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杏坛灯火,教诲恒新 —— 对话薛飞老师的教育坚守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七秩师大路,情系曲园人”校友会实践团 作者:李婕

在教育的广袤天地里,总有一些身影,以非凡的热忱与执着,如熠熠星辰照亮学子前行的漫漫征途,曲阜师范大学的杰出校友薛飞老师,便是其中一位闪耀的引路人。2025年1月11日下午,“七秩师大路,情系曲园人”社会实践队伍来到曲阜凯大教育培训学校,有幸采访到了校长薛飞老师。薛老师积极深入曲阜开设公益国学课堂,用行动诠释“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曲园精神。作为扎根孔子故里的教育践行者,薛老师以“知行合一”的理念架起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的桥梁,为乡村振兴注入文化动能,更以校友身份反哺母校,书写新时代的育人篇章。

精研学业春风化雨,点燃梦想火种

多年前的曲园秋日,少年薛飞的身影总映在文学院廊下的青砖上。晨曦微露时,他踏着清晨的暖阳,在学院前的银杏林中诵读《孟子》;暮色四合际,他与同学在萃华园石桌前探讨“仁政”之道。那些在图书馆中抄录知识要点的深夜,管理员总见他在《论语注疏》的故纸堆里埋首,明亮的灯光将佶屈聱牙的朱批映成眉间星辰。曲师大浓厚的学术氛围,恰似一座蕴藏无尽智慧的宝藏矿山,为他源源不断地输送着知识的养分。那些倾囊相授的师长们,更是他人生道路上的重要灯塔,他们不仅在知识的海洋中为薛老师领航,更以高尚的品德和敬业精神,言传身教,让薛老师领悟到教育的神圣使命——不仅是知识的传承,更是对学生灵魂的雕琢与滋养。导师曾赠他一方刻着“弘毅”的镇纸:“曲园人的学问,当如洙泗河水,既深且广,更需泽被四方。”这句话,后来成了他教育生涯的北斗。

志守教苑:以爱启智,培育栋梁之才

在难忘的教育生涯中,薛老师始终秉持着一套独特而深刻的教育理念,犹如春风化雨,悄然润泽着每一位学生的心灵。他坚信,教育绝非仅仅是知识的单向传递,而是一场用爱与责任精心编织的温暖旅程。在他眼中,每一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璞玉,有着无限的潜力等待发掘。这种理念在他的教学实践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他会耐心倾听学生在学习上的困惑,哪怕是最微小的疑问,也会给予细致入微的解答;对于学生生活中的烦恼,他亦会如知心朋友般,给予温暖的安慰与切实的建议。

深耕杏坛:以文化人,点亮教育明灯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薛老师常以《论语》精髓注解教育真谛。在白雪红墙的乡村学堂里,他亲手设计的“六艺新解”课程宛如水墨长卷徐徐展开:孩童们执竹简吟诵“有朋自远方来”,声震霜林;挥毫泼墨间,《诗经》草木化作彩笺上的斑斓蝶影。他独创“三境育人法”——以经典浸润童蒙心田,以实践耕耘文化热土,以创新浇灌未来之花,让《孟子》所言“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的欢欣,化作曲阜小城中此起彼伏的琅琅书声。

谈及当下的教育环境,薛飞老师眼中闪烁着希望与忧虑交织的光芒。他欣慰地看到,教育事业在时代的推动下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教育资源日益丰富,教育技术日新月异。然而,在追求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仍有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他尤为关注教育公平的实现与素质教育的深度推进。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石,每一个孩子都应享有平等接受优质教育的机会。而素质教育,则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关键所在,不仅要注重学生的学术成绩,更要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薛老师满怀期待地展望未来,希望教育能够回归本质,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与全面成长。他期待着教育工作者们能够携手共进,共同探索更加科学、人性化的教育模式,为国家培养出更多具有国际视野、创新精神与社会责任感的栋梁之材。

反哺母校:架设桥梁,共育时代新人

深冬的曲师大校园里,薛飞与文学院师生围炉夜话的身影,恰似一幅《程门立雪》的现代图卷。他特意带学子重走求学旧径:在曾彻夜苦读的西联教室,讲述如何将《学记》“时教必有正业”化作课程设计的筋骨;于当年撰写毕业论文的图书馆古籍部,演示怎样从《乐经》残篇中采撷美育灵光。作为校友,他联动曲师大文学院组建“儒风支教联盟”,为30余名在校生提供教学实践平台。那些曾在母校图书馆翻阅泛黄典籍的青年,如今跟随他的脚步,在尼山脚下将《礼记》“教学相长”的箴言谱写成支教日记里的动人诗行。“薛校长让我们看见,曲园人胸中的文脉,不仅要写在论文里,更要刻在大地上。”参与实践的师范生们如是说。

启航未来:守正创新,照见青春担当

曲园的土地上,薛老师的故事如同一粒火种,点燃了无数学子心中的灯盏。他的存在,让“师范”二字不再抽象,而是化作具体的温度与光芒,照亮一代代曲园人前行的长路。正如他所言:“教育的意义,在于让每一颗星找到自己的轨道,最终汇成璀璨星河。”而曲园,永远是这片星空中最温暖的坐标。

校友寄语

“在曲园,古籍的沉香渗进骨血,师长的教诲长成脊梁。如今我站在母校的肩膀上远眺,惟愿做那支续灯的烛,既照亮来时的青石板路,也辉映去处的万里河山。” ——薛飞题于母校古籍修复室窗棂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2252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红色伴青春――文理学院优秀党日活动顺利开展

为了学习建党八十周年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内涵,让大学生党员走进群众,倾听他们的心声,了解他们的所需,解决他们的困难,文理学院第一党支部于2016年12月18日下午六点半在2203教…… 查看全文 >>

跨越时空的对话——“更加全面地认识汤显祖”主题讲座顺利开展

由扬州大学文学院许建中教授主讲的“更加全面地认识汤显祖”专题讲座于2016年12月16日下午5:00在第六阶梯教室顺利开展,文理学院2015级汉语言文学(师范)、汉语言文学(文秘)专业全体…… 查看全文 >>

跨越时空的对话——“更加全面地认识汤显祖”主题讲座顺利开展

由扬州大学文学院许建中教授主讲的“更加全面地认识汤显祖”专题讲座于2016年12月16日下午5:00在第六阶梯教室顺利开展,文理学院2015级汉语言文学(师范)、汉语言文学(文秘)专业全体…… 查看全文 >>

“心系埠子,情牵留守”筑梦志愿系列报道——用爱筑就未来

2016年12月17日下午1点整,文理学院团总支志愿者来到埠子镇,给课外辅导中心的孩子们进行辅导。志愿者进入教室时,孩子们用他们真诚的微笑来欢迎志愿者的到来。在一系列分工之后,志愿者分…… 查看全文 >>

奉献爱心,与爱同行——文理学院筑梦志愿者走进敬老院

阳光尚好的早晨,空气中也透着丝丝凉意,2016年12月18日上午8点半,文理学院团总支的志愿者们来到了宿迁市当地的敬老院,并慰问了敬老院的老一辈的社会建设者。到达敬老院时,恰巧老人们在…… 查看全文 >>

“非遗”视阈下的中国口传文学讲座顺利开展

2016年12月16日下午4点半,扬州大学文学院王定勇教授在4212教室开展关于“非遗”视域下的中国口传文学专题讲座。文理学院吉益民教授主持本次讲座,14级和16级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的同学聆…… 查看全文 >>

“学与行及秘书成长”讲座顺利开展

2016年12月15日下午四点半,文理学院16级汉语言文学(文秘)专业的学生在一号教学楼的第五阶梯教室聆听了“学与行及秘书成长”讲座,本次讲座的主讲人是扬州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 查看全文 >>

冬季越野跑训练进行中

为增强大学生身体素质、磨练意志、养成规律的作息习惯,在文理学院学生会体育部的组织下,从2016年11月19日开始,文理学院学子们积极参与冬季越野跑的训练活动。2016年12月10日下午2点,参加训…… 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青春志愿行,淮北师范大学学子返乡清扫家乡街道

寒假期间,淮北师范大学的多名学生积极响应号召,返回家乡投身乡村街道清扫志愿服务活动,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责任,助力家乡…

安徽工业大学红色文化队寒假社会实践: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精神

2025年1月8日,安徽工业大学红色文化队的五名成员怀着崇敬与缅怀之情,乘坐公交车前往濮塘革命烈士陵园,开展寒假社会实践活动…

师学子三下乡:“碳寻足迹之旅”,落实“双碳”行动

为积极响应“减碳降碳”政策,将“双碳”行动落实到位,发扬绿色生态环保精神,助力生态文明建设。曲阜师范大学化学与化工学…

曲园学子三下乡——书香暖童梦,共筑未来心

1月22日,城市的喧嚣被新华书店内的静谧书香所过滤,氦光逐梦实践队的队员正投身于一场意义非凡的“阅见未来书香假期”活动,…

深入钦北大地 聚焦非遗美食与文旅融合发展

深入钦北大地聚焦非遗美食与文旅融合发展为深入探索广西非遗美食的传承与发展以及文旅融合的创新模式,2025年1月21日,广西师…

最新发布

以法为盾护航成长,织密未成年人保护网 ——第二届“送法到万家”普法宣讲活动之长沙市学锦
以法为盾护航成长,织密未成年人保护网——第二届“送法到万家”普法宣讲活动之长沙市学锦社区站2025年2月8日上午9:30,长沙市岳麓区学士街道学锦社区会议室内热闹非凡。第二届“送法到万家”普法宣讲活动如期…
曲园学子探彭城古韵,青史践履寻文化根脉
徐州作为一座有着数千年历史的文化名城,拥有众多珍贵的历史遗迹和文化遗产,为深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提升历史专业素养,2025年2月5日,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青史践履、睦邻同行”实…
探索文化之根,绘制发展蓝图——广东海洋大学社会实践团队奔赴雷州市四海村调研
探索文化之根,绘制发展蓝图——广东海洋大学社会实践团队奔赴雷州市四海村调研2025年1月9日,广东海洋大学旅创佳“浸”寒假社会实践团队前往雷州市四海村开展乡村文化调研活动。通过实地体验、调研访谈等多种…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开展云端输送知识 爱心照亮成长——“一起云课堂”实践感悟(三)
为充实假期生活,提升同学们的沟通与表达能力,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传媒技术学院组织开展了“一起云课堂”实践活动。大学生志愿者与中小学生相聚“云端”,收获喜悦,在交流中共同进步、共…
乡村公益行:爱与温暖的传递
在时代的发展浪潮中,乡村的进步始终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乡村,这片广袤而充满生机的土地,不仅承载着无数人的乡愁与眷恋,是众多人的故土家园,更是国家发展的根基所在,关乎着国计民生的根本。为了助力乡村…
在探索中播撒科学火种
2025年新春将至,作为曲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笃行致远实践队成员,实践队员怀着求知热情走进武威市科技与规划馆,开启为期两周的科普志愿服务。这座融合科技元素与城市规划蓝图的现代化展馆,通过沉浸式互动…
非遗剪纸焕发新生机:江城剪纸文化传承与创新实践纪实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聚焦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要求加大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力度,让优秀文化加快适应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新形势,推动其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在武汉这片楚…
澄泥载道,黄河印辉
为深入研究黄河澄泥印,促进非遗技艺传承与发展,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泥韵筑梦社会实践队于2025年1月15日来到山东省东营市利津县老街长巷非遗文化街进行实地调研。“印于纸上,钤记岁月;源于黄河,承载文明…
千年古韵,匠心传承
在浩荡的黄河岸边,有一种古老而独特的艺术形式正静静绽放着它的光彩——黄河澄泥印。这不仅是黄河流域土生土长的文化瑰宝,更是中国传统印章艺术中的一朵奇葩。为推动黄河澄泥印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
山西师大学子三下乡:问卷探“分”情,共筑绿色生活圈
2025年2月7日,山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绿色先锋队成员走进山西省霍州县安乐村开展了以“垃圾分类”为主题的走访调查,旨在提高公众对垃圾分类知识的掌握程度,了解当前民众在垃圾分类实践中的困惑与难点,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