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4日,童声文化艺术服务团组织的“红色精神传承”活动在百花苑社区成功举办。来自百花苑社区的小朋友们和他们的家长以及来自南通大学杏林学院的“童声”文化艺术服务团的成员们参加了此次活动。

开场主持人刘卓尔群问小朋友们:“在你们心中红色代表着什么?”小朋友们纷纷举手回答:“红领巾”,“红旗”。一位母亲面色沉重地说:“鲜血”。

接下来“童声”的成员们带来了深情的诗朗诵,他们歌颂了革命英雄们的精神。
随后播放了一部红色短片,活动在慷慨激昂的歌词“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走上高潮。

短片后,主持人配着生动形象的图片讲解起了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史。1921年在嘉兴南湖的船上中国人民共产党诞生;1927.8.1南昌起义;1928井冈山会师;1935年两万五千里长征启程;1935年九一八事变;1937年抗日战争;1946年解放战争,1949年新中国建立。中国共产党用28年的辛苦革命,结束了中国一百多年的屈辱。主持人用一串串数字,用日常例子作比,让小朋友们深刻地认识到了中国革命之难,红色精神之强大。

听到要画红旗,小朋友们个个跃跃欲试。他们挥舞着手中的红笔,坐姿端正,用手中的红笔一笔一划地画着红旗。画完红旗后小朋友们又画了他们心中美好的家园。


最后的环节是唱国歌,一个小男孩自告奋勇上台领唱,他清脆高亢的声音感染了在场的人们,大家纷纷加入唱国歌的队伍。本次活动在庄严的国歌声中圆满落幕。

通过本次活动,生动地再现了曲折艰难的当的发展历程,让小朋友们知晓美好生活来之不易,让革命精神在他们的心中生根发芽。
http://www.dxsbao.com/shijian/8617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为了解聋哑人犯罪的相关情况及司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探索司法社工介入司法过程实施司法协助的可能性和路径,法学院“声之形”调研团在寒假期间针对聋哑人犯罪的典型案例在四川省自贡市……
声之形调研团 山东大学(威海)法学院查看全文 >>
为了解聋哑人犯罪案件的具体情况和特点,探索公安机关在司法过程中面临的困境,山东大学法学院(威海)“声之形”调研团成员于2月18日就聋哑人犯罪的情况对有关的刑警进行采访。2月18日下……
声之形调研团 山东大学(威海)法学院查看全文 >>
为深入了解聋哑人犯罪以及案件审判的特点,探究司法社工在聋哑人犯罪案件中的角色与作用,山东大学法学院(威海)声之形调研团成员于1月27日对四川省自贡市荣县鼎博律师事务所进行调研,……
声之形调研团 山东大学(威海)法学院查看全文 >>
为了解在聋哑人犯罪案件庭审过程中翻译老师的作用及其遇到的困难,探讨司法社工在庭审过程中担任翻译人员的可能性及必要性,山东大学法学院(威海)“声之形”调研团成员于1月28日对四川……
声之形调研团 山东大学(威海)法学院查看全文 >>
为了解法院等司法机关在处理聋哑人犯罪案件时及庭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探讨处理聋哑人犯罪案件的针对性措施,2月17日,山东大学法学院(威海)声之形调研团成员对四川省自贡市荣县人民法……
声之形调研团 山东大学(威海)法学院查看全文 >>
为全方位了解短视频侵权问题,探寻短视频侵权案件的解决方案,1月27日下午,山东大学(威海)重“权”出击调研团队成员刘馨洁前往青岛市黄岛区人民法院开展线下实地调研,民事庭庭长李红……
重“权”出击调研 山东大学法学院(威海)查看全文 >>
为响应国家“双减”的目标,“助力·同行”调研团开展一系列社会实践活动,针对“双减”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通过线上线下问卷,采访等方式进行调研。于2021年1月29日顺利结项。团队……
山东大学(威海) 山东大学(威海)查看全文 >>
2021年5月21日,“双减”政策出台,致力减轻中小学生负担,将教育回归学校。至今,“双减”政策已经执行半年之久,为了解双减政策的执行情况,山东大学(威海)“助力·同行”调研团成员对……
山东大学(威海) 山东大学(威海)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