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与支教结缘,我便曾无数次自问:“短期支教,究竟有何意义?”
回望2021年寒假,我第一次作为山东大学学生春晖社梦萦泉城支教队的一员,在懵懂中开启了支教这个新世界的大门,七日的云端支教既让我初尝到“为人师”的乐趣,但同时也让我开始自我怀疑:短短一周,我真的给孩子们带来有价值的内容了吗?大一下学期,我加入“美丽中国”一对一线上导读活动,与一名甘肃黄陈的少年利用八周时间共读《俗世奇人》。1300多公里的距离,十余次的线上交谈,我能感觉到电话线那一端的少年在逐渐向我敞开心扉。但两月时间转瞬即逝,我似乎还没能带去任何改变,现实又让我回归校园,让他回到乡村世界。“两个月的共读,真的有用吗?”疑问再次占据我的世界。
今年寒假,半是向往,半是彷徨,我再一次加入山东大学学生春晖社组织的支教活动,作为予宁支教队的一员,开展为期十日的线上美术教学活动。虽然早已不是第一次扮演“教师”的角色,但这却是我第一次面对小学生,也是第一次教授美术课程。“如何定位课程难度?课程目标怎么规划?什么样的课堂氛围才能吸引小学生的兴趣?”无数新的问题如排山倒海般涌来,而其中最重要的,也是我最想为自己找到回答的便是:这一次短期支教,我究竟想给孩子们带去什么呢?
追溯支教初心,源于高中时阅读人大学子康瑜放弃保研机会、留守大山,以诗歌启蒙山区儿童,创立“是光”公益支教机构的事迹。自那时起,我便向往着成为一名支教者,更期盼自己可以像康瑜一样,真正走进孩子们的心里,让孩子们看到不一样的世界,为他们带去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可是当我走进大学,真正有机会成为“支教者”,横亘在我面前的问题便迅速由“我想去支教”变成“寒暑期的短期支教是否有价值”。备课、授课、答疑解惑、课后游戏、闲谈……作为“临时”的老师,我们所教授的知识或许对孩子们只是过眼云烟,很多高年级的同学甚至不愿意进入课堂,也拒绝与我们交谈。客观上时间、空间的限制和主观上孩子们的抗拒,使得我们的工作似乎都成为“无用”的努力,也让我逐渐失去对短期支教的信心。
这种想法的改变始于今年寒假最后一节美术课,当我结束了关于中国传统服饰的讲解,向孩子们表达感谢和祝福时,稚嫩的声音忽然传过来:“老师,我可喜欢明朝的头饰了!谢谢老师!”
那一刻我忽然感到发自内心的幸福,紧随着一种释然和感动:哪怕只是给一个孩子带去了有趣的内容,我的工作不就是有意义的吗?过往很多看似“无用”的努力,其实也在我没注意到的地方发挥着作用。譬如去年寒假一位学生家长向我表达感谢的留言,譬如与我共读的少年,逐渐由沉默不语到侃侃而谈,譬如越来越活跃的课堂氛围……短期支教之“用”,虽微小,但却实实在在地散落在细节之中。而于我,与其不断追寻“短期支教”的意义,不如脚踏实地做好“支教者”的本分,再走近孩子们一点,设身处地地为他们考虑一些。相信终有一天,这些“无用”都将成为“大用”。
“予宁微光,卫爱偕行”,这是予宁支教队今年的团队口号,也是我对支教意义理解的最佳诠释。我们的努力虽只如点点微光,但相信持之以恒的坚持,定能凝聚成如骄阳般火热的力量,守护支教初心,实践支教意义!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2812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