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中加小学“落体缓降”科技比赛
2022年7月15日重庆市万州区“科创筑梦,助力双减”暑期“三下乡”科学课程送教活动由重庆师范大学“青春飞扬·浓夏情长”志愿服务队在万州区中加小学开展,本次的课程是科技比赛“落体缓降”。基于小学生们生活中的实例——盘山公路,但小学生却只停留在表面认识上,只知实物,不知蕴含在实物中的科学原理。以盘山公路引出物体缓降的原理,利用这样的兴趣点,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致。在老师的讲解后,按照完整的操作步骤进行自主设计制作,最后进行评比展示。
整个教学围绕童话故事情节展开,切合小学生的兴趣以趣味游戏作为课堂学习的热身环节,通过“找不同”小游戏激发学生的兴致,营造活泼的学习氛围。先介绍减缓石块滚落速度的方法,再进行建模盘山公路,体现学习进阶思想,让学生在了解一定科学原理后进行实践探究,让建模有了理论指导。
制作过程中,有多次交流探讨环节,最大限度地锻炼了学生的表达沟通能力,以小组形式制作成品及开展评比,提升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测试之前还会有调试改进环节,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及时反思的良好学习习惯。通过对本课的学习,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学生们对科学的热爱。
本活动引导学生进行自学、观察、交流,积极开展师生、生与生之间的讨论与交流,并对所学知识和方法进行及时总结、反思和迁移,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通过学生们动手制作,使学生在“做中学”,巩固所学科学知识,让知识传授效率最大化。并通过学生们亲手动手建模,提升学生们的动手能力、合作意识和沟通交流的能力,培养学生们对科学的热爱和探索。
记者:黄雯洁
摄影:罗文晗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7122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为了解聋哑人犯罪的相关情况及司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探索司法社工介入司法过程实施司法协助的可能性和路径,法学院“声之形”调研团在寒假期间针对聋哑人犯罪的典型案例在四川省自贡市……
声之形调研团 山东大学(威海)法学院查看全文 >>
为了解聋哑人犯罪案件的具体情况和特点,探索公安机关在司法过程中面临的困境,山东大学法学院(威海)“声之形”调研团成员于2月18日就聋哑人犯罪的情况对有关的刑警进行采访。2月18日下……
声之形调研团 山东大学(威海)法学院查看全文 >>
为深入了解聋哑人犯罪以及案件审判的特点,探究司法社工在聋哑人犯罪案件中的角色与作用,山东大学法学院(威海)声之形调研团成员于1月27日对四川省自贡市荣县鼎博律师事务所进行调研,……
声之形调研团 山东大学(威海)法学院查看全文 >>
为了解在聋哑人犯罪案件庭审过程中翻译老师的作用及其遇到的困难,探讨司法社工在庭审过程中担任翻译人员的可能性及必要性,山东大学法学院(威海)“声之形”调研团成员于1月28日对四川……
声之形调研团 山东大学(威海)法学院查看全文 >>
为了解法院等司法机关在处理聋哑人犯罪案件时及庭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探讨处理聋哑人犯罪案件的针对性措施,2月17日,山东大学法学院(威海)声之形调研团成员对四川省自贡市荣县人民法……
声之形调研团 山东大学(威海)法学院查看全文 >>
为全方位了解短视频侵权问题,探寻短视频侵权案件的解决方案,1月27日下午,山东大学(威海)重“权”出击调研团队成员刘馨洁前往青岛市黄岛区人民法院开展线下实地调研,民事庭庭长李红……
重“权”出击调研 山东大学法学院(威海)查看全文 >>
为响应国家“双减”的目标,“助力·同行”调研团开展一系列社会实践活动,针对“双减”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通过线上线下问卷,采访等方式进行调研。于2021年1月29日顺利结项。团队……
山东大学(威海) 山东大学(威海)查看全文 >>
2021年5月21日,“双减”政策出台,致力减轻中小学生负担,将教育回归学校。至今,“双减”政策已经执行半年之久,为了解双减政策的执行情况,山东大学(威海)“助力·同行”调研团成员对……
山东大学(威海) 山东大学(威海)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