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认为什么是交通安全?”
“不在马路上玩耍……”
“过马路要走斑马线……”
“注意看四周,不闯红灯……”
7月8日上午,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吉首市双塘村双塘小学课堂上,吉首大学商学院“灯塔”志愿服务团的志愿者们开展了一堂有关交通安全的绘画教学课。

这是一堂纯粹的绘画课吗?不,这是一节“交通安全”为主题的安全教育绘画课。“灯塔”志愿服务团在双塘村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这五年中,发现周家寨村、双塘村、驼丰村同处一条乡道,双塘村处于中间地带,平日里车流量较大,且乡道并不平整,大部分居民住宅区门口正对道路仅能容纳一辆公交车通行,存在一定的交通隐患,儿童交通安全普及与深化工作刻不容缓。为打破传统安全教育课模式,志愿者们把动手环节与交通安全相结合,帮助他们搭建完整的交通安全知识体系链条,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小朋友将交通安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这堂课成果显著,他们画的不仅仅是普通的交通安全标识,更是一条条关乎自身生命安全的“警戒线”。


志愿者表示:“青少年儿童的交通安全一直是社会关注、群众讨论的话题。交通安全关系着千家万户的安康,儿童是祖国的花朵,也是祖国未来的希望,是建设教育强国、平安中国的应有之义。希望这堂课能切实的帮助他们,让他们了解一些交通安全的知识,同时提升风险意识与文明意识,通过“大手牵小手,小手拉大手”的方式带动家庭,筑牢交通安全文明意识,形成良性循环,争取打通双塘村交通安全教育的最后“一公里”。”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1416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为了解聋哑人犯罪的相关情况及司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探索司法社工介入司法过程实施司法协助的可能性和路径,法学院“声之形”调研团在寒假期间针对聋哑人犯罪的典型案例在四川省自贡市……
声之形调研团 山东大学(威海)法学院查看全文 >>
为了解聋哑人犯罪案件的具体情况和特点,探索公安机关在司法过程中面临的困境,山东大学法学院(威海)“声之形”调研团成员于2月18日就聋哑人犯罪的情况对有关的刑警进行采访。2月18日下……
声之形调研团 山东大学(威海)法学院查看全文 >>
为深入了解聋哑人犯罪以及案件审判的特点,探究司法社工在聋哑人犯罪案件中的角色与作用,山东大学法学院(威海)声之形调研团成员于1月27日对四川省自贡市荣县鼎博律师事务所进行调研,……
声之形调研团 山东大学(威海)法学院查看全文 >>
为了解在聋哑人犯罪案件庭审过程中翻译老师的作用及其遇到的困难,探讨司法社工在庭审过程中担任翻译人员的可能性及必要性,山东大学法学院(威海)“声之形”调研团成员于1月28日对四川……
声之形调研团 山东大学(威海)法学院查看全文 >>
为了解法院等司法机关在处理聋哑人犯罪案件时及庭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探讨处理聋哑人犯罪案件的针对性措施,2月17日,山东大学法学院(威海)声之形调研团成员对四川省自贡市荣县人民法……
声之形调研团 山东大学(威海)法学院查看全文 >>
为全方位了解短视频侵权问题,探寻短视频侵权案件的解决方案,1月27日下午,山东大学(威海)重“权”出击调研团队成员刘馨洁前往青岛市黄岛区人民法院开展线下实地调研,民事庭庭长李红……
重“权”出击调研 山东大学法学院(威海)查看全文 >>
为响应国家“双减”的目标,“助力·同行”调研团开展一系列社会实践活动,针对“双减”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通过线上线下问卷,采访等方式进行调研。于2021年1月29日顺利结项。团队……
山东大学(威海) 山东大学(威海)查看全文 >>
2021年5月21日,“双减”政策出台,致力减轻中小学生负担,将教育回归学校。至今,“双减”政策已经执行半年之久,为了解双减政策的执行情况,山东大学(威海)“助力·同行”调研团成员对……
山东大学(威海) 山东大学(威海)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