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南京师范大学“以史为镜,寻往之迹”团队成员实践心得(十)

来源:南京师范大学“以史为镜,寻往之迹”团队 作者:张霞

参观完南京总统府,来到甘肃秦文化博物馆,此馆坐落于甘肃省陇南市礼县城关镇东新南路开发区秦人广场。参观甘肃秦文化博物馆,追溯秦人早期发展史,感受西垂文化。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礼县大堡子山两座秦公大墓的意外发现,唤醒了秦帝国遗失已久的童年记忆。随之而起的考古与研究表明,秦人最早的都邑“西垂”,就是在礼县西汉水上游一带,礼县是秦人和秦文化的发祥地,即使秦国都邑东迁关中后,西垂作为礼县故都,依然起着后方墓地的作用。秦人从商末周初迁至甘肃东南部,到公元前207年秦王朝覆灭,前后经历八百余年。甘肃秦文化博物馆陈列了大量西汉水流域出土的珍贵文物,西汉水流域丰富的史前文化遗址及出土文物为研究大秦帝国建国的初创史提供了及其宝贵的资料。以下我将会从三个方面来概述秦人独具特色的文化风格及民俗民风,让我们一起走进历史长河,重温秦人昔日的梦想与辉煌。

大堡子山遗址是礼县秦文化遗址中最重要,最富有意义的遗址,是秦人在西垂活动发展的集中反映和见证。该遗址发现两座秦公大墓,研究表明,秦陵规划有自己的特色,如墓上封土、中字形墓、一公一陵、夫妇异穴合葬、坐西朝东的墓向等,这些原则多被后世秦陵所遵循。另外,秦陵中使用殉人的现象非常普遍,这与两周时期其他诸侯国国君墓基本不用人殉形成强烈对比。这种葬俗当与史载秦人来自东方及其与殷人的密切关系有关。

秦公簋1917年出土于礼县红河乡,经国学大师王国维等大家考证系秦国西垂宗庙祭器,并按其上铭文定名为“秦公簋”,现藏于中国博物馆。此器盖内和器内底共有铭文123字(其中重文3字),铭文全篇以秦公语气表述,充满了对先祖工业的歌颂和向天帝祖神的祈福,也抒发了秦公本人继承祖业,奋发治国的崇高信念。铭文字体整饰严谨,微曲中求劲健,是春秋时期秦国强悍雄风的传神写照;铭文铸造也独具特色,为逐字单刻、一字一范,可以说是活字制版的鼻祖。这件秦公簋的出现和研究,最早把世人寻找秦人早期活动中心“西犬丘”的目光,聚集在了天水,礼县一带,掀开了近代考古探寻早期秦史的序幕。

赢姓部族是以鸟为图腾的。《史记 楚世家》载:“故曰秦为大鸟,负海内而处,东面而立……奋翼鼓翅,方三千里”。大堡子山秦西垂陵区出土物,为秦鸟图腾崇拜提过许多实物证据。这首先表现在青铜器的纹饰上,其上为窃曲纹,目形两边的图案有许多并不对称,其一端实为一凤鸟形象。该陵区所出一套春秋早期的九枚编钟,钟的鼓部饰有对称的大鸾鸟纹。最能说明问题的是所出大量金饰片,饰片有鸱枭鸟形、重环纹磷形、云纹圭形、兽面纹盾形等。这些金饰片,虽经近300年的埋蚀,如今依然熠熠耀目,可以想象当年由他们组合而饰于椁面的一对对大金鸟,是多么灿烂壮观。

秦人在甘肃东南部的前三百年发展,是秦帝国的肇始,具有重要的地位。在这三百年间,秦人不但建立了自己的国家,受到了周王朝的倚重,并于公元前770年,在西垂完成了由秦方国到秦诸侯国的身份跨越,迈出了秦历史发展中关键一步,同时在这三百年间,来自东方的秦人,在于强悍善战的西戎周旋战斗中,铸就了他们开拓进取的斗争精神,并经过吸取融合周文化和西戎文化,形成了开放、进取、包容、融合的秦文化。历史证明,秦人在以礼县西汉水上游为中心的甘肃东南部的经营,为其东进关中,进而逐鹿中原,统一全国,创造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文化基础。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3534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二师学子三下乡:聚焦留守儿童教育,共筑成长希望

在湖北省三伏潭镇鲜码村这片充满乡土气息的田野间,一场关于爱与责任的走访行动悄然铺开。此次家访,旨在深入了解当地留守儿童的生活与学习状况,传递社会各界对他们的关爱与期望,共同……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以周恩来精神,共燃乡村爱国情

大学生网报仙桃8月2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让乡村学生们的家国情怀得到进一步的培养,激励他们为祖国伟大复兴树立远大理想。8月2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戏曲绘梦童心扬

大学生网报仙桃8月1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让乡村学生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又一绚丽瑰宝,激发起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8月1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脊椎动物课堂启智,共筑童心生物探索梦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31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激发乡村学生们的探索心和好奇心,点亮学生们对于探索神秘生物世界的科学追求。7月31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开心超人舞,快乐乡村课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30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丰富乡村学生们的多彩童年,同时激发学生们对舞蹈艺术的热爱,促进学生们的未来发展。7月30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乡村课堂赏古韵,共鸣传统乐器美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29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更好的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也间接的提升学生们对美的感知能力与审美能力。7月29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者……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调研富硒花生,机械化种植显成效

导语:近日,来自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的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者服务队分队在仙桃市三伏潭镇鲜码村开展了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此次实践聚焦于鲜码村富硒花生种植与机……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脸谱绘就传统美,童心共赏文化韵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26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更好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让乡村学生们拉近与中华艺术的距离,领略之中独特的魅力。7月26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班团建设】“借院校之花,结学习之果”——法学2303团支部数字法治专家讲

当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法律与技术的交融已成为时代命题。2024年12月13日,法学2303团支部全体成员齐聚马房山校区西院会议中心…

【班团建设】“网络闸门,数字蓝盾”——法学2303团支部数字法治案例访谈活

以法为盾,筑牢数字安全防线;以警为镜,护航法治时代新章。2025年2月11日,法学2303团支部访谈小队赴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公安分局…

“水润家乡梦,‘材’子志愿行”——湖南城市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寒假

(通讯员黄鑫)1月10日至2月23日,湖南城市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水润家乡梦,‘材’子志愿行”寒假返家乡志愿团队成员在各…

青春暖夕阳,大学生养老院社会实践故事

青春暖夕阳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28实践团”7名学生志愿者于2025年2月1号-2025年2月6号…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辽宁省大连市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我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为了深入贯彻和落实这…

最新发布

山师大学子走进五莲县,守护绿水青山
为助力新时代文明实践,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山东师范大学“矢志服务,筑梦青春”社会实践队赴五莲志愿服务社会实践队来到山东省日照市五莲县,通过沿街采访、发放宣传单页、…
品丝绸古韵,扬创客新帆——农林大学子为创新创业的发展添砖加瓦
近日,福建农林大学安溪茶学院信客调研队来到了海口市秀英区调研“一带一路”背景下海南自贸区创新创业发展情况。在第十届中国国际设计推广周暨国际高校商业精英挑战赛“云泽杯”创新创业竞赛的现场,实践队…
南京师范大学“以史为镜,寻往之迹”团队成员实践心得(十一)
南京是一座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在这次假期,我们暑期调研小队参观了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在馆内我感受到了无比震撼以及感动。我没法想象百姓们对死亡的恐惧以及侵华日军的残酷,更无法想象抗日军人的英勇无畏…
山东大学齐鲁交通学院探路者小队实践报告4
齐鲁交通学院“探路者”团队路基路面实习报告2019年8月26日,山东大学齐鲁交通学院“探路者”调研团队在前一天平阴的桥梁现场实习中获得了很好的调研成果。今天,团队的各位成员再次跟随山东金朝工程检测有限…
南京师范大学“以史为镜,寻往之迹”团队成员实践心得(九)
你在书页中去倾听往来贤者,一字一句,诉说心语;或你提起笔写下你的想象里历史风云中的变幻莫测;但你肯定去过博物馆,去往真实的地方一探究竟,每一张照片回答着它的故事,一件件物品陈述着过往的真实。这…
福建学子赴海口开展“品丝绸古韵,扬创客新帆”暑期实践
为响应“一带一路”政策,调研“一带一路”沿线青年创新创业发展情况,福建农林大学安溪茶学院信客调研队来到海南省海口市,开展以“品丝绸古韵,扬创客新帆”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为了更好的了解海南省与…
“崮”本求新百业兴,“蔚”民攻坚沂路行
崮前崖村、沂水夏蔚,沂路红行(二期)团队在这里种下属于他们的调研故事,云烟缭绕、民风淳朴,14天里,我们慢慢爱上了这个安宁而不凡的村镇。同县人大代表、电商先行者促膝长谈,一同进入“互联网+”模式下…
山东大学齐鲁交通学院探路者小队实践报告3
齐鲁交通学院“探路者”团队路基路面实习报告2019年8月26日,山东大学齐鲁交通学院“探路者”调研团队在前一天平阴的桥梁现场实习中获得了很好的调研成果。今天,团队的各位成员再次跟随山东金朝工程检测有限…
南京师范大学“以史为镜,寻往之迹”团队成员实践心得(八)
南京——-让我感觉到了一种历史的厚重感、沉重感,和压抑感,也许是南京这个饱经沧桑的城市曾是一次次定都,而又一次次的沦陷,饱受蹂躏的历史使然吧!我们第三小队一行四人怀着喜悦的心情,来到了仰慕已久…
深入新密开展调研 探访边缘人群“陪读母亲”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城市相较优质的教育资源向农村学生开放程度的提升,进城读书的农村学生越来越多,由此而产生了一种新的、数量众多却又不受大众关注的边缘性群体——“农村陪读母亲”。这类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