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大如年,数九过寒冬。冬至,兼具着自然与人文两大含义的二十四节气之一。冬至日,有着吃饺子的习俗,正如生日时要吃蛋糕一样,这样的习俗也使节日更加富有人情味。12月22日17:00在三达书院举办了冬至饺子宴暨“以新动心”集体生日会,在这里冬至与生日一起过,饺子和蛋糕一起吃,书院名誉院长白郎老师与大家共同守望温馨时刻。

饺子是中国特有文化元素之一,是中国传统食物,每逢各个节日、大型聚会、聚餐,饺子便是一种不可或缺的佳肴,民间有“好吃不过饺子”。在宴会正式开始前,是书院的众多成员们一起包饺子的时间,案板、擀面杖以及准备好的面团和搅拌均匀的饺子馅都已就位,每桌分配适当人数,各自分工,互相帮助,揪面团、擀饺子皮、盛饺子馅、包饺子一条龙流水工作,不一会好几盘饺子便已成型。包好的成品饺子各式各样、花样繁多,似乎每个人包的饺子都代表着属于自己的风格。

集体生日会也紧随而至,伴随着灯光变黑,蛋糕车缓缓推进意空间,温婉甜美的生日快乐歌渐渐萦绕在同学们之中,在场的寿星们点燃烟火蜡烛,那一刻,一位寿星默默落泪,撸起袖口,轻轻擦拭。接着,双手合十默默许下内心最真挚的愿望,老师与寿星一同切开蛋糕,共享温馨时刻与笑容绽放的美丽。

品尝着自己亲手捏制的饺子,主场交给寿星们,各有才艺的他们将在此刻,在属于他们的舞台上,尽情绽放自我,为在场所有人带来一场视觉与听觉盛宴。
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在一片欢声笑语中生日会接近了尾声。三达家人们在这个夜晚各自动心彼此动情。相聚此时此刻,不枉彼此间的相识相知。节日本身意义在于人,只有人的参与,各种节日方被赋予了含义。今天,每位三达人以真情汇聚心间,感动着你我与自己;明天,意趣、行享、造梦仍存于三达书院,但如若少了今天的人,又有谁能够将其分享、传播、践行呢?

岁月渐短,情谊愈浓,或许在往后的日子,每位三达人都将经历风雨沧桑,在日后重聚之时,相信每个人描绘的,都将是历经风雨过后的那道绚烂彩虹,回忆往昔花样流年,重叙纯真情感,相互安抚,把曾经的梦想、记忆与激情燃烧的岁月,重新编配成一曲巍峨天空的颂歌,环绕于每个人心间。
(撰稿:田昊璋 摄影:三达书院)
http://www.dxsbao.com/xiaonei/25457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为弘扬身边的非遗文化,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亲身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2023年8月7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拾遗”社会实践队队员来到了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县水浒好汉城,前……
拾遗社会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为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维护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促进文化多样性和文化创新,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2023年7月22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拾遗”社会实践队员来到了山东省泰……
拾遗社会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立足非遗技艺传承,为了展示传统生产场景、深入了解与保护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传统技艺。2023年7月22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拾遗”社会实践队来到了中……
拾遗社会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为深入了解身边的非遗文化,亲身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探索传统文化与现代经济相结合的发展模式,7月20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拾遗”社会实践队队员来到了宁津县张大庄镇……
拾遗社会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为了深入了解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性、代表性和历史价值,更好的传承和保护珍贵的非遗文化,7月15日,拾遗社会实践队队员来到了宁津县长官镇,参观并学习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王家园子……
拾遗社会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为弘扬非遗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焕发文明实践活力,2023年7月11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拾遗社会实践队前往曹州古城拜访曹州面人传承人进行交流学习。2008年6月7日,曹州面人经中华人民共……
拾遗社会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手中剪纸生万物,工巧殊胜尽风华”。为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中国传统文化,2023年7月2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社会实践队来到了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通过肥城市文化馆的介绍,……
拾遗社会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023年7月5日上午,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拾遗”实践队王子杰、刘欣玥于莒县古城“剪纸物语”工作室参观学习。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莒县过门笺的传承历程,同时有幸体验了过门笺的制作……
拾遗社会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