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一首古韵飘香的诗词,一杯清韵飘香的香茗,一项难忘的传统活动,无不展现出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刻魅力与无限内涵。假如我们用诗意熏染孩子们的心灵,用有趣的活动动员孩子们活泼的天性,中华文化自信之路必能越走越稳健。安徽师范大学赴淮北“童承诗意,红韵相城”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在为期十天的线上暑期实践中,带着满腔热情,为淮北市梧北小学五年级的学生们带来了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
骄阳似火的七月,我们怀揣着热情和希望凝聚在一起。“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燥热的风,无法阻挡志愿者和孩子们的热情,我们早早起床,虽然疫情让我们无法面对面交流,幸而有发达的网络让我们一起学习,共同进步。
面对孩子们对支教教学活动的期待,我们不断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中国的教育,在我们每一个关心中国教育现状的普通人肩上,在每一个接受教育的孩子身上,在广大的乡村城市。教什么学什么,自古以来就是重要的课题,国学和经典无疑是中国现当代教育的关键所在。从每天的早读到特色诗词课程,在篇篇古文诗词中,孩子们通过欣赏音乐、观看动漫,体悟到了古文中的情谊和博大精深。没有孩子们感到枯燥的诗文词句翻译,用奇幻绮丽的神话传说替代了艰涩的说教,在寓庄于谐的寓言故事中孩子们更深了解了国学传递的民族精神,这也是我们支教团队志愿者想传达给孩子们的精神——继往开来的创新精神。
一句令人唇齿留香的诗文,涤荡尽了千百年的尘埃,以亦古亦新的形式,走进了孩子们的世界。唐朝才子韩翃因一句“春城无处不飞花”而被后人铭记,“飞花令”这项古人热衷的游戏形式也在近些年的央视节目中得到了复兴。我们借助“飞花令”形式,选取孩子们熟悉的字,带领孩子们进入了诗意的世界。一个“月”字,会勾起杜甫“今夜鄜州月”的相思之情,会让人想起千百年前“七月流火,九月授衣”的辛苦劳作生活,也会牵连起苏子“月有阴晴圆缺”的世事两难全的遗憾……孩子们在脑海中检索自己曾见到的有关的诗句,活跃的发言让古典文化之芽在孩子们小小的身体里苏醒、生根。
“开琼宴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这样活跃的景象总让我想起千年前诗仙李白在春日的一场宴会,或者更早之前永和九年的山阴相会,建安风骨下的邺下盛况。我们在线上举行的飞花令诗词大会虽规模受限,但让我们无比自豪的是,文化的传承未曾止步。孩子们踊跃发言,吟诵着诗词的他们,心中一定对文化充满了自信,诗中所表现的古今情谊也未曾改变。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需插满头归。”在特色课程学习中,我们将古人乐观精神带入教学活动,帮助孩子们建立起面对困难的正确人生态度。鲁迅失意后仍旧大喊“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李清照面对家破人亡的流离失所,依旧有女中豪杰的气质。名垂青史的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面对无尽的伤痛和挫折,都展现出来无与伦比的坚毅。我们将诗学艺术播撒在孩子们心中,希望在孩子们以后的生活中,这些未曾被我们丢弃的勇气能帮助孩子们在追梦旅途中走得更远。
飞花羽觞尽兴来,诗意传唱古今情。我们的生活充满诗意,这个暑假,我们和孩子们一起学习,将传统诗词文化和国学经典渗入到课程之中。中华风度、中国气质、中国思想,这些抽象的名词在情感的催化下,必将让孩子们眼底充满如“向日葵般澄澈的光”,让孩子们心中充满无限的诗意情怀。(通讯员:张婉莹)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1723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