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青年新声实践团寻访历史、坚守伟大理想

来源:东南大学仪器科学与工程学院 作者:东南大学青年新声

9月27日至28日,东南大学“青年新声”暑期实践小队的队员们通过对相关人员进行线下采访伴以线上搜集资料的方式,对上海相关历史事件发生地进行走访调研。今年恰逢建党百年,明年也将迎来中国共青团成立一百周年,各类文章与报道均围绕建党百年展开。胸怀千秋伟业,恰是百年风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人民生活随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不断发展壮大。为深入了解党史、团史及党团关系,探究大众对党团关系的看法,队友们通过实地走访和调研,对所得信息进行了总结与分析,切实地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领导作用,并深刻地感受到了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不会有如今的中国。

中国共青团的起点

9月27日上午,东南大学“青年新声”暑期实践小队的队员们来到了上海霞飞路新渔阳里六号,这里是中国共青团的起点,也是我们小队实践的第一次调研。调研内容包括线上的资料收集以及对周边的游客进行线下采访。

早前,相较于中共一大会址和二大会址,新渔阳里的资料过于单薄。我们很难通过有限的资料来深入了解新渔阳里和团史的关系。于是陈晨老师通过三年的实地走访写出了《新渔阳里六号》一书,书中运用详实的资料和生动的语言,深入阐述了“新渔阳里六号和中国共青团起点”这一主题,带我们回顾了百年前新渔阳里的故事。

周知,但凡讲到党史、团史,一定离不开陈独秀和《新青年》,当时,陈独秀派俞秀松前去上海筹建共青团,于是第一个共青团组织在上海霞飞路新渔阳里六号成立,标志着中国共青团的起点。

通过队员们的实地走访,可以看到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外面有一个挂牌,上面印着“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 中共机关旧址”的大字,红瓦白墙的石库门老建筑再现青春的信仰,不断深入进去,我们似乎看到了百年前一群雄心壮志的青年人在这里筹建共青团的情景,转眼间,百年已过,我等青年在这里驻足,感慨先辈志向之高远,感怀红色血脉一代代的流传在每个青年的身体里,永不褪色!

前来参观的人很多,为了探究大家对党团关系的了解,队友们对游客进行了采访,张先生说:“中国共青团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成长起来的,是党强有力的后备军,没有共产党就没有现在的共青团。”随后,我们又采访了几位前来参观的游客,他们有的带着小孩一起,问道前来目的,他们说:“马上是国庆节了,希望带着孩子走一遍,让孩子了解一些相关知识。”

百年前,八位青年在新渔阳里成立了第一个共青团组织,转眼,一百年过去了,现在的共青团规模壮大,而作为团员,我们应该心怀高远,争做时代的弄潮儿。

新青年上海旧址

9月27日上午,在参观完新渔阳里六号后,走上不久,东南大学“青年新声”暑期实践小队就来到了《新青年》上海旧址,新渔阳里二号进行第二次调研。调研内容为线上资料的收集和线下游客的采访。

漫步在南昌路上,不留意我们甚至可能会错过南昌路100号,但是抬头,当我们看见“中国共产党发起组成立地旧址”这几个大字时,我们的内心便会立刻肃然起敬,因为我们知道中国的革命火种在这里熊熊燃起,永不熄灭!

党史、团史的讲述离不开陈独秀和《新青年》,《新青年》承载了以陈独秀为代表的诸多先进分子的思想结晶,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全国范围的传播。新渔阳里二号作为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诞生地,这里提出了“按照共产主义者的理想,创造一个新社会”的革命目标,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诞生地。这里承载了太多的革命痕迹,让人不禁心生感怀。

通过队友们的实地走访,我们看到黑漆的实木大门,精致的雕花门头,百年旧址的古韵尽在眼前,在保留当年的风貌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维护,让这座百年旧址重展旧颜。典型的石库门老建筑风格,也尽显青春信仰。

走进去,我们可以看到实木的桌椅和一个摇椅整齐的摆放着,恍惚间,一批批年少有为的青年们胸有成竹、谈天说地的场景就在眼前,那昂扬之姿态,自信之话语仿佛穿越百年激荡着当代青年的心弦。

许多学生、家长前来参观,在对他们的采访中,我们惊喜的发现许多小学生对党史、团史也都有一定的了解。不论年龄,只要我们是中国人,流淌着红色基因,我们都应当对党史和团史有一定了解和思考。

上海《中国青年》编辑部旧址

9月27日下午,东南大学“青年新声”暑期社会实践小队的队员们来到了上海《中国青年》编辑部旧址,进行第三次调研。调研内容包括线上的资料收集以及对周边的游客进行线下采访。

《中国青年》是在党的领导下创办最早的传播马列主义、坚持以爱国主义、共产主义精神的刊物。在《中国青年》出版后,更是成为了团中央和各地团组织、各种青年团体和广大革命青年联系,通讯的枢纽,对指导团组织和青年团员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虽然之后,四一二政变,《中国青年》迁至武汉出版,但是其在上海的旧址一直被上海政府列为上海文物保护单位,其重要性可见一斑。

通过队员们的实地走访,我们可以看到《中国青年》编辑部旧址被很好地保护着,但是相较于现在的高楼大厦,不免还是显得破败了些。但就是这样一座不怎么起眼的建筑,出版了影响了许多地方团组织和众多青年团员一生的刊物——《中国青年》。

在外面的墙壁上,有一块碑文,上面刻着“《中国青年》编辑部旧址”和相关的历史背景,我们注视着碑文上的文字,心情久久难以平复。碑文上只有轻描淡写的百余字,但是其中艰辛岂是百余字可概括之?文字背后的那段风腥血雨的历史,那是用许许多多革命者,青年团员的生命为代价立起来的丰碑。

“胸怀千秋伟业,恰是百年风华”,前辈们用生命点燃了革命的火种,这把火燃烧了百年,照亮了当代青年人信仰之路,重温党史、团史,我们感受到了文字后一段段艰辛的历史和一句句铿锵有力的呐喊,通过对党史和团史的调研和推广,我们希望这把永不熄灭的火照亮更多人的迷茫之路,给予更多人温暖与力量,与此同时,身为中国人,讲好党史、团史也是我们的责任与使命!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1793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召开2025年第一次班主任工作会议

2025年2月19日,我院在教科楼402会议室召开班主任工作会议。会议由院党委书记缑星主持,全体专兼职班主任参加。会议伊始,缑星传达了学校安全稳定工作会议的会议精神,强调学生安全是学院工…… 教科院新闻部 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召开2024年度团支部书记述职评议会

为加强我院团支部的组织规范化建设,完善团支部管理制度,提高基层团建工作水平,12月26日,我院于教科楼301会议室举办团支部书记述职评议会,专职辅导员杨艺卓参与并指导活动,学生会主席…… 教科院新闻部 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一生一技”儿童舞蹈编创大赛完美落幕

为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艺术创造力,展示学前教育专业的舞蹈教学成果。12月24日,教育科学学院于逸夫楼报告厅举办“一生一技”儿童舞蹈编创大赛。教育科学学院学前教育专业课老师朱欲晓、…… 教科院新闻部 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希望杯”演讲比赛决赛圆满举行

12月19日下午,教育科学学院“希望杯”演讲比赛决赛在教科楼109会议室开展,出席本次活动的领导老师有教育科学学院党委副书记缑星、副院长孙天义、科研与研究工作秘书段海岑、专职辅导员杨…… 教科院新闻部 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24年先进班集体评选活动圆满结束

12月18日,教育科学学院在教科楼402会议室进行了2024年先进班集体评选活动。院党委副书记缑星、专职辅导员杨艺卓、田园老师、23级班主任李慧丽、徐华伟以及22、23级班长参与此次会议,会议由团…… 教科院新闻部 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24年“研途星芒,助梦启航”信封传递活动圆满举

为了给考研学子提供精神上的支持和鼓励,助力他们坚定信念,勇敢追梦,12月18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楼前举办2024年“研途星芒,助梦启航”信封传递活动。教育科学学院专职辅导员杨艺卓参…… 教科院新闻部 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教育科学学院在信阳师范大学2024年“阳光冬季”校园马拉松中喜获佳绩

12月17日,信阳师范大学谭山校区2024“阳光冬季”校园马拉松在校园内激情开跑,教育科学学院的师生们积极参与,充分展现坚忍不拔的体育精神与昂扬向上的青春风采。比赛开始前,学校于北门举…… 教科院新闻部 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第一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圆满结业

12月12日下午,教育科学学院第一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结业典礼于教科楼301会议室举行。校党委学工部副部长王忠磊、院党委书记房加帅、党委副书记缑星、副院长孙天义,2022级入党积极分子参加…… 教科院新闻部 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寒假“返家乡” | 助力家乡发展,尽显青春活力——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学子

姓名:史佳航班级:计算机科学于技术2303班实践感悟:作为大学生,为响应学校号召,提升对社会的适应能力以及解决身边问题的…

桂平木偶戏传承困境何解?广西师大学子实地探寻破局之路

在文化多元发展与非遗保护意识日益增强的当下,2025年2月24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前往广西桂平市杖头木偶文化基地…

机电青春助春运,温暖一路伴归程

在春运这场大规模的人口迁徙中,邳州市宏通汽车客运站作为城乡公交始发站,成为外出务工人员返乡的最后一站,承载着无数人团…

寒假返乡,共筑成长梦——记“红领巾小课堂,团团伴你共成长

**寒假返乡,共筑成长梦——记“红领巾小课堂,团团伴你共成长”活动**随着寒假的到来,我满怀激动地回到了久违的家乡。今年…

计科卓越展新篇,学途照亮启征程

一、引言故事始于2024年,那时的我还在红星中学埋头苦读。一群来自安徽工业大学的学长学姐回到母校进行宣讲,他们的分享让我…

最新发布

我和我的家乡—最后一课
从影院出来,我们感慨万千,或许那就是我们来到师范学校,渴望当老师的信念吧。影片中,范老师因脑梗塞记忆错乱,意识停留在1992年,那个在望溪村支教给孩子们上最后一课的时间点。为了帮助范老师缓解病情,…
增才干拓视野,担当使命砥砺前行
2021年10月9日,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脱贫攻坚·基层力量”实践调研团在早晨8点在校门口准时集合,我们乘坐k122后在炼油厂转站k10,在两个小时后到达了董家街道办事处。我们提前在办事处门口与韩主任取得了联系…
在脱贫攻坚中,感知基层力量
经过前期的酝酿与准备,做好充分的准备与分工后,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脱贫攻坚·基层力量”实践调研团于2021年10月9日8点出发,开始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在到达董家街道办事处后,我们首先做好了疫情期间的登…
青年新声实践团社会实践篇
9月27日至28日,东南大学“青年新声”暑期实践小队的队员们通过对相关人员进行线下采访伴以线上搜集资料的方式,对上海相关历史事件发生地进行走访调研。今年恰逢建党百年,明年也将迎来中国共青团成立一百周…
在忙碌中充实
在劳碌中充实随着十月的到来,秋风伴随着秋雨连绵,我们也迎来了大二学生迟来的军训时光。经过第一天的训练,第二天的同学们显然已经开始适应军训的日程安排和训练强度,从早上六点半起,拉响军训的第二声铃…
迷彩军训青春无悔
迷彩军训青春无悔旨在锻炼2020级理学院全体学子的意志,10月12日,理学院学子们在长兴广场开始了第二天的军训,在秋季的凉风下,理学学子们目光坚定,向前迈进!军训伊始,理学学子们严整军容,系好腰带、扣好…
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开展“珍爱生命,从身边做起”主题班会
为了加强同学们的安全和防范意识,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20级、19级、21级分别于2021年9月25、26、27日在唯理楼开展了以“珍爱生命,从身边做起的”为主题的班会活动。此次活动主要以PPT和同学主持的方式进行。主持人…
会计学会|考研规划指导讲座回顾
9月16日下午14:00,考研规划指导讲座在会计学院楼101教室圆满举办!本次讲座会计学会邀请到了具备优秀履历和资深经验的杨老师,为考研党进行考研规划和常识分享。杨老师详细阐释了这三个方面,让同学们对考研有…
福州大学2019级食品一班 学传统刺绣,树文化自信
#穿针引线,绣万里河山#翠丝盘叶碧玲珑,小萼花铺茜缕红。梦里鸳鸯留不得,分明却在绣床中。黼黻絺绣之文,见于尚书。刺绣是民间手工艺,在中国已经有二三千年历史。化学与工程团支部1班的同学为祖国献上祝福…
众志成城,勇往向前
10月12日,乌云密布,细雨连绵。随着冷空气的到来,湖州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20级的莘莘学子们也迎来了军训的第二天。如同昨日,风雨呼啸湖师校园,但这一群身穿迷彩的活力青年仿佛如打不倒的小强,在风雨中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