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孙文心)9月20日晚,外国语学院法语1811团支部在8402教室举行了以“长风破浪时,扬帆济沧海”为主题的团日活动。本次团日活动包含了“往昔之硕果”、“未来之征程”、“青年之奉献”和“吾辈之责任”共四个环节,旨在使支部成员进一步了解我国在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发展,提升支部成员的社会责任感,增强担当时代使命的意识。

活动伊始,支部成员徐君词从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伟大胜利、扶贫攻坚和促进社会公平公正等方面大致介绍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社会所取得的历史性成就。立足当下,放眼未来,支部成员万迁具体解释了我们党“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她表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作为大学生,我们不仅要全面提高自身综合素质,还要了解我国国情、认清国际形势,把握机遇,勇于创新。”

习近平同志有言:“‘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只有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才能最终成就一番事业。”在“青年之奉献”这一环节中,支部成员覃奕琳讲述了大学生村官秦玥飞和“最美奋斗者”罗阳的故事,前者毕业于耶鲁大学却选择回到祖国农村服务和创业,后者兢兢业业投身祖国航空事业三十多年。支部成员们纷纷表示要向他们学习,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

最后,支部成员朱展鹏从经济、政治、外交等方面,就百年未有之变局、大时代的浪潮和机遇、青年人的责任以及青年人该怎么做进行了总结。另外,他以自己的未来工作设想为例,建议支部成员尽快确定各自的职业规划,呼吁支部成员为了各自的理想目标脚踏实地、坚定信念、锲而不舍。
http://www.dxsbao.com/xiaonei/32352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为了解聋哑人犯罪的相关情况及司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探索司法社工介入司法过程实施司法协助的可能性和路径,法学院“声之形”调研团在寒假期间针对聋哑人犯罪的典型案例在四川省自贡市……
声之形调研团 山东大学(威海)法学院查看全文 >>
为了解聋哑人犯罪案件的具体情况和特点,探索公安机关在司法过程中面临的困境,山东大学法学院(威海)“声之形”调研团成员于2月18日就聋哑人犯罪的情况对有关的刑警进行采访。2月18日下……
声之形调研团 山东大学(威海)法学院查看全文 >>
为深入了解聋哑人犯罪以及案件审判的特点,探究司法社工在聋哑人犯罪案件中的角色与作用,山东大学法学院(威海)声之形调研团成员于1月27日对四川省自贡市荣县鼎博律师事务所进行调研,……
声之形调研团 山东大学(威海)法学院查看全文 >>
为了解在聋哑人犯罪案件庭审过程中翻译老师的作用及其遇到的困难,探讨司法社工在庭审过程中担任翻译人员的可能性及必要性,山东大学法学院(威海)“声之形”调研团成员于1月28日对四川……
声之形调研团 山东大学(威海)法学院查看全文 >>
为了解法院等司法机关在处理聋哑人犯罪案件时及庭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探讨处理聋哑人犯罪案件的针对性措施,2月17日,山东大学法学院(威海)声之形调研团成员对四川省自贡市荣县人民法……
声之形调研团 山东大学(威海)法学院查看全文 >>
为全方位了解短视频侵权问题,探寻短视频侵权案件的解决方案,1月27日下午,山东大学(威海)重“权”出击调研团队成员刘馨洁前往青岛市黄岛区人民法院开展线下实地调研,民事庭庭长李红……
重“权”出击调研 山东大学法学院(威海)查看全文 >>
为响应国家“双减”的目标,“助力·同行”调研团开展一系列社会实践活动,针对“双减”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通过线上线下问卷,采访等方式进行调研。于2021年1月29日顺利结项。团队……
山东大学(威海) 山东大学(威海)查看全文 >>
2021年5月21日,“双减”政策出台,致力减轻中小学生负担,将教育回归学校。至今,“双减”政策已经执行半年之久,为了解双减政策的执行情况,山东大学(威海)“助力·同行”调研团成员对……
山东大学(威海) 山东大学(威海)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