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这个字眼一被人提起背后浮现的就是中国的古典意境,而这其中,江南细雨中露一叶新绿的烟雨图更是一笔一划被描进人的心间。如今,文学院“遗韵焯烁 熠于今朝”湖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调研暑期社会实践团有幸寻到了山水湖州间藏着的茶香,前往古镇南浔拜访了南浔三道茶的传人王一士先生,品一品其间甜淡,悟一悟百味人生。
南浔三道茶,顾名思义就是三种茶。之所以合称三道茶,是因为这三种茶要同时来招待远方到来的贵宾。红木小方桌,纯陶茶壶,精美内纹的茶杯,琳琅满目的一套茶具,茶未下,香已起。第一道,甜。风枵加白糖,香糯又软甜,摩挲在舌尖,缠绵在唇齿,就如同人生之中的成功,喜悦之情难以自禁。第二道,咸。点点熏豆沉入杯底,橘皮、芝麻浮现、环绕在茶水之上。沉沉浮浮,香香咸咸,就如同生活的心酸与苦难,虽然充满未知与沉浮,但是那一杯茶香却一直蔓延在鼻尖,启迪着生活的奥秘与本质,那就是守得云开而终见月明。第三道,清。来自自然的馈赠,来自安吉的青绿,来自茶花女的热情与淳朴。这一切都幻化在茶碰触舌尖的那一刻,沁入心鼻,又如余音绕梁,全身浸泡在惬意之中。在甜与咸的交织体验之后,最后的一道清茶,像是净化,也像是升华。就如同在经历大风大浪之后的人生,最终秉持了一种释怀和淡然。
其实三道茶就像是人生的三个阶段。品一品其间甜淡,悟一悟百味人生。从甜如咸,从咸如甜,咸甜交织。而最后一抹清茶,给了一切甜与咸最佳的注解和结局。其实人品也似茶品,这三道茶的神奇,不仅在于茶本身,更是传人王一士先生人品的浇筑和坚守。王一士先生的和善与热情就似这茶一样,热烈却不激烈,独特却不喧哗。人的坚守和传承,给了茶以人文生命,以文化价值。而茶给人的馈赠,除了这阵阵茶香,更是给人生的隐秘启迪和感悟。
文学院“遗韵焯烁 熠于今朝”湖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调研暑期社会实践团
江毓灵
2017年7月11日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488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为弘扬身边的非遗文化,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亲身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2023年8月7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拾遗”社会实践队队员来到了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县水浒好汉城,前……
拾遗社会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为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维护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促进文化多样性和文化创新,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2023年7月22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拾遗”社会实践队员来到了山东省泰……
拾遗社会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立足非遗技艺传承,为了展示传统生产场景、深入了解与保护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传统技艺。2023年7月22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拾遗”社会实践队来到了中……
拾遗社会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为深入了解身边的非遗文化,亲身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探索传统文化与现代经济相结合的发展模式,7月20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拾遗”社会实践队队员来到了宁津县张大庄镇……
拾遗社会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为了深入了解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性、代表性和历史价值,更好的传承和保护珍贵的非遗文化,7月15日,拾遗社会实践队队员来到了宁津县长官镇,参观并学习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王家园子……
拾遗社会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为弘扬非遗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焕发文明实践活力,2023年7月11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拾遗社会实践队前往曹州古城拜访曹州面人传承人进行交流学习。2008年6月7日,曹州面人经中华人民共……
拾遗社会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手中剪纸生万物,工巧殊胜尽风华”。为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中国传统文化,2023年7月2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社会实践队来到了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通过肥城市文化馆的介绍,……
拾遗社会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023年7月5日上午,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拾遗”实践队王子杰、刘欣玥于莒县古城“剪纸物语”工作室参观学习。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莒县过门笺的传承历程,同时有幸体验了过门笺的制作……
拾遗社会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