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考生小丽不惜花费48000元与北京某培训机构签订了《“精品VIP”高端课程保过协议》,承诺考试失败,可以享受同等培训条件下第二年免费培训一次。完全寄希望于“保过班”的承诺的小丽第一年法考失败了。第二年继续备考时,该培训机构又与小丽签订了一份《复读培训协议》,合同约定,此次免费培训是指免除所有课时费,但是因培训所产生额外的费用均不免除。小丽接到收费通知才意识到被骗,遂将该培训机构诉至法院,要求对方按同等条件免费让其复读一年。但法院经审理认为,该培训机构明确释明“免费培训”条款,不属于显失公平的格式条款,而小丽在签订协议时未知悉协议的全部内容,自身存在过错,最终判决驳回其诉讼请求。
“保过班”因为迎合了中国的应试教育十分受学生的欢迎,但这样的考前冲刺班的效果向来是收效甚微。用力过猛的盲信保过班只会是竹篮打水一场空,考前培训班是辅助自我学习的途径,不是应该成为学生为成绩而追捧的热门。目前中国的大学奉行着严进宽出的方针,大学四年灵活的课程安排,丰富的社团活动让许多同学养成了惰性。考试不靠自己的积极备考,而是押宝在参差不齐的保过班上不仅是对考试的不尊重,更是对自我的不负责。
“保过班”听上去实惠又有效,但事实真的是这样么?教学质量真的有保证吗?费用真的会全部退还吗?
调查发现,保过班开始宣称的出题专家与押题密卷,到了上课时变成不知名的讲师和一堆劣质试卷。红榜上七十多人的成绩只有五个是真的参加培训的学员。要想得到退费有各种条件限制。比如,协议中对考生单科成绩设定了分数要求,若考生成绩未能达标则视为考生违约,最终将不予退还学费。同时,就算满足了退费各项条件,最终也不可能获得全部学费退款。
尽管“保过班”质量低费用虚假宣传有这样种种行业乱象,但人们还是对此趋之若鹜。 不禁引人深思:一则,有些同学不重视学习过程,只重视分数,盲目的相信“保过班”、“押题班”。 认为临考前报个班冲刺一下便万事大吉,将自己的时间前途押在水分大、费用高的培训班上是对自己学习能力的荒废。二来,各种培训班的野蛮生长需要行业给出一定的自治规范。清理行业乱象,为培训班的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也许有人会狡辩说“保过班”的泛滥是教育形势所逼,实则不然大部分报班培训的同学在大学灵活的自由的时间中忘记了要自律要成为学习的主人,只求六十分及格,对于知识的把握能力的提升实在是少得可怜。但事实上大学才应该是做学问感受人文情怀的黄金时刻,培养独立人格与团队意识的最佳时机。学习是终生的事业,“保过班”再好都只是昙花一现,无法带来真实提升。学生在面对天花乱坠的宣传时应保持理智,不迷信所谓的“保过”。与其用力过猛的盲目地上各种班,不如坚持不懈积极备考。
培训班与学生想考高分都是合理的存在,可在强调能力与素质的今天,上几次课,考一张九十分的卷子远远不够。将希望赌在“保过班”上,不仅成绩难得,能力更是没有。摆正心态,切莫盲信才是备考的不二法宝。
http://www.dxsbao.com/news/14862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