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华大地广袤的文化土壤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犹如璀璨明珠,承载着民族的智慧与记忆。为深入了解、学习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拾遗志愿服务队黄石分队”走进黄石阳新,开启了一段学习传承非遗文化布贴的实践之旅。
黄石阳新,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阳新布贴作为当地民间实用艺术的代表,以其精湛的技艺、独特的造型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了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瑰宝。此次,“拾遗志愿服务队黄石分队”深入阳新地区,旨在通过实地调研、学习与宣传,为阳新布贴的传承与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实践活动伊始,志愿服务队来到了阳新县文化馆。在这里,队员们有幸见到了许多珍贵的阳新布贴实物作品。一幅幅精美的布贴画,色彩鲜艳、图案精美,有花鸟鱼虫、神话传说、历史故事等多种题材,每一幅作品都仿佛在诉说着一段历史、一个故事。文化馆的工作人员详细地为队员们介绍了阳新布贴的历史渊源、制作工艺和文化内涵。据介绍,阳新布贴起源于明清时期,至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它以黑色或深蓝色的棉布为底,用各种颜色的布料剪成不同的形状,通过拼接、粘贴、刺绣等工艺制作而成。阳新布贴的图案多以吉祥、美好的寓意为主题,反映了当地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阳新布贴的制作工艺,志愿服务队来到了当地的布贴传习所。在这里,队员们见到了阳新布贴的传承人——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老人热情地欢迎队员们的到来,并亲自为大家示范阳新布贴的制作过程。只见老人先将一块黑色的棉布铺在桌面上,然后拿起剪刀,熟练地将各种颜色的布料剪成不同的形状,如花瓣、树叶、小鸟等。接着,老人将剪好的布料一片一片地粘贴在黑色的棉布上,并用针线进行固定和修饰。在老人的巧手下,一幅精美的布贴画渐渐呈现在大家眼前。队员们被老人精湛的技艺所折服,纷纷跃跃欲试。在老人的指导下,队员们开始亲自动手制作阳新布贴。虽然大家的手法还很生疏,但在制作过程中,队员们深刻地体会到了阳新布贴制作的不易,也感受到了这门传统技艺的独特魅力。
除了学习制作工艺,志愿服务队还深入到阳新县的乡村和社区,对阳新布贴的传承现状进行了调研。通过与当地居民的交流和访谈,队员们了解到,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阳新布贴的传承面临着诸多挑战。一方面,许多年轻人对这门传统技艺缺乏兴趣,不愿意学习和传承;另一方面,由于阳新布贴的制作工艺复杂、成本较高,市场需求有限,导致其经济效益不高,难以吸引更多的人从事这一行业。针对这些问题,志愿服务队积极与当地政府、文化机构和企业进行沟通和交流,共同探讨阳新布贴的传承与发展之路。
在实践活动中,志愿服务队还积极开展宣传推广活动。队员们通过举办布贴文化展览、开展布贴制作体验活动、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向当地居民和游客宣传阳新布贴的文化价值和艺术魅力。此外,队员们还利用网络平台,通过拍摄短视频、撰写博客文章等方式,扩大阳新布贴的宣传范围,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关注这门传统技艺。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活动,“拾遗志愿服务队黄石分队”对阳新布贴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队员们深刻地感受到,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的精神家园和文化根脉。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促进文化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共同努力。
此次实践活动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对于阳新布贴的传承与发展来说,还只是一个开始。“拾遗志愿服务队黄石分队”将继续关注阳新布贴的发展,积极探索创新传承方式,为阳新布贴的传承与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同时,也希望通过此次活动,能够引起社会各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重视,让更多的人加入到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队伍中来,共同守护我们的精神家园和文化根脉。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8987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