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曾是昔年辛苦地,不将今日负初心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 作者:张星钰

为传承红色基因,追寻红色轨迹,曲阜师范大学不忘“苯”薪实践队其实践队员张星钰在遵循疫情防控指令的计划下按照要求于7月24日到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原山艰苦创业基地纪念馆进行参观学习,倾听优秀党员孙建博同志的励志故事和感受众多前辈的原山精神。

7月24日,实践队员张星钰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严格遵守疫情防控指令,抵达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原山艰苦创业基地纪念馆,深入学习原山林场艰苦创业精神,体会爱原山无私奉献建原山勇挑重担,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奉献的精神品质,让红色基因融入进青年血液中。

追忆红色记忆,汲取红色力量

在讲解员的带领下,进入展厅,映入眼帘的是百人传水。展板中的雕塑和照片诉说着整个原山荒山野岭,原山裸露,满目荒芜,展现了原山初期建设前经受前所未有的困难。但是在中国共产党员的带领下办实事,开新局的局面,积极探索自己的抗争之路。实践队员从一张张图片中深切感受到了一群又一群人民在建林初期的筚路蓝缕和他们用苦难筑起的辉煌。深切感悟到革命先辈英勇无畏,舍己为人,无私奉献的革命精神,也向前辈工作者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展馆内陈列的草鞋棉袄、草帽油灯,钟表簸箕等,它们真实展现了前辈们的工作和生活状态。如果文物会说话,跨越浩浩历史长河,栩栩如生地讲好中国故事。珍贵的红色遗珍,每件历史文物背后都是一个令人动容的原山故事,它们默默地讲述着先辈们洒热泪,汗流浃背的无私奉献精神,用自己的双手和一桶桶水桶浇灌整个原山林场的一林一木。队员通过这些红色遗珍和蕴藏在它们背后的故事,希冀让沉淀于陇原大地的红色文化资源活起来、动起来,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让红色基因融入血脉,让红色精神激发力量。

赓续精神血脉,创新奋进力量

结束展板,跟随讲解员在荧幕大厅播放观看了《完美人生》,主角孙建博为腿脚不便却大半生都在跑着植绿护绿、建设林场、干事创业,爱树木胜过爱自己孩子的人,凭借常人难以想象的坚强意志,多年来作出了巨大牺牲,成为了当之无愧的英雄。我眼含热泪,深刻感受到孙建博同志怀抱着强烈的热忱为建设原山林场付出了巨大的贡献和心血,不止为人民,为国家。身为一名共产党员,他在艰苦生活背景下具有钢铁般的意志和精神,用一腔的热血生动诠释了共产党人严守党纪、宁死不屈的伟大品格,值得我永远铭记并学习。影片最后,实践队员张星钰跟随人群一起向众多无私奉献的党员、职工人员致以崇高的敬佩。

感悟时代精神,永葆实干初心

展馆参观完成后,队员邀请讲解员及园区工作人员和游客进行街坊并填写了调查问卷。工作人员多为当地居民,每个人都与实践团队员分享了自己小时候或他们爷爷奶奶那一辈的原山风貌和红色故事。 实践队员们更深刻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的光辉伟大,以及身为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担当、无私奉献为党为人民的精神,实践队员张星钰同时深刻认识到身为一名共青团员的使命与担当。纪念馆展厅内“艰辛探索 石缝扎根”“困境重生 迎风成林”“创业不息 春风更劲”“精神高地 山林长青”“亲切关怀 情暖原山”的五个标语醒目而深刻。新时代的青年们应当秉持初心,不辱使命,谨记先辈们的辛苦,学习无私奉献、吃苦耐劳的崇高精神,融入进每日的工作学习中。,创先争优,处处规范自己的行为举止,加强学习、广泛学习各方面的知识,刻苦钻研自己的专业知识,学精、学深、学透,无愧于今天的使命担当,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梦贡献出自己的绵薄之力。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1174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参观文化馆,感受兰考人的文化自信

  文化交流中心,这是对外展示自己很简单又非常有效的窗口,正大门口是焦裕禄同志的全身雕像,他那辉煌的气势,坚毅的眼神,对他所带领下的兰考人民的幸福生活的肯定。走进文化交流中…… 孙燕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电力学院查看全文 >>

到达兰考开启新征程

  在经历了层层选拔与扣人心弦的答辩之后,我们冲出重围顺利组队成功,虽然我们不是重点队伍,但这并不代表这我们的计划不好,我们在此之前也是做了充分的准备,无奈败下阵来,但是我…… 闫雪君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电力学院查看全文 >>

焦裕禄精神——人民大于天

  焦裕禄同志在兰考担任县委书记一职时,县委组成以干部,技术员,和农民为骨干的“三害调查队”120人,焦裕禄同志亲自带队,徒步跋涉5000余华里,掌握了关于兰考危害的大量第一手…… 闫雪君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电力学院查看全文 >>

焦桐树下聆听焦裕禄精神

  来到兰考我们知道了焦书记通过种植泡桐来改善兰考土壤问题,为了更多地了解兰考的历史,更多地了解焦书记的辛勤付出,我们“豫见兰考”暑期社会实践队来到焦桐树下,听焦书记在…… 李云龙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电力学院查看全文 >>

焦书记恩情永不忘

  今天,我们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电力学院“豫见兰考”暑期社会实践队来到了焦裕禄纪念园,在这里,我们看到了焦裕禄曾说过的话,使我们对他的了解更深了一步。  焦裕禄同志在工作…… 闫雪君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电力学院查看全文 >>

有一种精神叫焦裕禄

  风沙肆虐,盐碱遍地,内涝频发,无论是谁,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都会感到命途多舛,作为兰考县委也会感到力不从心吧。但就是他,焦裕禄,他不相信,立誓除三害。  焦裕禄的到来,可…… 张港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电力学院查看全文 >>

时代楷模焦裕禄

  爽的天气带着一丝丝明媚的阳光,为了更加深入地了解焦裕禄精神的精髓,我们走进焦裕禄纪念园了解焦书记在兰考的日日夜夜,体会焦书记在兰考付出的心血。  一座焦裕禄的铜质头像带…… 张港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电力学院查看全文 >>

看兰考人民改天换地

  兰考人民多奇志,敢叫日月换新天。50年前的兰考,风沙肆虐,盐碱遍地,孰能想到2001年起,张庄村还是是国家级贫困村,全村2960多人,2014年还有754人没有脱贫,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2014年…… 张港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电力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湖南科技大学举行“夜雨樱曲·樱花音乐节” 引领春日青春热潮

3月29日晚,湖南科技大学田径场灯光璀璨、人潮涌动,由校团委主办、学生会承办的“夜雨樱曲·樱花音乐节”如期举办,吸引了大…

4.18公共管理学院团委青工部开展“童心依旧”活动

(通讯员:刘羿男王君青)4月18日下午,我校公共管理学院的志愿者们走进了怡智家园,陪伴心智障儿童度过了一段充满欢笑与温暖…

经管院团委竞赛指导部举办“挑战杯”宣传动员大会

为提高学生的比赛参与度,激发学生创造灵感,2024年12月7日,经济管理学院团委竞赛指导部在博学楼b502举办了“挑战杯”宣传动员…

经管院成功举办2025年“挑战杯”专题讲座

为进一步激发我院学生对“挑战杯”竞赛的参与热情与创新活力,2024年12月7日,经济管理学院团委竞赛指导部特邀学院教授刘波老…

青春政好,与社同行:志愿服务暖人心

近日,“青春政好,与社同行”主题志愿活动在岳龙社区顺利开展。五名公共管理学院青年志愿者走进社区,用实际行动传递温暖与…

最新发布

智慧漫居桑田热土,田城江东未来印象 ——浙江工商大学统调超越队实践团赴江东村调研
绿水悠悠绕村,林立小院人家。位于钱塘新区核心腹地的江东村,道路两旁的小洋房整齐精致,两条河流一横一纵贯穿村庄。建村17年来,江东村打造以现代农业、教育文创为主体的农科教融合发展的产业新格局,先后…
传承红色基因,追寻红色轨迹
“曾是昔年辛苦地,不将今日负初心。”为传承红色基因,追寻红色轨迹,曲阜师范大学不忘“苯”薪实践队其实践队员张星钰在遵循疫情防控指令的计划下按照要求于7月24日到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原山艰苦创业基地纪…
财税学子深入乡村解析农地流转困境,助力农业补贴实施
2016年财政部、农业部联合印发《关于全面推开农业“三项补贴”改革工作的通知》(财农〔2016〕26号),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将农业“三项补贴”合并为“农业支持保护补贴”,并在农业支持保护补贴资金中单独设立粮食…
共享单车促新发展 共享经济构建未来
共享经济在当下社会已经相当流行,在人们的生活中共享单车已经随处可见,它们的出现使人们的生活更为便捷。共享单车曾在投放初期出现过一些乱停乱放、无人管理的现象,影响了城市形象,但经过市城市管理行政…
思源支教团支教心得十一
今年夏天,我很高兴能够参加本次支教活动。尽管因为疫情等原因,我们没能去往河南平顶山,只能在线上开展我们的支教活动。但我们通过钉钉跨越云端,和小朋友们相遇。在支教短短十天内,我们和小朋友的关系从…
思源支教团支教心得十
支教十一天,转瞬即逝,时间是那么快,快的好像我刚认识这群可爱的孩子们,就得跟他们分别。原计划教学一年级,但是捏,突然改成对接初一的小孩,一时还有点激动和紧张。初中是一个崭新的开始,这个年纪的孩…
寻找最美乡村教师,浅谈乡村教育发展 ——关于乡村教师发展现状的调查研究
【摘要】据统计,在我国,乡村教师几乎占全国教师总数的四分之三,而乡村教师是我国教育事业的主力军,这些乡村教师直接影响到全国教育事业的质量。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核心课程的不断推进深入,深入乡村教师…
思源支教团支教心得九
十天的支教活动转眼便结束了,从最开始开营仪式的新鲜到最后一节活动课的不舍,这其中有苦有乐,但最重要的是在这段时间我学习到很多,也有不少的心得感受。在决定参加这次支教活动的时候,我便一直期待着暑…
思源支教团支教心得八
十天线上支教之旅快得就像按了快进键,还记得开营前一天我们老师组建钉钉群“认领”学生时候的心情,期待、紧张、充满信心。这一眨眼就要和同学们再见了,虽然是线上课堂,虽然每天只安排了4节课,钉钉群里…
思源支教团支教心得七
2022年的盛夏“思源”支教团与河南平顶山市鲁山文智小学的孩子们相聚于“云端”之上。今年由于疫情的反复无常,我们采用了线上教学形式,这对于我们支教团队来说是一次全新的体验、全新的挑战。2022年7月1日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