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听过来自于八千年前笛子吹奏的音乐吗? 你听到过来自无声的龟甲的诉说吗? 你感受到古代先民的智慧吗? 二零二零年十一月十日,我听到了远古的声音。 悠远的笛声穿越而来,我看到了朴素的先民在辛勤的劳作,看到了先民丰收之后的喜悦和狂欢,也看到了先民对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生命的敬畏。 这悠扬的笛声是由一支来自于八千年前的笛子发出来的——贾湖骨笛,因出土于河南舞阳贾湖遗址而得名,现藏于河南博物院。骨笛整体颜色呈褐色,因石化而通体光滑晶莹。骨笛有七个孔,可以演奏出近似七声音阶的乐曲,专家曾用它吹奏了乐曲《小白菜》,由于骨管粗细不一易而产生音差,所以在七个孔旁边开小孔加以校正。这支贾湖骨笛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时代最早、保存最为完整的管乐器,如今古笛仍能吹奏出不同的旋律。而贾湖骨笛的发现,也改写了中国音乐起源的时间和历史,对研究我国音乐起源有重要的作用。我不懂音乐,但我的心不由得随着笛声而远去,我也不由得澎湃起来,以现代人的感情感受先民的所思所感,不知怎的,我是那么的激动,听到这来自远古的声音,听到了先民对上天的祈祷,保佑他们风调雨顺,无天灾人祸,又好像听到他们劳作时发出的声音,以及丰收后欢快的笑声,他们敬畏生命,对生活有着他们的向往。 我所听到的远古的声音,不仅有贾湖骨笛,还有一排大小不一的磬。磬起源于石器时代,是中国古老的石制打击乐器,由石或玉制成,甲骨文中的磬字,左边像是悬挂的磬和架子,右边像是手持磬锤敲磬的人,生动的展现了磬的演奏方式。它的造型古朴,大小相次,厚薄不一,作为旋律乐器,磬以天然石片的大小来确定音的高低,石片越大声音越低,石片越小声音越高,这种按照不同的音高次第有序排列的石磬也称为编磬。謦的历史非常悠久,在远古母系氏族社会,当时人们以渔猎为生,劳动之后敲击着石头,装扮成各种野兽的形象跳舞娱乐。这种敲击的石头就被逐渐演变为后来的打击乐器——謦。磬的声音清脆通透,尤为悦耳动听,每一声都是那么的迷人。 石磬在古代也蕴含了特殊的社会功能和政治色彩,石磬主要是作为部落酋长召集族人和指挥征战的特殊工具及舞乐的乐器。作为随葬品,它的出现是很有意义的。由于磬在祭祀活动中日渐显出其突出的地位,统治阶级也渐渐地将这一乐器视为自己身份、地位的象征。春秋战国时期磬成为贵族等级的象征,是宫廷雅乐的重要乐器。“金声玉振”就是描述编钟与磬共同演奏的美妙声音。我们都知道的一个词语钟鸣鼎食,这里面的钟也能体现古代王公贵族身份、地位的高低。也由于历代帝王的追逐,加快了石磬艺术的发展,逐渐出现了编磬。 石磬在我国古代占有重要的地位,曾一度构筑起先秦时期金石之乐的辉煌,成为那时历朝代统治阶级贵族身份地位的象征。 不论是贾湖骨笛,还是金石玉振,它们都体现了先民们的智慧,几千年的历史积淀,成就了如此的音调,这是真真正正来自远古的声音。 声音,我们是听到的,但是对于远古的诉说不仅仅只能听到,也能够看到。 来自商代后期的刻辞龟甲,1991年安阳市殷墟花园庄东地出土。甲骨文是我国目前所见最早的成体系记录语言的文字。甲骨文又称甲骨卜辞、殷墟文字或“龟甲兽骨文。商朝人比较迷信,凡事都要用龟甲或兽骨进行占卜,然后把占卜到的有关事情刻在甲骨上,除了占卜刻辞外,还有少数记事刻辞。自甲骨文发现以来,已经有一百多个单字被识别出来。甲骨文记录的内容十分的广泛,涉及商代社会的各个领域。 龟甲看历史,今人看古事,我们不由得感叹先民的思想,从甲骨文已经识别的字来看,甲骨文已经具备了六种汉字组字的基本原理,这也展现了中国文字的独特魅力,也是研究中国古代,特别是商代社会历史、文化、语言文字极其珍贵的文献资料。在四大古文字体系中,唯有以殷墟甲骨文为代表的中国古汉字体系历经数干年的演变而承继至今。我们研究古人古事,是为了了解我们中华五千年的历史,它的发现,弥补了中国古代典籍中对商代历史记载不足的缺陷,为我们研究商代社会及历史文化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珍贵资料。龟甲通过它所承载的内容告诉我们那个时代发生的事情,让我们听到了远古的声音。 最后要说的就是先民的智慧了,这是南阳市新野出土的东汉文物鎏金羽纹铜弩机,这是一件完整的弩,它制作精良,装饰华美,应是东汉时期贵族数所使用的,相对于弓而言,弩的蓄力够强,射程更远,准确度更高,是冷兵器时代杀伤力较大的武器。我无法想象先民们是多么的智慧,能够发明出如此武器,这也显示了汉代弩机的基本结构和制作工艺,铜制品是当时比较常见的,但处理不当对铜制品的质量影响较大,出现次品的概率会增加,因此,汉代的制作工艺是比较高超的,况且是贵族使用的武器。再早的武器是石木兵器,先祖们依靠打磨好的石器劳作和防卫,有的时候用来捕猎,刀耕火种。旧石器时代,石兵器制作工艺有了很大进步,这些石器也是现代武器的起源和开端,先民们的智慧是我们完全体会不了的,我们从这里也能听到、看到、感受到远古的声音。 远古的声音,你可以听到那种穿越心灵的声音,你能够从从一件物什听到那遥远的的故事,它的故事,它的诉说,它的声音,这就是远古的声音!我们华夏历史文明的声音!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3367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在湖北省三伏潭镇鲜码村这片充满乡土气息的田野间,一场关于爱与责任的走访行动悄然铺开。此次家访,旨在深入了解当地留守儿童的生活与学习状况,传递社会各界对他们的关爱与期望,共同……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大学生网报仙桃8月2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让乡村学生们的家国情怀得到进一步的培养,激励他们为祖国伟大复兴树立远大理想。8月2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大学生网报仙桃8月1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让乡村学生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又一绚丽瑰宝,激发起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8月1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31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激发乡村学生们的探索心和好奇心,点亮学生们对于探索神秘生物世界的科学追求。7月31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30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丰富乡村学生们的多彩童年,同时激发学生们对舞蹈艺术的热爱,促进学生们的未来发展。7月30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29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更好的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也间接的提升学生们对美的感知能力与审美能力。7月29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者……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导语:近日,来自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的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者服务队分队在仙桃市三伏潭镇鲜码村开展了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此次实践聚焦于鲜码村富硒花生种植与机……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26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更好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让乡村学生们拉近与中华艺术的距离,领略之中独特的魅力。7月26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