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针引线,绣万里河山#
翠丝盘叶碧玲珑,小萼花铺茜缕红。梦里鸳鸯留不得,分明却在绣床中。
黼黻絺绣之文,见于尚书。刺绣是民间手工艺,在中国已经有二三千年历史。
化学与工程团支部1班的同学为祖国献上祝福,掯下生寒影,针端即化工。
缝缝又添新颜色,千古文化源远流长,薪火相传,代代延续。
冰痕将雪点,不受烛光融。巧手制锦囊,拈针引线,一针一线勾勒出栩栩如生。
绣线添长,屈指隔、书云三日。华堂里,十分佳气,葱葱郁郁。
绣大好河山,此情长久。
刺绣几乎伴随了整个中华5000年的文明,见证了古代女子智慧的艺术文化。刺绣在漫长的历史长河里,它吸收每个朝代文化风俗,将它们绣入布中。刺绣也是中国古代女子表达情感的方式之一,她们会将自己对生活的憧憬绣入,刺绣也为古代的文人雅客提供了一种方式去表达自己的美好理想。
在现在的时代,刺绣渐渐淡出了我们的视野,在这特殊的日子里,我们决定借助它来表达我们对中国共产党生日的美好祝贺,也为了使同学们更多的了解这一优秀传统文化,更希望它能再承载一代代的人继续在历史长河中。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1792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为弘扬身边的非遗文化,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亲身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2023年8月7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拾遗”社会实践队队员来到了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县水浒好汉城,前……
拾遗社会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为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维护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促进文化多样性和文化创新,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2023年7月22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拾遗”社会实践队员来到了山东省泰……
拾遗社会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立足非遗技艺传承,为了展示传统生产场景、深入了解与保护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传统技艺。2023年7月22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拾遗”社会实践队来到了中……
拾遗社会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为深入了解身边的非遗文化,亲身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探索传统文化与现代经济相结合的发展模式,7月20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拾遗”社会实践队队员来到了宁津县张大庄镇……
拾遗社会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为了深入了解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性、代表性和历史价值,更好的传承和保护珍贵的非遗文化,7月15日,拾遗社会实践队队员来到了宁津县长官镇,参观并学习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王家园子……
拾遗社会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为弘扬非遗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焕发文明实践活力,2023年7月11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拾遗社会实践队前往曹州古城拜访曹州面人传承人进行交流学习。2008年6月7日,曹州面人经中华人民共……
拾遗社会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手中剪纸生万物,工巧殊胜尽风华”。为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中国传统文化,2023年7月2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社会实践队来到了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通过肥城市文化馆的介绍,……
拾遗社会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023年7月5日上午,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拾遗”实践队王子杰、刘欣玥于莒县古城“剪纸物语”工作室参观学习。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莒县过门笺的传承历程,同时有幸体验了过门笺的制作……
拾遗社会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