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7月10日,不知不觉,社会实践已经过去三分之二了,连续的阴雨天虽说有些沉闷,但也少了些许夏天应有的燥热,“吟科学,兴真理”银杏叶活性成分研究实践小分队的队员们的心态也平稳了下来。
科研,本就是一件考验人的意志的事,成则一夜名,败则无人问。爱迪生发明灯泡的时候,失败了99次,他没有放弃;居里夫人,在她小小的实验室里,经多年潜心研究,终于发现了镭,却不为名誉;“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多年置身田间,不曾后悔,只为人民温饱。“吟科学,兴真理”银杏叶活性成分研究实践小分队正是走在科研道路上的这样一群人。该团队在大量的文献调研的基础上,由专业带队老师的指导,展开对银杏叶活性成分的研究,主要方向为银杏叶中抗AD(阿尔兹海默症,又称老年痴呆症)成分的研究。可想而知,这个过程是极为辛苦的,更是充满考验的。
15天的社会实践时间,已经过去了三分之二,也许这短短的十五天她们做不到实验圆满结束,发现一种新的或者已知的银杏叶中抗AD的物质,而且这样的结果很大可能是必然的,但是她们依旧坚持着,不忘初心!
http://www.dxsbao.com/shijian/9118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为了解聋哑人犯罪的相关情况及司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探索司法社工介入司法过程实施司法协助的可能性和路径,法学院“声之形”调研团在寒假期间针对聋哑人犯罪的典型案例在四川省自贡市……
声之形调研团 山东大学(威海)法学院查看全文 >>
为了解聋哑人犯罪案件的具体情况和特点,探索公安机关在司法过程中面临的困境,山东大学法学院(威海)“声之形”调研团成员于2月18日就聋哑人犯罪的情况对有关的刑警进行采访。2月18日下……
声之形调研团 山东大学(威海)法学院查看全文 >>
为深入了解聋哑人犯罪以及案件审判的特点,探究司法社工在聋哑人犯罪案件中的角色与作用,山东大学法学院(威海)声之形调研团成员于1月27日对四川省自贡市荣县鼎博律师事务所进行调研,……
声之形调研团 山东大学(威海)法学院查看全文 >>
为了解在聋哑人犯罪案件庭审过程中翻译老师的作用及其遇到的困难,探讨司法社工在庭审过程中担任翻译人员的可能性及必要性,山东大学法学院(威海)“声之形”调研团成员于1月28日对四川……
声之形调研团 山东大学(威海)法学院查看全文 >>
为了解法院等司法机关在处理聋哑人犯罪案件时及庭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探讨处理聋哑人犯罪案件的针对性措施,2月17日,山东大学法学院(威海)声之形调研团成员对四川省自贡市荣县人民法……
声之形调研团 山东大学(威海)法学院查看全文 >>
为全方位了解短视频侵权问题,探寻短视频侵权案件的解决方案,1月27日下午,山东大学(威海)重“权”出击调研团队成员刘馨洁前往青岛市黄岛区人民法院开展线下实地调研,民事庭庭长李红……
重“权”出击调研 山东大学法学院(威海)查看全文 >>
为响应国家“双减”的目标,“助力·同行”调研团开展一系列社会实践活动,针对“双减”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通过线上线下问卷,采访等方式进行调研。于2021年1月29日顺利结项。团队……
山东大学(威海) 山东大学(威海)查看全文 >>
2021年5月21日,“双减”政策出台,致力减轻中小学生负担,将教育回归学校。至今,“双减”政策已经执行半年之久,为了解双减政策的执行情况,山东大学(威海)“助力·同行”调研团成员对……
山东大学(威海) 山东大学(威海)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