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荆楚大地的黄石阳新,深藏着一项历史悠久、工艺精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阳新布贴。为深入学习和传承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拾遗”志愿服务队黄石分队积极投身于阳新布贴文化的探寻与传播工作中,开启了一段意义深远的文化传承之旅。
阳新布贴是流行于鄂东南地区的民间布艺,历史可追溯到明清时期,至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它以民间实用的被面、童枕、童帽等为载体,以彩色的布块和各色的丝线为材料,通过剪样、拼贴、缝制等工艺,制作出图案精美、寓意丰富的布贴作品。这些作品题材广泛,涉及神话传说、历史故事、花鸟虫鱼、吉祥图案等,具有浓郁的楚文化特色和乡土气息。
为了深入了解阳新布贴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拾遗”志愿服务队黄石分队首先来到了阳新县文化馆。在这里,队员们参观了阳新布贴的专题展览,欣赏了一件件精美的布贴作品。从色彩鲜艳的“凤穿牡丹”到寓意吉祥的“麒麟送子”,从造型生动的“鲤鱼跳龙门”到古朴典雅的“福禄寿喜”,每一件作品都凝聚着民间艺人的智慧和心血,让队员们叹为观止。文化馆的工作人员为队员们详细介绍了阳新布贴的发展历程、制作工艺和艺术特色,并向队员们展示了一些珍贵的历史资料和图片。通过参观和学习,队员们对阳新布贴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
随后,“拾遗”志愿服务队黄石分队深入到阳新县的乡村和社区,拜访了当地的布贴艺人。在一位名叫李奶奶的民间艺人家里,队员们亲眼目睹了阳新布贴的制作过程。只见李奶奶坐在窗前,面前摆放着一块已经裁剪好的布料和一堆五颜六色的丝线。她先将布料按照设计好的图案进行拼贴,然后用针线将布块缝合在一起,最后再用丝线进行绣制和装饰。李奶奶的手法娴熟,动作流畅,不一会儿,一只栩栩如生的蝴蝶便出现在了队员们的眼前。队员们纷纷围坐在李奶奶身边,向她请教布贴制作的技巧和方法。李奶奶耐心地为队员们讲解和示范,并鼓励队员们亲自动手尝试制作。在李奶奶的指导下,队员们拿起布料和针线,开始了自己的布贴制作之旅。虽然一开始队员们的手法还很生疏,但在李奶奶的鼓励和帮助下,大家逐渐掌握了制作的技巧,制作出了一些简单的布贴作品。通过亲身体验,队员们不仅感受到了阳新布贴制作的乐趣,也深刻体会到了民间艺人的艰辛和不易。
除了学习制作工艺,“拾遗”志愿服务队黄石分队还积极开展了阳新布贴文化的宣传和推广工作。队员们走进当地的学校和社区,举办了多场阳新布贴文化讲座和展览。在讲座中,队员们通过图片、视频和实物展示等方式,向学生和居民们介绍了阳新布贴的历史渊源、文化内涵和艺术特色,并现场展示了布贴制作的过程和技巧。在展览中,队员们精心挑选了一批优秀的布贴作品,向观众们展示了阳新布贴的独特魅力。这些活动受到了学生和居民们的热烈欢迎和广泛好评,大家纷纷表示,通过这些活动,他们对阳新布贴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也增强了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在实践过程中,“拾遗”志愿服务队黄石分队还遇到了一些困难和挑战。由于阳新布贴制作工艺复杂,学习难度较大,队员们在学习制作过程中遇到了很多技术难题。此外,由于资金和场地等方面的限制,宣传和推广活动的开展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但是,队员们并没有被这些困难和挑战所吓倒,而是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他们通过查阅资料、请教专家和民间艺人等方式,不断攻克技术难题;通过与当地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合作,争取资金和场地支持,确保宣传和推广活动的顺利开展。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拾遗”志愿服务队黄石分队在学习传承阳新布贴文化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队员们不仅掌握了阳新布贴的制作工艺和技巧,也对阳新布贴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同时,通过宣传和推广活动的开展,阳新布贴文化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和推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和了解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
在未来的工作中,“拾遗”志愿服务队黄石分队将继续致力于阳新布贴文化的学习传承和宣传推广工作。他们将进一步加强与当地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的合作,争取更多的支持和资源;加强对布贴艺人的培训和扶持,提高他们的制作水平和创新能力;加大宣传推广力度,拓展宣传渠道和方式,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阳新布贴文化;积极探索阳新布贴文化与现代生活的结合点,开发出更多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布贴产品,推动阳新布贴文化的产业化发展。
阳新布贴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拾遗”志愿服务队黄石分队将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努力做好阳新布贴文化的学习传承和宣传推广工作,让这一古老的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8987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