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3年7月5日上午,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拾遗”实践队王子杰、刘欣玥于莒县古城“剪纸物语”工作室参观学习。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莒县过门笺的传承历程,同时有幸体验了过门笺的制作过程。
莒县过门笺是莒地剪纸艺术的代表作品,这种特殊的剪纸作品形似缩小的门帘,通常于为长方形,由彩纸制作,用色鲜艳、明快,上有表现主题的主纹样,中间为镂空的字或图案,底部有穗子,镂空部分的上、左、右部分均有边框保护。传统过门笺内容多为“万事如意”“福禄寿禧”等,表达了莒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莒县过门笺的渊源暂无文字可查,据专家结合壁画考证,莒县贴过门笺的习俗最晚于明代便已盛行。清代以前,莒县过门笺多为剪制,仅有穗头和花样,形式较为简单。民国初形成比较固定的模式,用出现用刀具和模板刻出带图案和吉祥语言的过门笺。解放后,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把对美好生活的喜悦与向往融入创作中,出现了大量颇具民间艺术特点和生活情趣的作品。
据悉,剪纸物语工作室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莒县过门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于红老师,在莒县文化和旅游局与莒县古城投资开发有限公司的助力下打造的非遗工坊。工作室以莒县过门笺的传承与发展为宗旨,以于红老师本人编辑的校本课程《莒县剪纸的传承与保护》为特色作为学生的研学实践基地进行校本研学。同时又推动剪纸创作商业化、市场化发展,通过创新花样纹饰、将剪纸与旅游工艺品、服装、礼品相结合,创造性的推出“高雅有内涵、端正有品位”的剪纸系列文旅产品。被日照市非遗保护中心认定为第一批“市级非遗工坊”。
实践队员还了解到,于红老师师承其父亲于永胜先生。于永胜先生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将剪纸、木刻、国画等技艺融于一体,创造出了独特的“多色套刻”样式,丰富了过门笺的艺术形式和美学内涵。其代表作《农林牧副渔》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群众积极响应国家政策,用勤劳和乐观创造更美好生活的场景。
在工作室中,实践队员体验了过门笺的制作过程。“制作方法看着很简单,敲敲打打、剪一剪就可以了,但是更重要的是细致耐心以及设计花样的头脑”工作室中传授过门笺的工作人员如是说。
“过门笺在以前主要是用来祈福的一种彩符,大家过年过节的时候就把它贴到门楣上用来辟邪,到现在逐渐由过去的辟邪祈福演变成了表达喜庆、祝福、祝愿的一种民间艺术品了”,看着工作室中各式各样的过门笺,我们仿佛能看到莒地人民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期盼,都寄托于这一张张小小的过门笺中。
莒县过门笺作为一种独特的民间艺术,其各个时期的作品都带着那个时代的烙印,留存着社会文化发展与变迁的痕迹,因此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美学价值和民俗学价值。然而从前莒县当地过门笺制作的从业人员众多,艺人往往连续能传承四五代以上。城镇化使得贴过门笺的习俗日渐淡化。同时过门笺的制作也不断商品化,导致一些传统图案变化或消失。加上当地的年轻人大多不愿学习和继承过门笺这门古老的民间手工艺和家族式传承,过门笺刻制技艺后继乏人,多数分支因传承人年龄渐长却难寻传人,濒临灭绝,莒县过门笺的保护与传承已经迫在眉睫。
撰稿人:王子杰
拾遗社会实践队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8069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