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一眼千年

来源: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中文系 作者:段诗睿

一眼千年

结束了在河南博物院里接近半天的参观,我回到了学校里。在这晚,我做了个很长很长的梦,梦里历经千年,像是一个旅途,我纵览历史,顺着历史的轨道不断探索着,各种事物的沧桑变化、兴衰繁荣,皆映入眼帘。

梦的开始, 是一个和平美好而又原始的时代。在贾湖附近,我看到了早期的先民在种稻谷,这便是最原始的农业。他们努力耕作、辛勤劳动,没有科学技术的他们在用自己的双手为自己的生活努力操劳着。我走着走着,到达了裴李岗地带,在这里,先民们正在制作着陶器,为了承装他们的物品。我走到他们身边近距离观察,他们正采用捏塑、泥片贴筑和泥条盘筑等方式制作陶器。这些陶器器型规整、火候均匀,且种类多样,我不禁感叹他们的智慧与聪明。这些陶器皆手工捏制而成,先民们用智慧开创了这一条造器之路,而我们要努力保护与传承。我继续走着,突然被一阵美妙的乐声吸引,那乐声听起来清脆婉转,悦耳动人。我循着这美妙的声音一路跟随,发现原来是先民在用他们自制的笛子吹奏,几个人在一起聚着,共同演奏这美妙的天籁之音。在他们的热情邀请下我好奇地上前,仔细观察着笛子的构造与质地,原来笛子是由鹤类尺骨而制,且上面有七孔,难怪吹奏出来的声音如此清脆悦耳呢!

走着走着,我无意中发现了一块卜骨,它可是承载着夏商人民信仰的神圣之物。我看到了夏朝的祭司在台上站着,在写上占卜内容的龟甲上仔细观察,这是王和百姓的信仰,是人们祈求风调雨顺,掌握事物动态,寻求和平安稳的依靠。“咚!咚!咚!”我被一阵震耳欲聋的敲砸声惊到,定睛一看,只见工匠们赤裸着上身,汗水在胸前肆意流淌,他们挥起锤子,在青铜上不断敲敲打打,最后将这些没有形状的青铜打造炼烧成为精美绝伦的鼎。在夏商时期,鼎被认作是国家和权力的象征。商朝王室重器,因此,鼎便在商朝大量制造。突然,一个巍峨潇洒的身影吸引了我,她女儿身的身份在这凶狠厮杀的战场上格外出众。我目不转睛地看着她,只见她身披盔甲战衣,手持武器,身先士卒冲到战场最前线,奋不顾身英勇厮杀,身后披着赤色披风,就像那最炫丽夺目的花,耀眼而又致命,她便是商朝被受尊敬的王后—妇好。她不仅是商王武丁最爱的王后,还为商王朝拓展疆土立下汗马功劳,此外,她又任占卜之官,可谓是一个传奇人物。

你可曾领略过“中华第一剑”的魅力?在这场梦的旅途里,我见识到了玉柄铁剑的精美绝伦。在这风和日丽的下午,微风习习,我看见虢国国君虢季手里拿着这光华无比的玉柄铁剑,站在湖侧,低头看看这把剑,又向湖的远方望去,雄心壮志寓于其胸,欲用其剑摧毁周初分封制的桎梏,实现其心中的伟大梦想,殊不知,玉柄铁剑更是刺开了泱泱吾华的铁器时代。

继续向前走着,我来到了这战乱纷争不断的时代—春秋战国。我看见万千大军彼此间厮杀着,在这个充斥着血与泪的战场上,战士们拿着铜戈浴血奋战,为各自国家的荣耀与辉煌奋斗着、拼命着,他们是真正的战士、勇士,渴望用自己的鲜血换来自己国家的幸福与安康。

我来到了一片熙熙攘攘、人声鼎沸的闹市,这里人们购买着自己心仪的商品。我仔细观察着他们所用的货币,都是统一的—半两钱。没错,我来到了秦朝。秦朝建立后便统一了货币,这样使得举国上下进行买卖交易更为便捷,不但促进了商业的繁荣发展,更是有利于秦朝政治的安稳统一。

继续前行,我看到了大批的工匠们在搬运玉片,他们将成百上千的玉片放在一起,用金线精心编织。编织出来的金缕玉衣造型精美无比,令人目不暇接。在这个国力富强、百废俱兴的汉代,金缕玉衣是汉代皇帝及诸侯王、列侯贵人、公主等皇室成员专用的殓服,汉人崇尚玉,继承了儒家贵玉的思想,此外,他们相信玉能够保护尸身不朽,护住灵魂,因此,特意费大量玉材,制作精美绝伦的金缕玉衣,只为肉身不腐、灵魂不灭。

在这场旅途中,我遇见了它。见到它的第一面,我不禁想到蜻蜓点荷的那句“我将自己锁在繁华的人间,用一把小木梳回忆,那场烟雨。蓝色的羽衣,灰色的伏笔以及,橙色的流离。”在我看来,世间已经没有语言能够形容出它的美,它是那样的精致,那样的美仑美央,那样的变幻莫测,令人难以琢磨。唐三彩用它自身独有的魅力将我深深吸引到,它流光溢彩、富丽堂皇的外表掩盖了其藏在内心深处的秘密,工人们如何的独具匠心才能将你制作的如此精美华丽。我穿越时光的距离,来与它邂逅,“在暮色中,霓裳,被抛弃,唯独赶四驾的相思,问谁知?我将自己炼化投进窑池,这样便能和你在一起。”

走的累了,我便停下来休息。抬眼一看,我惊觉自己竟然置身于窑口处,没有官窑的印记,想必是个民窑吧。好奇心促使我走了进去,环顾四周,各类窑器遍布四周,琳琅满目,件件均精美无比,独具匠心。忽的,一件白釉褐彩状,上面刻龙纹的瓷瓶引起了我的注意,算算年代,我该是来到了大宋。这件瓷器仿佛天然的艺术品,瓷瓶形状独特细腻,好似浑然天成,上面的龙纹栩栩如生,活灵活现,上面的绘图一深一浅,与瓷瓶相得益彰,瓷器颜色也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白釉褐彩的颜色彰显出这个年代高度繁荣的陶瓷技术,起线细而锋利,让我不禁发出赞叹之声。

欣赏完如此精美绝伦的瓷器,我顿时精力充沛,兴奋地上前继续探索着。“噼里啪啦,噼里啪啦”,一阵鞭炮声响起,远处人群攒动,围在一起。素来爱凑热闹的我立马争先恐后地挤了过去。大红色的花轿非常惹人注目,吹锣打鼓声震耳欲聋,原来是某户人家的大喜事呀!“阿娘阿娘,这位姐姐的首饰可真好看呀!阿娘我也想要!”“阿娘知道啦,等玉儿长大出嫁的时候,阿娘一定把玉儿打扮的还要好看!”旁边一对母女的对话引起了我的注意,顺着她们的目光看过去,在轿帘时不时被风吹起的一瞬间,我看到了美丽的新娘。她头上金光闪闪的首饰华美无比,做工精致细腻,让人不多看几眼都难。金钗富丽堂皇,与这美丽的新娘十分相配,只愿将来夫妻和睦,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我从梦里醒来,难以忘怀梦里看见的种种,旅途般的梦在我脑海中挥之不去,在我脑海中不断萦绕着。梦中的我沿着历史的轨迹一探了究竟,领略到我中华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一眼千年,相隔千年宛如初见,足以带给我多次的沧海桑田。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3368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参观九一八纪念馆有感

假期期间,我来到了“九一八纪念馆’,使我这个没有机会去亲身经历这些事变的幸运儿,有机会去亲眼目睹革命先烈的不屈与侵略者的狰狞面孔。那些革命烈士,为了革命,不怕严刑拷打,不怕…… 丰淑娜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查看全文 >>

参观沈阳918历史纪念馆,勿忘国耻,砥砺前行

2024年1月27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花园宝宝实践队前往辽宁省沈阳市九一八历史纪念馆参观。此次参观旨在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学习红色故事、红色文化,传承红色精神,并向社会传递红色火…… 杨雪怡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查看全文 >>

渔石俱进实践队赴青岛积米崖码头进行渔业调研

导语:2023年7月21日上午,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渔石俱进实践队前往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积米崖码头进行社会调研,深入了解当地渔民生活和收入水平、渔业现状和发展趋势。此次调研旨在为调研…… 李悦铭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查看全文 >>

筑梦“蓝色粮仓”:探索青岛渔业发展之路

靠海吃“渔”,资源使然。海洋自古以来就是我们重要的食物资源宝库,作为沿海城市,渔业是青岛的优势。为探索青岛渔业发展和渔民生活,了解海洋传统产业改革和升级,提高社会对渔业渔民…… 杨丽婷 李悦铭 石一曼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查看全文 >>

走进渔村码头 调研青岛渔业建设

为了解青岛市渔业发展现状,正确认识渔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渔石俱进实践队于7月20日和21日前往积米崖、台西头村进行实地调研,并走访了当地海洋局,与各科室人员进行…… 孙小涵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查看全文 >>

深入“蓝色粮仓”——探索琅琊镇渔业发展之路

靠海吃“渔”,资源使然。海洋自古以来就是我们重要的食物资源宝库,作为沿海城市,渔业是西海岸新区的优势。为探索琅琊镇渔业发展及渔民生活,了解海洋传统产业改革和升级,提高社会对…… 杨丽婷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查看全文 >>

渔石俱进实践队赴青岛西海岸海洋发展局进行渔业调研

2023年7月21日下午,渔石俱进实践队前往青岛西海岸海洋发展局开展渔业调研活动。该活动旨在促进渔业的可持续发展,加强与海洋发展局的交流合作,为优化渔业生产模式和减少环境污染提供参考…… 李悦铭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查看全文 >>

琅琊台台西头村渔业蓬勃发展,展望光明未来

2023年7月20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渔石俱进实践队前往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琅琊台台西头村进行采访。此次采访旨在了解当地渔业的发展现状及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实践队队员与台西头村的村长…… 郭子源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革命馆里话初心,奋斗路上正青春: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5

学雷锋系列活动三月的春风,带着温暖与希望,吹拂着大地,也吹响了传承雷锋精神的号角。为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励…

“名郡植春筑福庭”——“美化环境,共享健康” 名郡社区卫生行动

为营造整洁、卫生、健康的社区生活环境,团支部组织团员们对名郡荷塘社区环境进行了清理。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

仁心续火承先志,碧波芳草筑安康: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5

为将健康知识和服务送到社区居民身边,2025年3月15日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5+3”一体化)2023级志愿服务队第二小分…

清明追思,大爱永存 ——皖南医学院红十字协会举办清明节缅怀遗体捐献者活

为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倡导遗体捐献事业的社会价值,清明节前日,皖南医学院红十字协会在皖南医学院遗体…

郑州财经学院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秋实班”学员赴河南省团校参观学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

最新发布

旅途--河南省博物院
河南博物院位于河南省郑州市农业路,为国家级重点博物馆,是中国建立较早的博物馆之一,也是首批中央、地方共建国家级博物馆之一。河南博物院前身为河南省博物馆,在冯玉祥主导下,始建于民国十六年(1927年…
读《天才在左疯子在右》
心理学意义上的“变态”是指“非常态”,天才与疯子都在这个范畴里,那么身为“常态”的我们如何才能理解那个世界?拨开文字和表象的迷雾,更开阔的接触这奇妙世界的本质。作者高铭只希望这本书是一扇窗,能…
中文系赴河南省博物院开展实践周活动
中文系赴河南省博物院开展实践周活动本报讯11月10日,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中文系19级汉语言文学和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在老师们的带领下去河南博物院进行实践周活动。经过本次实践,同学们对我们的中华历史有…
旅途——向阳而生
旅途向阳而生追逐着红日的温度凛冽凉风吹不走隐藏在心中的烈焰带着枝头散出的余香心中充满憧憬努力探索启航四处没有光点漆黑的像一个大洞于静谧暗涌之中瞥见一点萤火斧痕划过混沌转瞬间,是天河璀璨,是星光…
参观河南博物院校内新闻
2020年11月10日,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中文系组织全体中文系同学以及部分教师参观河南省博物院。河南省博物院从2015年至今已经尘封五年没有与世人相见,2020年9月24日部分展厅恢复开放。时隔五年主展馆重新对外开…
攻坚克难,共克时艰
攻坚克难,共克时艰2020年的年初,一场大灾难迅速袭来。举国上下,全民惊慌失措,惶恐不安。它宛如一场噩梦,扼住了人们命运的咽喉。逼得人们苟延残喘,喘不过来气。这场疫情带走了太多东西,带走了许多世间…
写给未来的信
2020年11月10日,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中文系组织全体中文系同学以及部分教师参观河南省博物院。河南省博物院从2015年至今已经尘封五年没有与世人相见,2020年9月24日部分展厅恢复开放。时隔五年主展馆重新对外开…
我的姥爷
姥爷2020年3月10号一阵凌乱的脚步声和慌张的关门声惊扰了我的睡梦,那嘈杂的声音中透出的急切,使我一下子惊醒,一种不祥的预感油然而生。那是自放假以来我起得最早的一天……几分钟以后,我接到了妈妈的电话…
华夏古乐------远古的声音
远古的声音沐着朝晖,坐上了去往河南博物馆的车,百无聊赖带上耳机,隐隐期待着欣赏文物的美妙。伴着雀跃,走进了华夏古乐厅的展馆,兴致勃勃架好手机,静静等待着倾听古乐的高雅。清脆悠扬的声音拂过耳朵,…
你们的样子就是中国的样子
你们的样子就是中国的样子2019年的春节是不平静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呈火山之势爆发从武汉席卷向全国。这场疫情来势汹汹,严重程度已远远超过2003年的非典,每天从新闻咨询上看到的都是全国各个省份当日新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