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采收
(1)采收时间:
蓝莓的采收时间因品种、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而异。一般来说,早熟品种在 5 月下旬至 6 月上旬开始采收,中熟品种在 6 月中旬至 7 月上旬采收,晚熟品种在 7 月中旬至 8 月上旬采收。在调研地区,大部分蓝莓种植户根据果实的成熟度和市场需求来确定采收时间,以保证果实的品质和口感。
(2)采收方法:
人工采收是目前蓝莓采收的主要方式。采收工人使用特制的剪刀或采摘器,小心地将成熟的蓝莓果实从枝头剪下,放入采摘篮中。人工采收的优点是能够保证果实的完整性和品质,减少损伤;缺点是劳动强度大,效率低,成本高。
(3)采收方式:
A.成熟度判断:种植户通常通过观察果实的颜色、大小、硬度和果粉等特征来判断果实的成熟度。一般来说,成熟的蓝莓果实呈深蓝色或紫黑色,表面有均匀的果粉,果实饱满,硬度适中。
B.采收顺序:先采收成熟度高的果实,再采收成熟度较低的果实。同时,按照从上到下、从外到内的顺序进行采收,以保证采收的完整性和均匀性。
质量控制措施:
A.收前培训:种植户会对采收工人进行培训,使其了解采收的标准和要求,掌握正确的采收方法和技术。
B.采收工具消毒:采收工具在使用前会进行消毒处理,以防止病菌传播。
C.果实筛选:采收后的果实会进行初步筛选,去除有损伤、病虫害和不符合标准的果实。(如直径12mm以下为劣果,应送往工厂加工)
D.冷链运输:为了保证果实的新鲜度和品质,大部分蓝莓在采收后会尽快进行冷链运输,运往市场销售。
2.分拣
(1)分拣流程:
大多数分拣场所首先会对采摘的蓝莓进行初步筛选,去除明显损坏和不成熟的果实。接着通过传送带将蓝莓输送至人工分拣区,工人根据果实的大小、色泽、完整性等进行分类。部分先进的分拣工厂还采用了机器视觉技术进行辅助分拣,提高分拣的准确性和效率。
(2)分拣标准:
大小:通常按照直径分为不同的等级,(如直径12以下为劣果)。
色泽:以深蓝色、均匀无斑点为优质标准。
完整性:无破损、无压痕、无病虫害迹象。
(3)分拣效率:
人工分拣平均每小时处理20公斤蓝莓,熟练工人的分拣效率高于新手工人,但差距在经过一定培训后逐渐缩小。
结论与建议
1.蓝莓的采收
目前蓝莓采收的主要形式是以人工采收为主。种植户能够依据果实的成熟度和市场需求,较为灵活地确定采收时间,这有助于保证果实的品质和口感。在采收方法上,人工采收能够保障果实的完整性,但也存在明显的局限。
首先,人工采收的劳动强度极大,采收工人需要长时间弯腰、伸手进行采摘操作,这不仅容易导致身体疲劳和损伤,还可能因工人身体状态不佳而影响采摘的质量和效率。其次,效率相对较低,在面对大规模种植的蓝莓园时,人工采收难以在短时间内完成大量果实的采摘,从而可能错过最佳的采收时机。再者,人工成本较高,包括工资、福利和管理成本等,这增加了蓝莓的生产成本,在一定程度上压缩了种植户的利润空间。
为了优化蓝莓采收环节,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引入机械化采收设备:密切关注国内外先进的蓝莓采收机械,如电动采摘剪、小型采摘机等,并根据本地种植规模和地形特点进行引进或改良。这些设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劳动强度,提高采收效率。例如,一些电动采摘剪可以通过调节刀口的大小和力度,适应不同大小和硬度的蓝莓果实,减少对果实的损伤。
(2)研发智能化成熟度判断系统:充分利用图像识别、传感器等技术,并结合大数据分析,开发能够准确判断蓝莓成熟度的智能系统。通过收集大量蓝莓生长数据,包括环境因素(如温度、湿度、光照)、果实生长特征(如大小、颜色、硬度)等,建立精准的成熟度预测模型。借助深度学习算法,不断优化模型的准确性,减少人工判断的误差,从而提高采收的精准性。
(3)大数据辅助人力分配:运用大数据分析,实时监测蓝莓的成熟情况和分布区域。根据数据分析结果,精确规划人工采收的路线和区域,定点投放人工采收力量。例如,对于成熟度较高且集中的区域,优先安排更多的采收工人;对于较为分散或成熟度稍低的区域,合理分配人力,确保成熟蓝莓能够及时采摘,同时避免人力的浪费。
(4)加强工人培训:定期对采收工人进行培训,不仅要提升他们的采摘技能,包括正确的采摘手法、速度和力度的控制,还要传授科学的劳动保护知识,如正确的姿势、休息间隔和身体锻炼方法,以减少劳动损伤。此外,培训还应涵盖对蓝莓成熟度判断的基本方法和技巧,使工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辅助智能化系统,提高采收的准确性。
(5)优化种植布局:通过合理规划蓝莓种植的行距、株距等,为机械化采收创造便利条件,提高设备的可操作性。例如,采用宽窄行种植模式,便于采摘设备的进出和操作;根据地形和土壤条件,合理安排植株的密度,既保证果实的产量和质量,又便于采收作业的进行。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1416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