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里市苗侗风情园中的蜡染是苗侗民族文化中的瑰宝。为深入了解蜡染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将蜡染文化介绍给更广泛的群体,促进不同地区、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并在传统艺术的基础上,激发创新意识,探索蜡染与现代设计、市场需求相结合的新途径。7月18日下午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拾遗·红蕴”启为创新非遗调研团队走进了贵州省凯里市苗侗风情园中的“蜡染体验”店铺,对蜡染这一古老的技艺展开了调查,并与店铺老板进行了深入交流,了解到了蜡染的历史渊源,发展现状以及创新方式。
踏入苗侗风情园的那一刻,队员们便被这里浓郁的民族风情所包围,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艺术殿堂。
风情园中,蜡染的魅力无处不在。队员们首先走进了一家蜡染体验店铺,屋内弥漫着淡淡的染料香气,墙壁上挂满了绚丽多彩的蜡染作品,那精美的图案和细腻的线条瞬间抓住了他们的目光。货架上陈列着一排排精美又新奇的蜡染作品,仿佛在以崭新的姿态迎接着这个创新的时代。队员们的目光立刻被这些作品所吸引,眼中满是惊叹与好奇。
图为店铺货架上新奇又可爱的印染娃娃,奇特的图案与形态抓住了年轻人的审美。尹义成 供图
店铺的主人,是一对夫妻,一位和蔼可亲的阿姨和一位端庄的叔叔。他们眼中闪烁着对蜡染的热爱与自豪,并用温和而富有感染力的话语,为队员们讲述着蜡染的历史渊源和独特工艺。队员们了解到,蜡染是苗侗民族古老的民间传统纺织印染手工艺,古称“蜡缬”,与绞缬(扎染)、夹缬(镂空印花)并称为我国古代三大印花技艺。他们感慨地说:“蜡染不仅是一门手艺,更是我们民族的灵魂和记忆。”这份对传统文化的深情与执着,让队员们深受触动。
图为队员们正在与张老师讨论蜡染的发展现状以及面临的挑战。于子涵 供图
在与张老师的讨论中,队员们发现,虽然蜡染在苗侗风情园得到了一定的传承和发展,但仍面临着诸多挑战。如年轻一代对传统手艺的兴趣缺乏、市场需求的变化以及传统工艺与现代审美结合的困难等。但近年来出现了许多积极的变化,例如,一些创新型的蜡染作品,将传统元素与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受到了市场的欢迎。同时,当地政府也在加大对蜡染产业的扶持力度,通过举办展览、培训等活动,推动蜡染的传承与发展。张老师也表示自己也在网络上接着一些自定义图案的订单,以取得更可观的经济发展。队员们也从中感受到传统工艺发展的不易以及像张老师这样年轻一代传承与守护的信心。
图为队员们正在根据张老师的指导绘制的蜡染手绢。尹义成 供图
在张老师的指导下,队员们纷纷拿起蜡刀,尝试着在白布上绘制自己心中的图案。尽管手法略显生疏,但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专注和认真,仿佛在进行一场与历史的对话。每一笔、每一划,都倾注着他们的专注与用心。从简单的线条到复杂的花纹,学生们逐渐感受到了蜡染工艺的独特魅力和难度。
通过这次实践调研,队员们不仅掌握了蜡染的制作工艺,感受到了历史文化内涵,更深刻地认识到了保护和传承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团队成员们会通过各大平台向更多的人宣传蜡染艺术。他们希望能够唤起社会各界对蜡染的关注和重视,为这一古老的艺术在现代社会中绽放新的光彩贡献自己的力量。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1027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