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雄关漫道真如铁——记对展亚平同志的采访

来源:苏州大学文学院 作者:访故寻新实践团队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苏州大学文学院“访故寻新——学身边的党史,讲好中国故事”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旨在通过本次暑期社会实践,走近老革命党员代表,倾听展亚平先生的故事,重温峥嵘岁月的历史。7月15日,苏州大学文学院阴书记、人武部张主任和团队成员一同前往展先生家中看望展先生。团队成员对展亚平先生进行了详细的采访。

展先生家中简朴整洁,透着浓浓的生活气息。采访当天,展亚平先生特意换上了一身迷彩短袖,端坐在轮椅上,他坚毅的眼神,尽显军人本色。团队成员先询问了展亚平先生的入党时间,并借此来引导展先生谈及入党的初心。对于那个年代老一辈的党员同志而言,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去就是唯一的初衷。19岁就在南京军区驻杭州部队“硬骨头六连”服役的展亚平透过采访团队成员,仿佛又看到了当年那个意气风发的少年,兴奋地讲述起自己入党、入连的故事。据展先生所说,“硬骨头六连”之所以被称之为硬骨头,是因为这是一支不怕困难,敢打硬仗的队伍。“硬骨头”精神,就是明知道前面有困难,还是会上。对于士兵而言,打仗行军就是这样,要克服当地的艰苦条件,才能打胜仗。很多身外之物都要抛弃。战场上,就要敢打敢拼。“敢打敢拼”或许也成为了中国共产党一路走来的精神写照,不敢打拼,那就没有辉煌的未来。而展先生也将这样敢打敢拼的“硬骨头”精神贯用终生。在从部队退下来之后,他依旧自我拼搏,上大学、创业、开公司,一样都没落下。团队成员针对自己当下面对大学课程的迷茫现状,询问起展先生的看法。当展亚平先生回忆起他在大学期间的学习生涯,他依旧清晰地记得四年的63门专业课。面对大学繁重的课程,展先生却切切实实地体会到其中的乐趣,“我到现在还觉得,大学里的所有课程都是基本的道理,在现在这个社会,大学里学的知识都是必需品,是切切实实有用的。”这无疑是为当代大学生面对学业时的态度和评价时树立了榜样作用。奋发学习需要“硬骨头”精神的支撑,而承担民族伟大复兴的责任更需要一口硬气。

军人也有铁骨柔情,也会吟诗弄墨。展亚平先生在苏州大学文学院学习期间创作了大量的诗歌、散文、小说,哪怕是在后来的日子里,他也常常以文字为依托,抒发自己的情志理想。展先生1985年11月发表在《苏州日报》上的《小草》中写道“我愿是一棵小草/能在岩石丛中生长/在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它立足的地方/虽然不成为参天大树/但它竭尽全力/染绿一寸土地/鼓动一星春光……”。一首《小草》也曾鼓舞着无尽青年奋发向上、敢于奉献,也曾给远征的战士们带来些许的慰藉和温暖。“诗以言志”,这首诗体现了展先生丰富的精神境界和人生追求,激励着一代代青年薪火相传。

最后,展亚平先生提出了当下对新一代青年的要求,“在这个风云突变的新时代里,我觉得,年轻人,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我们党的初心是什么?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要始终相信我们党,你们年轻人,是我们中国未来建设的骨干力量,国家需要你们去努力奋斗,去继续改革开放。”

采访结束后,团队成员感悟到,从播下革命火种的小小红船,到领航复兴伟业的巍巍巨轮,在百年奋斗历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书写了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留下了弥足珍贵的宝贵经验和精神财富。而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岁月;无论是革命时期,还是建设时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一直贯穿始终。红色基因一直在传承,英雄故事也一直叙述。此次采访让团队成员实地接触到了英雄党员,穿越历史,感受党员身上不朽的精神气质。

(“访故寻新——学身边的党史,讲好中国故事”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供稿)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1451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追寻水浒遗风,感受剪纸魅力 ——拾遗社会实践队前往水浒好汉城学习郓城剪

为弘扬身边的非遗文化,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亲身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2023年8月7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拾遗”社会实践队队员来到了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县水浒好汉城,前…… 拾遗社会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传承神农文化,传颂中医神话 ——拾遗社会实践队拜访梁氏骨科传承人

为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维护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促进文化多样性和文化创新,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2023年7月22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拾遗”社会实践队员来到了山东省泰…… 拾遗社会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有色同寒冰,无物隔纤尘 ——拾遗社会实践队赴中国陶瓷琉璃馆

立足非遗技艺传承,为了展示传统生产场景、深入了解与保护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传统技艺。2023年7月22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拾遗”社会实践队来到了中…… 拾遗社会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巧匠细雕琢,陈木焕新生 ——拾遗社会实践队寻访张氏木雕

为深入了解身边的非遗文化,亲身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探索传统文化与现代经济相结合的发展模式,7月20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拾遗”社会实践队队员来到了宁津县张大庄镇…… 拾遗社会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醋香飘深巷,技艺传千年 ——拾遗社会实践队参观王家园子醋工坊

为了深入了解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性、代表性和历史价值,更好的传承和保护珍贵的非遗文化,7月15日,拾遗社会实践队队员来到了宁津县长官镇,参观并学习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王家园子…… 拾遗社会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多彩非遗文化,感受面塑魅力 ——拾遗社会实践队拜访曹州面人传承人

为弘扬非遗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焕发文明实践活力,2023年7月11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拾遗社会实践队前往曹州古城拜访曹州面人传承人进行交流学习。2008年6月7日,曹州面人经中华人民共…… 拾遗社会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纸与刃的相遇 ——拾遗社会实践队采访剪纸传承人

“手中剪纸生万物,工巧殊胜尽风华”。为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中国传统文化,2023年7月2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社会实践队来到了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通过肥城市文化馆的介绍,…… 拾遗社会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莒县过门笺——拾遗社会实践队赴莒县古城

023年7月5日上午,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拾遗”实践队王子杰、刘欣玥于莒县古城“剪纸物语”工作室参观学习。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莒县过门笺的传承历程,同时有幸体验了过门笺的制作…… 拾遗社会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湖南科技大学举行“夜雨樱曲·樱花音乐节” 引领春日青春热潮

3月29日晚,湖南科技大学田径场灯光璀璨、人潮涌动,由校团委主办、学生会承办的“夜雨樱曲·樱花音乐节”如期举办,吸引了大…

4.18公共管理学院团委青工部开展“童心依旧”活动

(通讯员:刘羿男王君青)4月18日下午,我校公共管理学院的志愿者们走进了怡智家园,陪伴心智障儿童度过了一段充满欢笑与温暖…

经管院团委竞赛指导部举办“挑战杯”宣传动员大会

为提高学生的比赛参与度,激发学生创造灵感,2024年12月7日,经济管理学院团委竞赛指导部在博学楼b502举办了“挑战杯”宣传动员…

经管院成功举办2025年“挑战杯”专题讲座

为进一步激发我院学生对“挑战杯”竞赛的参与热情与创新活力,2024年12月7日,经济管理学院团委竞赛指导部特邀学院教授刘波老…

青春政好,与社同行:志愿服务暖人心

近日,“青春政好,与社同行”主题志愿活动在岳龙社区顺利开展。五名公共管理学院青年志愿者走进社区,用实际行动传递温暖与…

最新发布

石大学子三下乡实践:拥抱农村新风尚
石油大学学子下乡:新风貌拥抱青春共建和谐新村为响应建设美丽乡村的号召,7月24日上午,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归家暑期社会实践队的成员们开始了归家实践之旅,将目标锁定临朐县,进行以“助力乡村振兴,建设…
感悟郓城红色文化,践行社会实践内涵
第一次参加社会实践,我明白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引导我们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投身社会的良好形式;是培养锻炼才干的好渠道;是提升思想,修身养性,树立服务社会的思想的有效途径。暑…
感悟郓城红色文化,做有意义社会实践
第一次参加社会实践,我明白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引导我们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投身社会的良好形式;是培养锻炼才干的好渠道;是提升思想,修身养性,树立服务社会的思想的有效途径。暑…
郓城红色考察社会实践感悟
第一次参加社会实践,我明白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引导我们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投身社会的良好形式;是培养锻炼才干的好渠道;是提升思想,修身养性,树立服务社会的思想的有效途径。暑…
同气连枝共盼春来
为了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我们以团队的形式在各自的家乡进行了在观察实践中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
众志成城,抗击疫情,
为了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我们以团队的形式在各自的家乡进行了在观察实践中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
抗击台风“烟花”,“聚传统文化,兴社会治理”实践团在行动
为应对台风“烟花”的登陆以及做好相关物资的安排准备工作,“聚传统文化,兴社会治理”实践团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在当地有关部门的安排下,积极投入志愿活动,为物资运营的保障和暴雨危机的排除作了重要贡…
传统文化入村弘扬,社会治理效果最佳
7月19日上午,河南理工大学“聚传统文化,兴社会治理”社会实践团队为了推动传统文化深入扎根于人民群众的生活,发挥助力社会治理的作用来到登封君召乡冯村进行实地考察参观以及入村宣传。怀揣着习近平总书记…
实践团再出征,传统文化进校园
2021年8月2日上午,河南理工大学“聚传统文化,兴社会治理”实践团来到了登封市第一高级中学进行宣讲。为了让传统文化发挥外化于行,内化于心的作用,增强传统文化的宣传力度,提高高中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让…
安徽学子三下乡:青春“乡约”推普,同心‘话写’新篇
中国青年网宿州8月28日电(通讯员王双双龚浩月万媛媛)8月26日,安徽工业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赴宿州市砀山县推普团队开展了以“青春‘乡约’推普,同心‘话写’新篇”为主题的普通话推广系列社会实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