崮前崖村、沂水夏蔚,沂路红行(二期)团队在这里种下属于他们的调研故事,云烟缭绕、民风淳朴,14天里,我们慢慢爱上了这个安宁而不凡的村镇。同县人大代表、电商先行者促膝长谈,一同进入“互联网+”模式下的另一个世界;在高温、骄阳面前,日复一日步行到达实体产业、良亩樱田考察;和省派第一书记谈村庄发展,据理论知识建言献策;跟随干部一同攀爬环绕整个村子的山崖,听他们讲述脱贫攻坚战的苦涩及甘甜;走进捍国英雄的血性人生、感受红嫂的刚柔并济,让越来越多的人触摸到历史的温度……“蔚”民攻坚沂路行,这是一个关于夏蔚镇脱贫攻坚、走向振兴的故事。
电商助农寻发展,拒做落伍“旧”农民
从农耕时代起,农民这一群体持续产生正向推进作用,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技术力量不断催生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衍生众多助力农民发展的运营方略。县人大代表、电子商务先行者胡安金提倡农户做新时代“新型”农民,打破陈规,敢于创新,利用融媒体等渠道进行辅助宣传,走出农田但不离农园,注重传统农耕户顺利转型,与时俱进走现代化发展道路。通过交谈知悉,当地政府统一开展电商操作流程及销售方法系列培训,在崮前崖村等乡村原生态园地,利用电子商务低成本、开放性等特点,建立电子商务基地,实现分区域指导、新型营销。无中间商赚差价,有效拓宽当地农产品销路、避免滞销连锁反应,形成品牌化效应。但在团队以不记名式问卷开展调研时,部分年纪稍大村民对在场团队成员说到:“我们不会用设备啊,我们也是很希望通过网络把东西卖出去。”团队发现农民的技术使用普及性和交易流程熟练程度成为阻碍其发展的重要因素,“互联网+”惠及力度应尽力达至全员覆盖效果,如何引导50、60后走向信息化产业链,成为经济水平跳跃式提升的一大挑战。
良亩樱田强建设,“以点带面”共发展
“自从咱们书记调任,村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咱村民感谢也很幸运能遇到这么好的政策和领导班子”,党员小组组长崔玉祥一边擦拭止不住的汗水一边说。每次参观樱桃大棚,我们都能看到他的身影,不分昼夜、亲自领导,日积月累使他的皮肤早已比别人黝黑了许多。实施“以点带面”战略性举措,利用“长板效应”打好脱贫攻坚战。当地政府将数村扶贫资金整合,投资于崮前崖村52.75亩樱桃大棚基地建设,意在利用一村优势促进各村共同发展。招商引资、实时监督,保证大棚保质保量完成建设。分坡度组建、强水利铺设、聘请技术员,有效保证排涝泄洪、培育新型樱苗。另外,为建立特色产业链,大棚建设完善后,组建批发市场,利用电子商务基地传授培育技术、集中管理销售农产品,尽可能为周围村民提供便利。崔玉祥每次都耐心讲解,包括建造用料、特别设计等细节处理,匆忙告别时,他不忘告诫团队成员继续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别忘了成才后,带着技术回来看看我们的樱桃大棚”,他笑着说。稍微倾斜却有力的背影,我们能感受到他对项目的支持以及对于我们的殷切希冀,也愈发坚定我们的求学之心。
修路引水兴农社,桃红栗香迎增收
“我是大山的儿子,一定要给老百姓做点实事”,6年前,朱家坪村第一书记张都金暗暗发誓。2000多个日日夜夜,他带领村民开山修路、引水溉田,在不具地理优势的山村,奔走引资、自费帮扶,让村民丢掉小推车,换上汽油车走出大山,并拉建7000米水管、8个蓄水池及146个水泵出水口,超额完成政府下达指标,村民再也不用走山路挑水灌溉苗田,不再因为天气干旱一年到头毫无收成。张都金号召村党支部成立农副产品专业合作社,网格化管理联系群众、技术指导科学种植、无利供给配比农药、联系提供销售渠道,并采用“支部+合作社+农户”的运作模式,实现农业集约化经营,促进村集体增收,得到村民的一致好评。如今,他实现了当初的诺言,并激动的告诉我们:“下一年你们还要来,到时候咱们脚下就都铺上公路了。”随后,便是欣慰的大笑。那天临走我们才知悉,这些年来它不仅垫资累计100余万,还收养村里的3名孤儿,三尺男儿在告别之际眼中泛起泪花,说道:“希望我的孩子也有出息,比他爸有知识,把山里建设的更好。”是啊,他们都如此善良和淳朴,有贫脱贫,有坚攻坚,没有什么问题解决不了。
乡村振兴靠“实体”,百年大计教为先
正如崮前崖村省派第一书记薛建平所说,乡村振兴须用实体产业支撑。崮前崖村在不断探索中确立了“盘活闲置资产、促进集体增收、带领群众致富”的工作思路。为有效利用劳动资源,让村内妇女也有事可做,崮前崖村兴办扶贫车间,主营生产幼童服装,销往韩、日、美等国家,且每年拿出6%扶贫资金供予贫困户。为便于职工作,由政府出资就近兴建学前教育学校,健全安全措施、普化公办教学模式。当我们一同到达村内新建幼儿园时,团队成员情不自禁为当地领导班子点赞、对齐全的设施和规格化教育模式表示钦佩,校长亲切的告诉在场成员:“再穷不能穷教育,下一代再也不能让孩子们受穷罪了。”黑白钢琴音键随着缕缕夏风缓缓跳动,彩色塑胶跑道在日光的照射下越发酿生静谧与美好,这里承载了太多孩子的未来。实体产业与教育事业的完美融合,有效实现“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乡村振兴战略的全员覆盖。
革命红史犹在耳,文旅融合聚民心
忆峥嵘岁月,沂水支部的成立似寒夜点燃曙光,从此军民一路艰难跋涉、扭转乾坤,鲜血的背后换来当今时代的安宁。夏蔚镇被誉为“华东小延安”,拥有中共中央山东分局旧址、孟良崮战役旧址、大众日报创刊地等宝贵红色文化,当地红色文化、宗教文化、沂蒙崮文化相交融。近年来引进采摘民宿、建设革命地纪念馆、修建文化园等多元文化休闲旅游项目,把文旅融合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因地制宜,有效提升当地村民收入水平。继承良好的红色基因,夏蔚镇政府始终坚持民心、民意至上的原则。团队成员助力政府,共同推进党建工作,通过与工作人员不断交流发现,当地充分发挥党员带头作用,在脱贫攻坚重要环节落实各村网格化管理情况,加强干部联系群众力度,并在定期召开的组织会议中,根据群众反映提出发展建议,不断探索有助于村庄发展新措略,在乡村寻求振兴关键环节建立起坚固的群众基础,有效聚集民心。“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这就是我们的好夏蔚”,团委工作人员谭晓甜欣慰的说到。
终有离别予夏蔚,沂路攻坚奔小康
实践过程,团队成员亲身了解当地农业发展(包括电商助农、扶贫项目福农、合作社利农)、实体产业同教育结合、文旅融合、加强群众基础等脱贫攻坚优良模式,并紧紧追随十九大所提及的乡村振兴战略,运用所学知识,结合党的方针和当地政府的政策,为当地的进一步发展建言献策。愿美丽的夏蔚越来越好,愿我国的脱贫攻坚前线捷报频传,乡村振兴,我们一直在路上!
从未想过14个日夜的轮回竟如此短暂,安置行囊乘车前往夏蔚的那天下午,车中交谈实践规划的场面仍清晰可忆;紧挨国道、傍山而建的农庄,晚霞仍绚烂且清晰;崮前崖的村牌前和大街小巷里,沂路红行(二期)的蓝色身影仿佛仍穿梭其中……而现在,耳中只留下爷爷奶奶说的那句:“孩子们,一定记得再回来看看。”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3533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