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校园文学 >

青年之星火

来源:武汉东湖学院管理学院 作者:高芃卉

何谓青年?有少年放肆无畏的梦想,和成年掷地有声的担当。当前,在世纪疫情冲击下,百年变局加速演进,恰逢党将召开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的重要时刻,在最好的年纪不应碌碌无为。“青年兴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强。”作为“两个一百年”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参与者、贡献者、见证者,应当筑牢思想根基、砥砺初心、勇攀高峰,主动担负起时代赋予青年的重任,以奋斗擦亮最亮丽的青春底色。

聚青年党员之星火,筑牢理想信念之根基。理想信念是共产党员精神上的“钙剂”,而青年党员则是时代的晴雨表,要做到“把牢理想信念的总开关,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成为一名“靠得住、干得来、顶得上”的青年党员。回顾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党的历史上涌现出了许多平凡而伟大的人物,凝练了许多千秋不朽的精神,在炮火硝烟中董存瑞、杨靖宇、刘胡兰铸就了革命精神,在新中国的建设中王进喜、邓稼先锻造了开拓精神,在现代化征程中杨利伟、钟南山、屠呦呦刻画了奋斗精神。我们要从党的光辉历程中汲取精神伟力,展现时代担当,补足精神之钙、滋养初心使命,让其变成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精气神”和埋头苦干、真抓实干的“原动力”,修好理想信念的终身课题。

乘风华正茂之东风,砥砺勇毅前行之初心。初心易得,始终难守。今日之中国,应当是吾辈青年奋斗之中国,我们要以“今日之我胜昨日之我”之朝气,心怀党和人民的事业,锤炼过硬本领、笃行历练、淬炼本领、增长才干,“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高千尺根深在沃土,山高水长须孜孜矻矻,我们青年人要学习“此后如竟没有烛火,我便是唯一的光”的担当,学习“清澈的爱,只为中国”的热忱,学习“深藏功与名”的奉献……要敢于与强者比高低、与高者比水平、与快者比速度,珍惜时光、不负韶华,关键时刻站得起来,危急关头豁得出去,以昂扬的姿态担当作为、接续奋斗,为党和祖国的伟大事业奋斗终生。

汇时代燎原之猛势,勇攀百年征程之巅峰。继往开来,既求行则将至、更求行稳致远。青年党员要坚定信仰,在平凡中铸就非凡;要自觉心怀天下,让“兼济天下”成为一种态度、一种精神、一种品格;要努力提升本领,以“赶考”的清醒继承和发扬革命斗争精神,用党的伟大成就激励自己,用党的优良传统鞭策自己,用党的成功经验启迪自己,努力扮演好自己在大事业中的小角色,以担当实干的工作作风、一心为民的家国情怀,当好各项事业的忠诚卫士和坚强战士,找准奋进新起点。

在二十大即将召开的伟大时刻,青年愿以吾辈之微光,乘时代之东风,汇理想之星河,以梦为马,不负韶华,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以砥砺奋进之初心、只争朝夕之勇行在新时代新征程中披荆斩棘,展开强国新篇章。

以梦为马,不负韶华。青年干部作为民族复兴之基石,国家未来之希望,肩负着新时代赋予的强国复兴重任。广大青年干部要讲忠心、树廉洁、担大任,以青春力量、闯干之劲、进取之心绘就不负时代、不负韶华的绚丽华章,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展现青春力量。

须有“一官来此几经春,不愧苍天不负民”的赤胆忠心。从“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到“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无不体现出中华儿女对国家的赤胆忠心。青年干部作为新时代的主力军,肩负着历史使命,要做到对党忠心、对国家忠心、对人民忠心,始终将党和人民的事业放在第一位;坚决拥护“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始终牢记“国之大者”,以“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为标尺,做到不负于党、不负于民。

须有“清风两袖朝天去,不带江南一寸棉”的摆袖却金。“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清正廉洁是新时期青年干部的重要品质,也是为官做人的重要准则。打铁还需自身硬,只有敬畏法律,一身正气、以身作则,才能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青年干部要清正廉洁作表率,筑牢廉洁自律的思想防线,加强党性修养,保持“财贿不以动其心,爵禄不以移其志”的品行;甘守清贫,守住“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的心态;顶住诱惑,保持“竹影扫阶尘不动,月穿潭底水无痕”的定力。

须有“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责任担当。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敢于担当是青年干部必备的基本素质,也是价值所在。不作为就是不担当,有作为就要有担当。在新时代的浪潮中,青年干部要培养“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使命担当,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练就担当作为的硬脊梁、铁肩膀、真本事,用知重负重、攻坚克难的实际行动,诠释对党的忠诚、对人民的赤诚。

http://www.dxsbao.com/art/52887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课堂”支教团开展的线上辅导教育活动

为引导孩子们正确认识自己,树立集体意识,引导孩子们在学习生活中感受解决困难的快乐,8月11日上午青岛科技大学“云上课堂”支教团在线上举行课堂学习活动。活动过程中,支教团成员给孩……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青岛科技大学 “云上课堂”支教团开展的线上辅导活动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学生为提高偏远地区学生的学习水平,8月11日,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云上课堂”支教团在线上开展第三次语文线上教育活动。支教团成员带领着学生们学习文言……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 “云上课堂”支教团开展线上辅导活动

为提高偏远地区学生的学习水平,8月10日,青岛科技大学“云上课堂”支教团在线上开展第四次数学教育活动。支教团成员带领着学生们预习新课,为他们讲解着新的内容,并给他们拓展一些内容……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青岛科技大学 “云上课堂”支教团开展线上辅导活动

为引导孩子们正确认识自己,树立集体意识,引导孩子们在学习生活中感受解决困难的快乐,8月10日上午青岛科技大学“云上课堂”支教团在线上举行课堂学习活动。活动过程中,支教团成员给孩……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学堂”支教团从英语的视角出发,拓宽孩子视野

8月9日,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课堂”支教团老师用云课堂为留守儿童继续讲课。这是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学堂”支教团的第七天讲课,同时也是第二堂英语课。讲课过程中,老师与……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学堂”支教团用英语的视角欣赏青岛,同时给朴

8月9日,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课堂”支教团老师用云课堂开展第二次英语课,这也是第七天讲课。在本次活动中,支教老师们展现出极高的工作热情,表现出奉献的魅力。老师在课前先是放……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学堂”支教团以身作则,身体力行

8月8日,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课堂”支教团老师用云课堂为留守儿童继续讲课。这是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学堂”支教团的第六天讲课,同时也是第三堂数学课。讲课过程中,老师与……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学堂”支教团爱心助力,为爱而行

8月8日,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课堂”支教团老师用云课堂开展第三次数学课,这也是第六天讲课。在本次活动中,支教老师们展现出极高的工作热情,表现出奉献的魅力。老师在课前先是放……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扬帆逐梦 职通未来 文学院承办山东省高校师范类毕业生就业双选会暨聊城大学

为畅通企业招聘和学生求职通道,搭建毕业生与用人单位高效对接平台,促进毕业生实现顺利就业与高质量就业,4月10日,山东省高…

文学院举办访企拓岗座谈会

4月10日,文学院邀请潍坊实验中学、东阿南湖行知学校、临朐新时代实验学校及济南天桥黄河双语实验学校负责老师到C210会议室举…

以声传薪火,破茧绽芳华 ——人文学院举办“传薪破茧 燃梦青春”主持人大赛

为融合传统文化传承与现代创意表达,展现人文学子的文化底蕴,3月30日下午,人文学院于人文艺术实践基地举行以“传薪破茧燃梦…

创新赋能,共启未来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外国语学院、法学院三院联合举

为结合专业特色提出创新性解决方案,提升学子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助力培养新时代创新型人才,3月31日晚,由人文社会…

人文学院举办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朋辈辅导首期课程

为夯实学院学生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学科基础,4月1日晚,人文学院于旗山校区文2-305教室举办首期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朋辈辅导课程,…

最新发布

喜报!我院教师荣获辽宁省职工技能大赛广告创意策划赛项理论第 1 名
2022年11月12日、13日,沈阳城市学院文化与传播学院广告学专业董旭、张胜男、袁博三位老师代表学校参加了“2022年辽宁省职工技能大赛暨全省广告行业职工技能大赛”。在大赛中,三位老师均取得了优异成绩,董旭老…
你我同行,共抗疫情
(通讯员:徐婧)当前,全球疫情仍在蔓延,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防疫工作不可松懈。为了科学宣传校园防疫知识,鼓励广大在校学生一同战疫,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志愿者协会(以下简称“经院志协”)的…
东苑西苑餐盘回收11.15
11月15日,常熟理工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青协开展了一周一次的“餐盘回收”活动。本次活动由义工部干事发起并监督,共计。为了培养同学吃苦耐劳的精神,维护食堂用餐环境,及时清理同学们用餐完毕后所留下的…
走进“五老”,走进中国
走进“五老”,走进中国鲁迅先生曾言:“唯有民族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它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道出民族魂是一个国家的宝物,因此私以为要想真正了解中国,必先了解中国魂。而中国魂的典型代表,莫过…
牛!我院学子拍摄影片《这时近,那时远》获国际级奖项
由我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2019级庄孝笙同学及其团队拍摄的影片《这时近,那时远》(NOTHINGLASTS)获东京国际月度短片电影节最佳导演(TIMFF)、东京国际短片电影节荣誉奖(TISFF)、罗马短片电影节最佳影片(RomaShortFilm…
“希望小屋”赠书活动:授人以书,助希望长驻
自“希望小屋”儿童关爱项目启动以来,山东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积极响应共青团山东省委的部署与号召,启动“希望小屋”建设计划,精准开展“希望小屋”建设工作,此次项目在了解帮扶儿童需求后决定开展“授人以…
相信吧!春天一定会来!
距离上次的疫情大战已过去了一年,我们中国之所以取得胜利,不仅靠的是国家的管理,更重要的是人民的支持还有那些抗战第一线的医护人员们。今天,我们依然还是每天带着口罩,为了自己,也为了大家。去年的这…
“孤独幸福的创造者” ——传统文化系列讲座
为丰富大学生精神生活,提高校园文学爱好者小说的鉴赏能力、写作能力,更好地传承中国小说文化,11月18日晚,福州市文学院、福州大学学生潮韵文学社、福州大学学生钟声文学社邀请到文学期刊《长江文艺》的编…
秋日送暖,温情“疫”路 ——福州大学人文学院开展“阳光宿舍,疫路同行”活动
为更好建设“美丽人文、文明人文、卓越人文”,关心疫情期间学生心理状态,关注学生权益状况,培养学生良好生活习惯,人文学院开展“阳光宿舍,疫路同行”活动。疫情期间,人文学院以班级为单位,创建以各班…
福州大学人文学院“青马工程”大学生骨干培训班第三讲顺利举行
11月18日晚七点,人文学院“青马工程”大学生骨干培训班第三讲顺利举行。本次讲座以“光辉文献行动指南——党的二十大报告文本解读”为主题,由福州大学人文学院党委副书记陈永福教授主讲。主题报告中,陈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