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探索文化之根,绘制发展蓝图——广东海洋大学社会实践团队奔赴雷州市四海村调研

来源:广东海洋大学 作者:黄诗晴

探索文化之根,绘制发展蓝图——广东海洋大学社会实践团队奔赴雷州市四海村调研

2025年1月9日,广东海洋大学旅创佳“浸”寒假社会实践团队前往雷州市四海村开展乡村文化调研活动。通过实地体验、调研访谈等多种活动形式,深入探索四海村的历史文化内涵,发掘其潜在的发展动能,并为乡村振兴战略带来新颖理念与实施策略。

为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 “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的重要指示精神,广东海洋大学旅创佳 “浸”“百千万工程” 突击队在共青团雷州市委员会以及雷州市唐家镇四海村政府的全力支持下,深入雷州市四海村,开展了一场意义非凡的社会实践调研活动。秉持着宣传与保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崇高使命,突击队成员们深入四海村,实地考察当地特色文化,挨家挨户走访调研村民。活动旨在深度挖掘四海村深厚的文化底蕴,探寻其发展潜力,为乡村振兴战略注入创新思路与实践方案,充分发挥高校的智力优势,为广东省 “百千万工程” 建设贡献青春力量。此次实践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一次深度探寻,更是一次助力乡村发展的生动实践。

图为旅创佳“浸”团队在四海村门口和村副书记合照

走进四海,探寻瑰宝

万顷红土富且饶,作物丰盈满田畴,雷州市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推动“三农”工作的强大引擎,锚定“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建设,全力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浪潮滚滚向前,四海村面貌焕然一新,农民生活日益富足,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画卷徐徐展开。

四海村,一个水库移民村,分为南北中三个小村,村居鳞次栉比,绿树红花环绕,孕育了丰富的农耕文化、雷剧文化、祭祖祭祀文化和红色文化。团队在这里深切感受到了雷州半岛文化的独特魅力。雷州市是我国粤西粮仓之一,也是全国最大的海水稻种植地之一。四海村拥有众多海水稻实验区,团队在实地考察中,深入了解了四海村在垦造过程中突出文化融合,了解到当地将要打造“稻海桑田,石狗守护”的农耕文化项目,积极弘扬雷州石狗文化,塑造具有岭南风貌的农耕文化景观,传承发展提升农耕文化。

图为四海村的农耕文化公园

感受雷剧魅力,探索传承新路

在村委罗副书记的带领下,团队近距离领略了雷剧的独特魅力。戏台上,演员们热情四溢,每个眼神、动作都活力满满,高亢激昂的唱腔直破云霄,他们对艺术的热爱与执着深深触动着团队成员。罗副书记在观看过程中介绍,雷剧故事多源自民间传说和日常生活,乡土气息浓郁。环顾四周,其舞台布景十分简单,仅用几块厚实木板搭成房屋,虽不及大剧种舞台那般华丽,却有着质朴美感,充满亲切与真实,格外 “接地气”。通过采访当地村民,一句 “只要听了雷剧,干活都有劲”,让团队成员了解到四海村的雷剧不仅是当地文化的象征,更是村民的精神寄托。然而,智能时代的到来,使大众娱乐方式发生巨变,年轻一代更倾向于电子产品,雷剧传承之路布满荆棘。为发扬这一文化瑰宝,团队成员在座谈交流中提出要将雷剧文化和数字媒体平台融合发展的创新方案,得到了村干部的赞同和认可。

图为旅创佳“浸”团队调研雷剧表演场所

深入调研,建言献策

为了更好地规划四海村的未来发展路径,本团队并未止步于村内,而是将视野拓展至整个雷州地区,先后前往了雷州市博物馆、雷州市茂德公古城等多个成功实现乡村振兴的示范村进行实地考察。在实践中,团队了解了雷州半岛的独特文化,包括雷剧、雷祖祭祀、海水稻农耕文化等。这些考察不仅为四海村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参考,也激发了团队成员对四海村未来发展的新思考。团队与当地村干部开展了长时间的座谈会,为当地的文化发展和文旅融合发展建言献策。同时,团队还为当地的农产品进行了竞品分析和市场分析,针对市场营销策略提供了解决策略。本团队学以致用,力求助力四海村乡村振兴。

图为团队成员和村干部罗副书记开展座谈交流会

以文化振兴赋能乡村振兴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团队深刻认识到乡村文化振兴作为乡村振兴铸魂工程所发挥的基础性、引领性作用。在这次调研中,团队秉持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理念,用双脚丈量祖国土地,以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以青春之力投身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积极探索以乡村文化建设赋能新时代乡村振兴的路径,为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贡献力量。团队还将持续探索以乡村文化振兴为基础赋能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具体路径,并研究可复制模式,力求实现乡村文化振兴与乡村振兴协同共进,助力乡村振兴。

通讯员:黄诗晴

供图:王家新 梁冠熙 刘立伟 梁顺荣 卢隆涛

时间:2月8日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2252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红色伴青春――文理学院优秀党日活动顺利开展

为了学习建党八十周年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内涵,让大学生党员走进群众,倾听他们的心声,了解他们的所需,解决他们的困难,文理学院第一党支部于2016年12月18日下午六点半在2203教…… 查看全文 >>

跨越时空的对话——“更加全面地认识汤显祖”主题讲座顺利开展

由扬州大学文学院许建中教授主讲的“更加全面地认识汤显祖”专题讲座于2016年12月16日下午5:00在第六阶梯教室顺利开展,文理学院2015级汉语言文学(师范)、汉语言文学(文秘)专业全体…… 查看全文 >>

跨越时空的对话——“更加全面地认识汤显祖”主题讲座顺利开展

由扬州大学文学院许建中教授主讲的“更加全面地认识汤显祖”专题讲座于2016年12月16日下午5:00在第六阶梯教室顺利开展,文理学院2015级汉语言文学(师范)、汉语言文学(文秘)专业全体…… 查看全文 >>

“心系埠子,情牵留守”筑梦志愿系列报道——用爱筑就未来

2016年12月17日下午1点整,文理学院团总支志愿者来到埠子镇,给课外辅导中心的孩子们进行辅导。志愿者进入教室时,孩子们用他们真诚的微笑来欢迎志愿者的到来。在一系列分工之后,志愿者分…… 查看全文 >>

奉献爱心,与爱同行——文理学院筑梦志愿者走进敬老院

阳光尚好的早晨,空气中也透着丝丝凉意,2016年12月18日上午8点半,文理学院团总支的志愿者们来到了宿迁市当地的敬老院,并慰问了敬老院的老一辈的社会建设者。到达敬老院时,恰巧老人们在…… 查看全文 >>

“非遗”视阈下的中国口传文学讲座顺利开展

2016年12月16日下午4点半,扬州大学文学院王定勇教授在4212教室开展关于“非遗”视域下的中国口传文学专题讲座。文理学院吉益民教授主持本次讲座,14级和16级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的同学聆…… 查看全文 >>

“学与行及秘书成长”讲座顺利开展

2016年12月15日下午四点半,文理学院16级汉语言文学(文秘)专业的学生在一号教学楼的第五阶梯教室聆听了“学与行及秘书成长”讲座,本次讲座的主讲人是扬州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 查看全文 >>

冬季越野跑训练进行中

为增强大学生身体素质、磨练意志、养成规律的作息习惯,在文理学院学生会体育部的组织下,从2016年11月19日开始,文理学院学子们积极参与冬季越野跑的训练活动。2016年12月10日下午2点,参加训…… 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青春志愿行,淮北师范大学学子返乡清扫家乡街道

寒假期间,淮北师范大学的多名学生积极响应号召,返回家乡投身乡村街道清扫志愿服务活动,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责任,助力家乡…

安徽工业大学红色文化队寒假社会实践: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精神

2025年1月8日,安徽工业大学红色文化队的五名成员怀着崇敬与缅怀之情,乘坐公交车前往濮塘革命烈士陵园,开展寒假社会实践活动…

师学子三下乡:“碳寻足迹之旅”,落实“双碳”行动

为积极响应“减碳降碳”政策,将“双碳”行动落实到位,发扬绿色生态环保精神,助力生态文明建设。曲阜师范大学化学与化工学…

曲园学子三下乡——书香暖童梦,共筑未来心

1月22日,城市的喧嚣被新华书店内的静谧书香所过滤,氦光逐梦实践队的队员正投身于一场意义非凡的“阅见未来书香假期”活动,…

深入钦北大地 聚焦非遗美食与文旅融合发展

深入钦北大地聚焦非遗美食与文旅融合发展为深入探索广西非遗美食的传承与发展以及文旅融合的创新模式,2025年1月21日,广西师…

最新发布

以网为翼,育德铸魂
以网为翼,育德铸魂——关于“‘三全育人’视域下互联网赋能师范生师德师风培育的实践路径探究”的研究【摘要】“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师范生作为未来教师队伍的储备力量,其师德师风…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探寻临清运河文化,唤醒家乡文旅生机
“临清傍运河,富庶甲齐郡”,临清,这座依傍京杭大运河的鲁西小城,曾因运河而兴,繁华一时。为深入挖掘家乡独特的运河文化,探寻文旅融合发展新路径,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情暖基层,服务先行”实践队于2…
以法为盾护航成长,织密未成年人保护网 ——第二届“送法到万家”普法宣讲活动之长沙市学锦
以法为盾护航成长,织密未成年人保护网——第二届“送法到万家”普法宣讲活动之长沙市学锦社区站2025年2月8日上午9:30,长沙市岳麓区学士街道学锦社区会议室内热闹非凡。第二届“送法到万家”普法宣讲活动如期…
曲园学子探彭城古韵,青史践履寻文化根脉
徐州作为一座有着数千年历史的文化名城,拥有众多珍贵的历史遗迹和文化遗产,为深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提升历史专业素养,2025年2月5日,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青史践履、睦邻同行”实…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开展云端输送知识 爱心照亮成长——“一起云课堂”实践感悟(三)
为充实假期生活,提升同学们的沟通与表达能力,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传媒技术学院组织开展了“一起云课堂”实践活动。大学生志愿者与中小学生相聚“云端”,收获喜悦,在交流中共同进步、共…
杏坛灯火,教诲恒新 —— 对话薛飞老师的教育坚守
在教育的广袤天地里,总有一些身影,以非凡的热忱与执着,如熠熠星辰照亮学子前行的漫漫征途,曲阜师范大学的杰出校友薛飞老师,便是其中一位闪耀的引路人。2025年1月11日下午,“七秩师大路,情系曲园人”社…
乡村公益行:爱与温暖的传递
在时代的发展浪潮中,乡村的进步始终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乡村,这片广袤而充满生机的土地,不仅承载着无数人的乡愁与眷恋,是众多人的故土家园,更是国家发展的根基所在,关乎着国计民生的根本。为了助力乡村…
在探索中播撒科学火种
2025年新春将至,作为曲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笃行致远实践队成员,实践队员怀着求知热情走进武威市科技与规划馆,开启为期两周的科普志愿服务。这座融合科技元素与城市规划蓝图的现代化展馆,通过沉浸式互动…
非遗剪纸焕发新生机:江城剪纸文化传承与创新实践纪实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聚焦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要求加大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力度,让优秀文化加快适应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新形势,推动其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在武汉这片楚…
澄泥载道,黄河印辉
为深入研究黄河澄泥印,促进非遗技艺传承与发展,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泥韵筑梦社会实践队于2025年1月15日来到山东省东营市利津县老街长巷非遗文化街进行实地调研。“印于纸上,钤记岁月;源于黄河,承载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