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古人说花生,一颗流芳远,欣然献此身。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落花生,请同学们伸出手,跟老师一起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谁来帮我们回顾一下这篇课文都讲了些什么呢?这位女生,请你。没错,文章就是围绕着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和议花生来写的,并且主要写的就是议花生,而略写了其他方面。所以我们把这种写法叫做——详略得当,概括得非常具体。
二.精读再悟
下面我们就继续走进落花生,走进许地山的童年生活,感受一下花生的品质。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的 4-15 自然段,边读边思考花生具有哪些特点?圈点勾画做好批注,等会儿我们一起交流。(巡视)
谁先来分享呢?靠窗的男生请你。你找到了 4—10 自然段,这是父亲和我们的对话。谁自告奋勇地来演一演?请你们四位同学,老师读旁白。父亲说——我们争着回答——姐姐说——哥哥说——我说——
刚刚大家说的味道美,可以榨油,价格便宜,都是花生的实用价值。那父亲说的又是什么呢?后排的那位男生,对,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上”。我们就来细细品读一下父亲的这句话,思考一下,这些长在树上的苹果,石榴,桃子和花生有什么区别呢?你有想法了。这些苹果啊都是高高的挂在枝头,而花生生长的位置呢?是的,埋在了土里。还有吗?对,苹果他们都有鲜红嫩绿的外表,可是花生的外表是什么样的?【转变说法】花生的外表文中连提都没有提,它不值一提。你还有补充?是的,苹果他们的果实熟了人家都知道,令人生爱慕之心, 可是花生呢?就连果子成熟了都没人知道,得挖出来才能看到。
通过他的分析, 你们发现了什么,是的,作者花了大量的笔墨来写这些苹果,石榴,桃子。既然文章写落花生,那能不能把这一部分删掉呢?你来说说不能删的理由。能【真实性】具体说说对比是为了突出什么吗?是的,他想突出花生的朴实无华,它生长在泥土里, 它的果实成熟了,人家都不知道。那你品味出花生怎样的品质呢?默默无闻。你也想说。是啊,花生有这么多的价值,可是他从来不炫耀,从来不张扬,所以你还悟出了花生的不图虚名。
这样的文字值得我们细细的品读,谁来带着你的理解读一读?请你。同桌你评价一下他刚刚的朗读,你觉得可以感情再丰富一点,再有节奏一点,那老师请你来读一读,不错,读出了对比,感情也很丰富,那么请同学们学着这位同学的样子一起再来齐读一遍。老师听出来了,你们都读出了自己的感情。
咦,老师听到有同学有疑问,你们觉得【正确价值观】父亲说了这么多,是在否定那些外表光鲜亮丽的水果吗?同桌之间可以先交流一下。你来说,父亲只是想要通过对比, 告诉人们,大家经常被那些有光鲜外表的人吸引,可是呢像花生这样默默无闻,不图名利,只求有益于社会的人容易被忽略,其实这类人才是更值得我们钦佩的。掌声送给这位同学。借落花生这一具体事物的特点,来比喻人的一种品格,这种写法就叫做——借物喻人。
作者不仅告诉了我们这样一个值得深思的道理,他的表达也特别有特色,你们发现了没有?你已经跃跃欲试了。你发现了他们都是一句一句独立成段的,还
有吗?是的,语言前面没有加任何的修饰语,没有人的表情啊动作呀,这是为什么呢?那边的女生,你读出来了,作者是想让读者把目光聚焦于人们说的话上, 所以这里不是作者漏掉了,而是有意而为之,他想让人们悟出一个道理。什么道理,一起再读——“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这也是父亲对我们的希望。
【课外拓展】许地山是否按照父亲所希望的做了呢?我们一起来看看,许地山的笔名就是落华生,从他用这个名字你知道了什么?没错,就这一点我们就知道他肯定是在用一生践行着父亲告诉他的这个道理,用这个笔名时刻在提醒自己——“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我们再来看这段资料,你有何感想?许地山不仅对人好,他对小动物也很好。他真是对社会默默做出极大贡献的有用之人啊!
学完这篇课文,当有人提到花生,脑海里就会想到那些默默无闻的人。那看到这些事物,你会想到哪些人呢?请同学们挑选一个,试着写一段话。老师发现了有些同学不仅在认真地写,也在认真地思考,注意提笔即是练字,我请这位同学来分享一下。你选的是路灯。路灯使我想到这次疫情期间的抗疫工作者,他们是不畏艰险的最美逆行者,他们用自己的身体筑起了一道生命的长城,他们如路灯一样,不顾风吹雨打,始终坚持为我们照亮黎明前的黑暗。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此处应该有掌声。同学们,带着你们的感情,带着你们对花生的赞美,再来读一读 13 自然段。
三.总结
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了议花生。了解了它默默无闻和不图名利的品质。课下, 请同学们继续完善小练笔,下节课我们继续再来分享,好,同学们,下课!
http://www.dxsbao.com/art/54975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