷,“好人”文化氛围已然形成,在“中国好人榜”上榜好人中安徽省连续13年位居全国第一,“好人安徽”品牌也已唱响全国。团队之行聚焦于与“好人”对话,以一次次深入交谈感悟“好人精神”、发扬“好人”文化;与基层干部对话,切实体会六安市霍邱县乡风文明建设的已有成果和宝贵经验,进一步探寻“好人”文化与乡村振兴的内在逻辑。“好人”足迹不会止步于此,“好人”精神也必会继续发扬,用“好人”背后的感人事迹感化他人、用“好人”本身的榜样力量立德树人也必将助推乡风文明建设,为乡村振兴注入精神动力。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0412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共迎新春——传承文化,增添温情

1月17日,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传承活动在泉庄镇人民政府社区温馨举行,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工程学院“青春驭风踏锦程”实践队员们与社区的小朋友们欢聚一堂,共同体验剪纸艺术的魅力,在欢乐…… 周鑫 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考研大满贯宿舍413——夜灯长明照题海 青春共赴研梦来

以知识为舟以互助为桨在漫漫长夜里砥砺前行于浩瀚学海中并肩奋进用坚持书写青春答卷以协作铸就上岸奇迹接下来让我们一同走进…

五四薪火 聊传新篇-传媒技术学院主题朗诵献礼表彰盛典

为弘扬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五四精神,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4月25日,聊城大学于西校区大礼堂举办…

山东大学学生唐仲英爱心社成功举办仲英学者助益计划系列讲座

为拓宽我校学子学术视野,搭建师生交流平台,山东大学学生唐仲英爱心社于4月22日在中心校区董明珠楼213d成功举办“仲英学者助…

湖南科技学院走进敬老院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本网讯(记者丁紫涵)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增强青年学生的社会责任感,4月13日下午,湖南科技学院马克思主义学…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举办2025年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宣讲会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扎实推进国家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引导青年学子以青春之力服务社会、扎根…

最新发布

【岳王市廛忆繁盛 徽商精神永承传】安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赴长三角实践调研团队对明清江南棉
(通讯员王梦涵许刘栋)“欲识金银气,多从黄白游。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数十年来,历史时期徽州与江南的区域互动关系一直为国内外历史学界所重视,安徽师范大学更是国际徽学研究的重镇。为寻访入籍江…
河海学子三下乡:补偿机制保生计,人水和谐促发展
2022年7月28日-8月5日,河海大学“渔你同行”调研团以研究探索长江退捕渔民可持续生计和发展途径为出发点,先后赴长江江苏段南通市、扬州市、泰州市、无锡市、苏州市等沿江八市与湖南省长江经济带典型城市开展…
【通江达海娄水去 物阜民丰文脉传】安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赴长三角实践调研团队寻访太仓历代
(通讯员贾丰蔚王梦涵许刘栋)当“六国码头”、“天下第一粮仓”、“天下良港”、“民乐之乡”等诸多涵盖着娄东历史文化名词萦绕眼帘时,身处苏州太仓的安徽师范大学教育基金会“一缕阳光”历史学院赴长三角…
追寻红色回忆,传承革命——基于岳西县红色教育基地的实地考察
“唯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君子自风流”。这是革命烈士王步文同志在临刑前的临危不惧。而我们此行目的地也正是位于安庆市岳西县的王步文故居和大别山烈士陵园等红色教育基地。本次社会实践的目的是深入学习大别…
【千秋浏河隐繁华 百里娄江去征尘】安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赴长三角实践调研团队调研明清江南
(通讯员贾丰蔚许刘栋)“海波不动绝奔鲸,万斛龙骧一叶轻。”登临江口,前人吟咏的舳舻风波似乎犹在眼前,如见艘艘宝船下海远航,驶向未知与希望的深蓝,而这个如今被称为“浏河”的江南小镇正是海上丝绸之…
走出校园,进入工厂实践学习
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目前面临这更为严峻的就业形势以及恶劣的市场环境,所以进行社会实践,明晰考研与就业方向的选择,规划个人发展方向是必要的。所以,我于2022年7月7-2022年8月8在广东省东莞市永兴机电…
深入社会,积极奉献
中国青年网江苏6月27日电(通讯员邓榉,徐方瑶)一、指导思想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思想理论,落实团中央“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工作要求,引导青年学生在社会实践中了解国情、感知社情、体察…
【娄东金石传万世 桑梓贤良耀千秋】安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赴长三角实践调研团队寻访太仓历代
(通讯员贾丰蔚赵雨欣许刘栋)为进一步深入了解当前长三角地区明清江南历代名人文化遗存和碑刻文献材料。安徽师范大学教育基金会“一缕阳光”历史学院赴长三角明清市镇、近海贸易港口文化遗存实践调研团队通…
【方志文萃聚铅梓 世事经济汇册卷】安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赴长三角实践调研团队寻访太仓市图
(通讯员赵雨欣赵欣如许刘栋)“资治、教化、存史”。地方志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瑰宝,是特定地区重要的历史文献、是特定地区的厚重史书。为更进一步了解太仓地方历史及市镇商贸相关情况,为后期的团队调研…
寻访姑苏菖蒲
在2022年的这个暑假,学校组织了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为了提高个人的社会实践能力,于是我把握住了这次机会,在学姐的关于菖蒲文化研究的吸引下,报名参加了“三下乡“个人返家乡社会实践主题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