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校园文学 >

《记金华的双龙洞》2教学设计

来源:无 作者:时与晨昏

一.复习导入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叶圣陶先生的《记金华的双龙洞》,伸出手跟老师一起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整齐响亮地再读一遍。

回忆一下我们上节课所学的内容,课文介绍了哪几个景点?你的眼神充满了自信,请你来说。很好,路上——洞口——外洞——孔隙——内洞,那这节课就让我们跟随着叶圣陶先生的脚步继续浏览外洞、孔隙、内洞

二.精读

自由读课文第 4-7 自然段,想一想:这些景点各有什么特点?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的,细细读一读相关的语句。同桌之间可以相互交流,等会儿我们一起分享。 好,开始吧。(巡视)

同学们讨论的声音此起彼伏,相信已经碰撞出了智慧的火花。请你来分享。哦。你从“仿佛到了个大会堂、聚集一千或八百人开个会,一定不觉得拥挤”感受到外洞大。你也想说。“直观”一词用得好。没错,作者联想到大家熟悉的“大会堂”,用“一千或八百”这样的具体数字,让我们直观地感受到了外洞的宽敞。谁来读读这句话,试着读出外洞是这么大。靠窗的男生请你。你的朗读让我们身临其境,叶老就是用这样一句很平实的语言,让我们感受到外洞的特点。我们一起来读。

同学们,瞧——我们到了哪儿?没错,这是有泉水流出的孔隙。我们来看看孔隙的图片,你看到了怎样的孔隙?你来说。哦,有好多窟窿眼儿,还有一条条缝儿,你的眼睛可真灵。光从这个景点名,你能感受到什么?请你。嗯,说明非常狭小。

还从哪儿看出?你来补充。从只有小船进出读出孔隙“小”,同桌还有补充。你从“并排仰卧、用绳子拉进拉出”等看出孔隙低矮、狭窄。同学们数数, 这里出现了几个“小”。哦,有 5个。这是为什么呢?你的眼神充满了自信,请你回答。是啊,不仅了强调自己所看到的小船很小,还突出了孔隙的小。你真是作者的知音啊!作者就是用这样简单朴实的话语,写出了自己所看到的孔隙的——狭小。

你们还从哪感受到孔隙的特点?老师真欣赏你这双敏锐的眼睛。“没有一处不贴着船底了”,“贴”是指紧紧地挨着,从而感受到孔隙的低矮。那如果把 “贴”换成“挨”“触”好吗?谁来说说你的理由。你觉得不可以。“贴”是紧挨着船底,像被胶水粘住,没有一丝空隙。“挨”和“触”只是轻轻地靠着,碰着。你真是个会思考的孩子。这些都是作者的真实——感受。除了所看到的,作者还把自己的真实感受写的非常清楚。我们一起来读一读,一边读一边想像着自己在乘船进洞。男生读看到的,女生读想到的。你们看,叶老就是这样,把自己看到的、感受到的,真真实实的写了下来。

我就是这样仰卧在小船里,穿过低矮狭窄的孔隙到了内洞。内洞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你已经迫不及待想要分享了,请你来说。嗯,内洞一团漆黑,什么也看不见,不知道有多么宽广。再找找,还有哪里可以看出内洞的大吗?你有发现了。“在内洞走了一转,觉得内洞比外洞大得多,大概有十来进房子那么大。”能用你的朗读让我们感受到内洞的黑与大吗?你的文字仿佛把我们带入了漆黑 一片的内洞,伸手不见五指。内洞的特点仅仅是黑、大吗?快去文中找找,还有其他的景物等着你们发掘呢!老师发现这位同学学得很专注,请你来说。呀,抬头发现洞顶还藏着许多形状变化多端,再加上颜色各异的石钟乳和石笋呢!这么多的石钟乳和石笋布满在这么大、这么黑的内洞中,你们感受到了什么?靠窗的女生。是啊,这该是多么神奇的景象啊。叶老是怎么说的?请你读。即使不比作什么,也很值得观赏。你们是怎样来理解这句话的?你来说。哦,说明它本身已经够吸引人了,无需再比作什么。你的回答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这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最生动写照。

欣赏完内洞的奇景,我排队等候,又仰卧在小船里,出了洞。

今天,我们跟随着叶老一路来到金华,观看了外洞,感受了孔隙,欣赏了内洞。再来回忆一下上节课我们找到的把这些景点联系在一起的句子,读一读。把自己游览时所见到的景物先后记下来,这种顺序就叫做——(游览顺序)是游记的一种写作顺序。

三.总结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我口说我心,我手写我口。写文章,无非是一点,我听到的,看到的,真体会到的东西来告诉读者或听众。”今天从这一篇课文,我们有所领悟。不管是写游记,写景物,都要注意把自己“摆”进去,把自己的感受写出来,把特别吸引你的景物作为重点来写。

课后请同学们观察校园里的一处景物,和同学交流看到了什么,再试着按一定的顺序写下来。下课!

http://www.dxsbao.com/art/54975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走进水产之路

中国青年网仙桃8月6日电(通讯员彭景扬)为了解仙桃市西流河镇红光村当地的主要水产业情况,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西流河镇红光村点位团队志愿者们在7月22日和…… 彭景扬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麦田守望,放飞梦想

中国青年网仙桃8月4日电(通讯员彭景扬)在烈日炎炎的夏天,我与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携手来到了仙桃市西流河镇红光村,用我们炙热的爱来进行志愿支教活动,…… 彭景扬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在盛夏,用双手传递爱

中国大学生网仙桃8月11日电(通讯员彭景扬)在刚进大学的时候,我已经早早听过“三下乡”这个扶贫政策的响亮名号。作为一位梦想当一名人民教师的我来说,三下乡的活动无疑是对我最好的磨…… 彭景扬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守护乡村里的每一颗童心

中国大学生网仙桃8月13日电(通讯员彭景扬)我知道,来到仙桃的小镇,和孩子们相处,我可以通过他们的视角窥见这个世界最本真的模样,可以让我想起十几年前我们也曾像他们那样怀着一颗赤…… 彭景扬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用黏土搭建梦想

中国大学生网仙桃8月9日电(通讯员彭景扬)为了促进小朋友们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于8月9日在西流河镇红光村展开志愿活动。志愿者们和小…… 彭景扬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用双手感受世界

中国大学生网仙桃8月7日电(通讯员彭景扬)为了增强孩子们的动手能力,提升他们的创新思维,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队员于8月7日在西流河镇红光村进行志愿活动…… 彭景扬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用盛夏的热情感受中国传统

中国大学生网仙桃8月2日电(通讯员彭景扬)为了更好的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使每一个小朋友都能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在西流河镇红光村展…… 彭景扬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湖北学子三下乡:用黏土搭建梦想世界

中国大学生网仙桃7月28日电(通讯员彭景扬)为了激发小朋友们的创造能力,展现出他们的内心世界,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于7月28日在西流河镇红光村展开志愿活…… 彭景扬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百千万工程” 新传华韵突击队:深耕连山福堂,点亮壮瑶文化传承之光

2月13日至2月16日,华南师范大学“百千万工程”突击队之新传华韵队伍,在清远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福堂镇开展了为期四天的实践活…

创新领航,数智赋能

在数字化转型加速与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数智化财务成为会计学、财务管理领域的前沿探索方向。为促进高校人才培…

冬日暖阳,情满养老院

冬日暖阳,情满养老院2月9日清晨,山西省迎来了新年的第一场雪,银装素裹的美景为城市增添了几分冬日韵味,但也给人们的出行…

聊城大学举办“聊大名人堂:互动故事讲述”活动

聊城大学举办“聊大名人堂:互动故事讲述”活动校园,是知识汇聚的无垠海洋,孕育着莘莘学子对未知的渴望与追求;活动,则是…

入社区弘扬党的二十大精神

入社区弘扬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实践践行新时代使命在党的二十大胜利闭幕之际,全国各地迅速掀起了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

最新发布

参观韶山毛泽东同志故居
参观韶山毛泽东同志故居2023年1月10日,重庆大学红色逐梦实践队去韶山参观了韶山毛泽东同志故居、韶山毛泽东故居纪念馆、滴水洞等。毛泽东故居是毛泽东出生和少年活动的地方,是位于韶山冲上屋场的一所普通农…
《落花生》教学设计
一.复习导入同学们,古人说花生,一颗流芳远,欣然献此身。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落花生,请同学们伸出手,跟老师一起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谁来帮我们回顾一下这篇课文都讲了些什么呢?这位女生,请你。没错,…
《白鹭》2教学设计
一.复习导入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跟随郭沫若先生的脚步去欣赏《白鹭》这一首精巧的诗,伸出手跟老师一起板书课题,齐读课题。再美美地读一遍,这才是白鹭该有的韵味。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了哪些收获呢?你…
《白鹭》教学设计
一.导入1、白鹭同学们,上课前,我们来开个小型诗会,“两个黄鹂鸣翠柳”下一句,你最快举手,“一行白鹭上青天”。再来,“桃花流水鳜鱼肥”上一句,请你“西塞山前白鹭飞”。厉害,加大难度,“三山半落青…
《田忌赛马》教学设计
一.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将一起学习一篇历史故事《田忌赛马》,伸出手跟老师一起板书课题,齐读课题。通过预习你知道了课文中有哪些人物?田忌,孙膑,齐威王,这三人均载入史册。我们先来认识一下齐威王,…
《刷子李》2教学设计
一.复习导入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14课《刷子李》,伸出手跟老师一起板书课题,齐读课题。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刷子李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你说。技艺奇高,规矩奇特。你也想说。课文先是先是交代了刷子…
《刷子李》教学设计
一.导入今天,我们要结识一位当代著名天津籍作家冯骥才先生笔下的“奇人”,他就是——刷子李。伸出手跟老师一起板书课题,齐读课题。“刷子李”是一个绰号,这个人为什么会有这么一个绰号呢?同学们课前都…
《四季之美》2教学设计
一.复习导入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跟随日本作家清少纳言的脚步,感受别致的四季之美。伸出手,跟老师写课题,齐读课题,再美美地读一读。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作者眼中四季最美的是春天的黎明,夏天…
《四季之美》教学设计
一.谈话导入同学们,说到四季,你会想到哪些四字词语呢?你说,春光融融,夏日炎炎,秋风习习,白雪皑皑。是的,一年四季有各自独特的韵味,但是啊都离不开一个字——美。四季之美,人人都有发现,今天这节…
《穿井得一人》教学设计
课题:穿井得一人课型:新授课课时:一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文言文,能注意到词句间的停顿。2.借助注释理解文章,积累文言字词。3.多角度探究寓意,明白不轻信谣言等道理,保持去伪存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