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走进 “木偶戏之乡”:广西师大学子解码桂平杖头木偶戏传承密码

来源:广西师范大学 作者:汤继炫 王丹 陈梓

桂平杖头木偶戏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有丰厚的文化内涵,但其仍然面临严峻的生存问题。带着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探究非遗传承路径、助力桂平杖头木偶戏实现“活态传承”的目的,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在1月14日前往被誉为“木偶戏之乡”的紫荆镇,进行深度调研。

在“木偶戏之乡”,团队的第一站即是参观镇文化馆的木偶陈列室。老艺人陈师傅兴奋地介绍这些被珍藏起来的木偶,讲解木偶在舞台上扮演的角色,叙述这些木偶背后的故事,还有从这些木偶带出来的、杖头木偶戏的经典戏目。学生们也听到了,陈师傅在表演、传承杖头木偶戏时的种种趣事,以及木偶戏在当地几十年的发展历史。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不仅仅在言语中,还在被陈列的木偶身上沉淀着。一个个栩栩如生的木偶穿戴着华美的服饰,从精致的的面容可以可见匠人的良苦用心。

团队也有幸观看了一场杖头木偶戏的演出,真实地体验到木偶戏的舞台魅力。演出是在村中一个自搭的简陋舞台上演的。艺人们在台后,把木偶举到台前,操纵它们做各种动作,而艺人们也用白话唱着戏文。一出木偶戏,让人看了眼花缭乱。台下观众虽然不多,但遍及各个年龄层,如白发苍苍的老人、充满好奇的小孩,还有喜欢传统文化的年轻人。在演出结束后,学生们也去到后台与艺人们围坐交流,了解演出团的情况,还有杖头木偶戏在当地的发展现状。通过交流,学生们了解到杖头木偶戏正面临着无人传承、观众群体限制在老年人之中、道具老化、资金不足等现实问题。但也了解到各个杖头木偶戏演出团都通过如抖音等自媒体平台进行直播,探寻“互联网+非遗”的新路径。

就这一系列问题以及艺人们的探索,团队积极与当地政府文化部门、演出团负责人、相关学者进行了交流、研讨。他们提出利用好新媒体平台,通过直播、制作视频的方式来扩大影响力;通过进行旧戏改编、写作新戏,来吸引新观众;做好非遗进校园的工作,让青少年喜欢上杖头木偶戏;把杖头木偶戏和乡村旅游相结合,把文化和自然风光相结合,通过发展旅游来帮扶木偶戏的发展。

通过对紫荆镇的调研,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更加彻底地了解桂平杖头木偶戏的价值,对自己助力非遗传承和发展的责任有了更深的认识。同学们表示,他们将带着更大的热情投身到整理调研资料、撰写调研报告的工作中,以此为杖头木偶戏的传承发展提供支持。同学们也计划通过更样的形式,来为桂平杖头木偶戏的传承发展奉献自己的力量,让这一传统艺术在新时代实现“活态传承”,焕发生机活力。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2518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青春筑梦支教,幸福欢乐同行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支持我国偏远地区的教育事业,践行青年一代的使命,塔里木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青春筑梦,播种未来”乡村支教团…… 韦苗苗 王雨欣 塔里木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红岩青梦”实践队赴困牛山:追寻红色记忆,助力乡村振兴

2025年2月17日,遵义医科大学珠海校区“红岩青梦”实践队怀着崇敬的心情,踏上了贵州省石阡县困牛山这片红色热土,开展“困牛…

闽南科技学院校团委读书社开展红色电影观影活动

为引领广大闽科学子筑牢爱国根基,赓续红色血脉,弘扬革命传统,激励同学们在新时代征程中奋勇前行,闽南科技学院校团委读书…

 延续十九载,湖南农大机电学院打造科技人文融合志愿服务,为特殊儿童送暖

3月30日上午,湖南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冒雨走进长沙市阳光特殊儿童服务中心,以舞蹈表演、机器人演示、手工…

礼仪赋能成长——共建校园文明新高度

为深化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增强大学生文明礼仪意识,进一步提升学生干部的综合素养与个人风貌。3月12日下午,闽南科技学院校“…

辨明前路,引航梦想 ——人文学院举办公考指导分享会

为帮助人文学子把握公考方向,了解相关政策,3月27日,人文学院于院办202教室举办公考指导分享会,邀请南京大学博士王海霞老师…

最新发布

循玉山茶种足迹,创“夏秋余韵”真理
磐安县位于浙江省中部,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悠久的茶叶种植历史。然而,长期以来,磐安的茶叶产业主要以春茶为主,夏秋茶的开发和利用相对不足。这不仅限制了茶园资源的充分利用,也影响了茶农的收入和…
守护微笑,从“齿”开始——星辰启航支教队赴东营口腔健康宣讲
2025年1月26号下午,天空中飘着雪花,起初只是稀稀疏疏的几点,转瞬之间,便化作密密麻麻的雪幕。可东营的孩子们丝毫未被这不断变大的雪所阻挡,背着书包奔赴知识的殿堂。课程开始前,我笑着对孩子们说了一个…
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 “偶” 团队调研桂平杖头木偶戏,推动活态传承长效发展
2025年2月25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走进桂平中山公园前的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所,聚焦桂平杖头木偶戏,探寻非遗活态传承之道。踏入展示所,团队开启了一场民俗文化之旅。展陈的杖头木偶制作精…
古韵新声:广西师大团队助力桂平杖头木偶戏 “蝶变重生”
2025年2月26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奔赴桂平中山公园前的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所,深度聚焦桂平杖头木偶戏,全力探寻“非遗文化面临困境,如何实现活态传承”的答案,力求在传承与发展的迷局中…
山东大学文学院“劳育新光”实践团圆满完成劳动教育实践活动
为通过实际行动践行劳动教育理念,培养学生的劳动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山东大学文学院“劳育新光”实践团于寒假赴云南省蒙自市、陕西省西安市、山东省枣庄市、山东省泰安市、山东省济南市、山东省淄博市、山东…
“次元破壁”调研团寒假社会实践圆满收官
近日,“次元破壁”调研团寒假社会实践进入汇总收尾阶段,各项工作基本顺利完成。此次寒假社会实践旨在探索二次元文化与非遗文化联动的可能性。为此,团队采用“双线”调研模式,走访山东、浙江、安徽等地,…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漫游海阳市博物馆,感受黄海之阳文化
黄海之阳,故名海阳。近日,实践队员们踏入了海阳市博物馆,开启了一场穿越时空的文化之旅,旨在了解海滨文化,体验非遗传统。该博物馆位于山东省烟台市海阳市文山街11号,以其独特的展览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特稿 | 红色档案:守护国家记忆的学术对话
访谈背景档案学,这门研究社会记忆固化与传承的学科,始终肩负着守护文明根脉的使命。在国家安全视域下,红色档案作为记录中国共产党奋斗历程的特殊载体,既是抵御历史虚无主义的战略资源,更是建构民族集体…
电气学子返家乡:探访智能制造一线,赋能产业数字化转型
电气学子返家乡:探访智能制造一线,赋能产业数字化转型为深化产教融合,推动校企协同育人,2025年2月1日,来自电气学院实践队员赴马钢集团开展了为期两天的寒假社会实践活动。本次实践以“智能制造与工业数字…
茶香南木:广西师大“茶道同心”探源西山茶路
2月25日,广西师范大学“茶道同心”团队走进桂平市西山茶种植核心村落南木龙门村,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且意义深远的社会实践活动,旨在深度挖掘西山茶文化,推动当地茶产业发展。抵达南木龙门村后,团队成员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