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安徽师大学子三下乡——学在线上,爱在心上

来源: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 作者:徐玉玲

盛夏,梦想在骄阳的照耀下悄然发芽,和煦的微风拂面,带走的是不安与紧张,带来的是兴奋和期待。彼时,阳光正好,微风轻拂,可与理想共赴韶华。6月30日,我跟随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赴淮北“童承诗意,红韵相城”社会实践团队开展线上支教活动。在后疫情时代,让人们心力交瘁的不仅是病毒本身,更多的是在变化的情境面前如何自处。团队受防疫政策影响采取线上支教的方式,将爱与知识的接力棒一直传递下去,陪伴孩子们度过一个愉快的假期。

图为孩子们学习创作小诗。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张婉莹 供图

其实线上课程的不确定性因素很多,教学效果也大打折扣:家长对线上授课不熟悉,学生数量大大减少,学生参与性没有线下强等等问题扑面而来。而我们能做的,只有不断提升课程质量、增加课程的趣味性与互动性、与家长积极沟通,尽力做好每一个环节的工作。

教育是老师与学生的双向奔赴。如果不开始行动,我们就无法知道结果。在这一次的支教过程中,我负责五年级孩子们的趣味诗词课程。因为是线上教学,我担心会出什么差错,就提前演练了很多遍。但在一次上课的时候还是出现了小插曲:孩子们看不到共享屏幕。孩子们看到屏幕面前的我紧张地手忙脚乱的样子,纷纷在公屏上打出“老师,你别急,慢慢调试”“老师,没关系,我们可以在公屏上打字交流”“老师,你可以慢慢来”等等字样。看到这里,我的内心平静了许多,冷静下来,我成功地找到正确共享屏幕的选项,并顺利完成了课堂。我突然明白了教育是一种双向活动,是教育者们的一万次教学尝试,也是学生们的始终坚持。老师用爱浇灌学生,学生用爱回报老师。

图为老师第一次进行线上授课。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徐玉玲 供图

教育是一场心灵的交流和沟通。在我的印象中,乡村儿童总是一副羞涩内敛的模样,他们温暖质朴,但是却有些慢热。然而在第一堂课,我就被他们的热情开朗包围了,他们仿佛是乡间田野里自由自在的云雀,无拘无束,用话语表达他们最纯真的想法和真诚的欢迎。老师好!……语文课伊始,一声声老师好将我从紧张与迷惘中拯救出来,那是我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孩子们的热情。那一瞬间,仿佛与孩子们的距离一下子就拉近了,原本陌生的我们转眼就就亲热起来。透过钉钉上一个个生动的学生姓名,我仿佛看到了他们真实的模样,是那样的可爱与热诚。他们仿佛有问不完的问题,明亮的眼睛里总是闪烁着求知的光芒,我被他们的好学多思和天真烂漫打动,总是愿意回答他们千奇百怪的问题,愿意听他们讲述那些脑洞大开的想象。多好啊,孩子就应该是这样无拘无束,热爱想象,他们有着纯真明亮的童心,这个世界在他们眼中,就是真善美的具像化。

教育是一场从理论走向实践的过程。“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支教不能纸上空言,要在实践中出真知。在过去两年的学习生涯中,我曾站在讲台上进行无数次的说课模拟演习,但都不如真正上课来得更有意义、更有价值。我明白了教育事业任重而道远,明白了每一次上课前老师所要付出的艰辛努力,明白了当我们掌握知识露出可爱的小表情老师内心也是无比开心的。

疫情阻断了我们的脚步,拉远了我们的空间距离,但是却阻挡不住我们对美好世界的向往,在爱的温暖下拉近了我们心灵的距离。这些热情与可爱的孩子们,给我带来了温暖感动,也让我懂得了身为教师的意义。教育是一条很长很长的路,二十出头的我们意气风发的出发,几十年后风卷残荷的离场。在这条路上,我们也许风光无限,也许风雨满肩,这都是身为师者的常态。与孩子们的相处,更加坚定了我从教的信心。希望我能成为引领孩子们成长的一道光,让孩子们向往未来,也给孩子们当下的生活一些诗意和远方。(通讯员 徐玉玲)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1722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愉快的一天支教

支教是一种无私奉献的行为,它使我有机会去远离熟悉的生活环境,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与当地的孩子们一起度过宝贵的时光。这段经历带给我很多感悟和启示。首先,支教让我深刻体会到教育…… 付新冉 安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美好的支教一天

今天是支教的第二十五天,今天没我的课,但是我还是很早就起来了,因为今天有四五年级的甲骨文汇报演出,第一节是班会课,不需要我去,所以我就洗了头,洗完头我就去学校了,先看了四五…… 付新冉 安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充实的支教一天

早上七点半,伴随着蝉鸣、小朋友们的嬉戏声、同伴们的洗漱声以及透过窗户倾洒下来的阳光,我从床上醒来,醒了之后立马的穿上衣服然后出去洗漱了一番,洗完之后吃了张煎饼又喝了杯牛奶就…… 付新冉 安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诚心诚意,育人育己

正心诚意,育人育己支教是一种特殊的经历,它不仅是对他人的奉献,更是对自己成长的一次洗礼。在我这一段时间的支教过程中,我深深体会到了“正心诚意,育人育己”这句古训的真谛。首先…… 付新冉 安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星并不远,梦也不远了

星并不远,梦也不远。这句简洁而又深刻的话语,表达了一个美好的信念:只要我们有梦想,不论目标有多大,只要我们勇敢去追逐,就能够实现它。作为一名支教者,我深深体会到了这一点。支…… 付新冉 安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有爱的支教

今天睡得晚,不知道为啥失眠了,就是睡不着,看催眠视频也睡不着,过了好久差不多在两点多的时候才睡着,但是我起的还蛮早的,因为我今天上午满课,第一节去了四年级上课,因为快结束了…… 付新冉 安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惬意的支教生活

今天有事没课的一天,今天就赖了一会床,大概八点半的时候起来了,起来之后就洗漱了一番,洗完之后就去学校了,我先去了五年级,去听了传统文化的课,王老师讲的传统文化的课很丰富也很…… 付新冉 安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追逐梦想,点亮未来

追逐梦想,点亮未来在支教的日子里,我看到了许多孩子们如何努力追逐梦想,点亮自己的未来。这些孩子们来自不同的背景和环境,有些是贫困地区的孩子,有些则面临着社会问题和家庭困境。…… 付新冉 安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数智技术赋能红色文旅,共赴发展新机遇

在数智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下,各地红色文旅与时俱进,借助数智技术助力红色文旅创新性发展。于都,作为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承…

春节成功申遗,助力双创迸发“春”之力量

辞旧迎新踏春来,鞭炮齐响锣鼓鸣,春节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在华夏儿女中的心中有着独一无二的意蕴。2024年12月4日,…

践行非遗双创实践,点亮新春文化华光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中华儿女不懈的…

医废焕能调研团前往威海市生态环境局开展实地调研

2025年1月27日,为调查了解威海市医疗废弃物处理及构建数字化医废智慧监管平台情况,山东大学(威海)医废焕能调研团成员邵佳…

山东大学学生访谈覃刚医生,聚焦医疗废弃物处理实践调研

2025年2月8日,山东大学医废焕能调研团前往广西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展开调研。此次访谈围绕医疗废弃物处理展开,旨在助力相关…

最新发布

浙江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赴淳安“寻足迹,学思想,话共富”实践服务团 开展暑期实践活动
为进一步助力乡村振兴,7月8日到10日,浙江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赴淳安“寻足迹,学思想,话共富”暑期实践服务团寻访威坪镇的滨湖新镇,流湘自然村,淳安千岛农品销售点,淳安博物馆和下姜村等地,开展实地…
安徽师大学子三下乡——种星星的人
7月10日,是我和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五四爱心学校赴淮北“童承诗意,红韵相城”实践团队的小伙伴们线上支教的最后一天。我们如同溪流一般从四面八方汇聚在钉钉课堂,对淮北市杜集区梧北小学的孩子们进行趣味教…
不负青春韶华,传承红色文化
这个夏天,我们怀着热枕,走进校园;带着期望,走进孩子们的童年。“今天我们来上一节不一样的课”这是我在每节课开始后的第一句话。站在三尺讲台上,感受着孩子们注视的目光,我内心是紧张的,但同时也是激…
梧桐树下青春剪影,龙泉水边真挚约定
梧桐树下青春剪影,龙泉水边真挚约定中国青年网淮北8月8日电(通讯员张婉莹)2022年7月9日,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赴淮北“童承诗意,红韵相城”暑期社会实践进入了尾声。在短短十天里,实践团队成员和淮北市梧北…
浙江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赴海宁 “青年共绘红色基因志”实践服务团 开展暑期实践活动
为喜迎中国共产党101周年华诞,浙江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青年共绘红色基因志”实践服务团赴海宁进行实践。团队参观了海宁抗战史展览馆、毛泽东观潮诗碑亭等教育基地,访问了荷叶村、红色村、云龙村三个“党…
共同抗疫,我们携手
2022年8月19日,家乡所在地因疫情防控,迎来了全员核酸检测,志愿者们又回到了核酸检测现场观察各位老人的二维码是否可以正常使用,遇见不能正常使用的情况会立即重新为其打印二维码,在核酸检测现场志愿者帮…
哲学滋养少年胸怀
青年群体当了解哲学、学会用哲学的方式解决自身困惑。哲学作为心理学的母体,是更具有针对性的,而哲学咨询走向大众是解决生活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的必要举措。青少年成长的乐园需要更多的养分,汲取足够的养分…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振兴在苏北”暑期三下乡实践团队成员走访时堰镇红庄村
近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振兴在苏北”暑期三下乡实践团队成员来到“新时代·中国乡村振兴示范镇”——时堰镇红庄村进行参观走访实践调研,探索时堰镇乡村振兴发展道路。漫步在中心村内,一排排整齐的中心村…
浙江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赴钱塘“网红钱塘迷人醉,高教园区后花”实践服务团开展暑期实践
为落实与贯彻乡村振兴战略,推进浙江乡村创新性发展,浙江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赴钱塘区“网红田园迷人醉,高教园区后花园”实践服务团前往位于钱塘区河庄街道,杭州首批共富村之一的新围村进行为期一周的实…
汽院学子三下乡:寻找国家地理标志性产品
中国青年网十堰8月12日电(通讯员肖谨)7月4日的下午,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江之韵”实践队将要前往十堰市郧西县羊村实地调研拍摄当地的国家地理标志产品马头羊汤。通过拍摄纪录片的形式来记录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