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苏州大学文学院“访故寻新——学身边的党史,讲好中国故事”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旨在通过本次暑期社会实践,走近老革命党员代表,倾听展亚平先生的故事,重温峥嵘岁月的历史。7月15日,苏州大学文学院阴书记、人武部张主任和团队成员一同前往展先生家中看望展先生。团队成员对展亚平先生进行了详细的采访。
展先生家中简朴整洁,透着浓浓的生活气息。采访当天,展亚平先生特意换上了一身迷彩短袖,端坐在轮椅上,他坚毅的眼神,尽显军人本色。团队成员先询问了展亚平先生的入党时间,并借此来引导展先生谈及入党的初心。对于那个年代老一辈的党员同志而言,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去就是唯一的初衷。19岁就在南京军区驻杭州部队“硬骨头六连”服役的展亚平透过采访团队成员,仿佛又看到了当年那个意气风发的少年,兴奋地讲述起自己入党、入连的故事。据展先生所说,“硬骨头六连”之所以被称之为硬骨头,是因为这是一支不怕困难,敢打硬仗的队伍。“硬骨头”精神,就是明知道前面有困难,还是会上。对于士兵而言,打仗行军就是这样,要克服当地的艰苦条件,才能打胜仗。很多身外之物都要抛弃。战场上,就要敢打敢拼。“敢打敢拼”或许也成为了中国共产党一路走来的精神写照,不敢打拼,那就没有辉煌的未来。而展先生也将这样敢打敢拼的“硬骨头”精神贯用终生。在从部队退下来之后,他依旧自我拼搏,上大学、创业、开公司,一样都没落下。团队成员针对自己当下面对大学课程的迷茫现状,询问起展先生的看法。当展亚平先生回忆起他在大学期间的学习生涯,他依旧清晰地记得四年的63门专业课。面对大学繁重的课程,展先生却切切实实地体会到其中的乐趣,“我到现在还觉得,大学里的所有课程都是基本的道理,在现在这个社会,大学里学的知识都是必需品,是切切实实有用的。”这无疑是为当代大学生面对学业时的态度和评价时树立了榜样作用。奋发学习需要“硬骨头”精神的支撑,而承担民族伟大复兴的责任更需要一口硬气。
军人也有铁骨柔情,也会吟诗弄墨。展亚平先生在苏州大学文学院学习期间创作了大量的诗歌、散文、小说,哪怕是在后来的日子里,他也常常以文字为依托,抒发自己的情志理想。展先生1985年11月发表在《苏州日报》上的《小草》中写道“我愿是一棵小草/能在岩石丛中生长/在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它立足的地方/虽然不成为参天大树/但它竭尽全力/染绿一寸土地/鼓动一星春光……”。一首《小草》也曾鼓舞着无尽青年奋发向上、敢于奉献,也曾给远征的战士们带来些许的慰藉和温暖。“诗以言志”,这首诗体现了展先生丰富的精神境界和人生追求,激励着一代代青年薪火相传。
最后,展亚平先生提出了当下对新一代青年的要求,“在这个风云突变的新时代里,我觉得,年轻人,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我们党的初心是什么?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要始终相信我们党,你们年轻人,是我们中国未来建设的骨干力量,国家需要你们去努力奋斗,去继续改革开放。”
采访结束后,团队成员感悟到,从播下革命火种的小小红船,到领航复兴伟业的巍巍巨轮,在百年奋斗历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书写了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留下了弥足珍贵的宝贵经验和精神财富。而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岁月;无论是革命时期,还是建设时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一直贯穿始终。红色基因一直在传承,英雄故事也一直叙述。此次采访让团队成员实地接触到了英雄党员,穿越历史,感受党员身上不朽的精神气质。
(“访故寻新——学身边的党史,讲好中国故事”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供稿)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1451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