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探寻蓝色食物,践行大食物观:开启健康饮食新纪元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 作者:刘欣然

中国青年网东营1月20日电(通讯员 刘欣然)洪范八政,食为政首。粮食是国家安全的战略物资,目前虽然我们国家连续18年取得了大丰收,但在工业化城市在推进过程中,农业资源环境约束不断增强,生产要素价格持续上升,全球气候变化影响加深,农产品市场价格不断波动等困难和因素仍长期存在。那么如何解决粮食安全问题,探寻蓝色食物成为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耕海牧渔”实践队的探究主题。2024年1月13日,实践队去往山海天景区、张家台码头、保利广场等地进行实地调查研究,探寻“蓝色食物”对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意义。

图为实践队理论学习会。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林迪迪 供图

开展理论学习,推动实践开展

1月12日,“耕海牧渔”实践队队长组织队员进行了关于大食物观及蓝色食物的介绍。实践队就大食物观的理念和实践进行了深入探讨,大食物观强调了食品的多样性、营养的均衡性和可持续发展,对于保障人类的健康和福祉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实践队长深入解释了“蓝色食物”,从“蓝色食物”的定义出发,介绍了蓝色食物的种类、范围、分布状况及蓝色食物对水资源、土地资源、气候环境等方面的影响,让队员们认识到此次实践活动意义重大。因此“耕海牧渔”实践队计划于次日,利用日照市东港区得天独厚的沿海地理条件,调查沿海居民及码头渔民对于蓝色食物的饮食和消费习惯、当地水产品市场的销售渠道等,旨在掌握沿海居民对蓝色食物的了解程度,以便分析其对国家粮食安全的影响力。会议最后,实践队队长对次日的实践进行了分工、分发了调查问卷并向队员们介绍了实践方法以便实践顺利有效地开展。

图为实践队员与受访者。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孙嘉桐 供图

走进村庄调研,了解普及程度

第一站,队员们来到了山海天景区。在景区里调查包含各个年龄段。调查后发现,各个年龄段对蓝色食物以及粮食安全的认知不同,对蓝色食物的了解程度、饮食以及消费习惯不同,对蓝色食物在水资源、土地资源的影响等方面的了解因文化水平的不同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部分老年人并没有因为独特的地理优势条件而对蓝色食物产生依赖,蓝色食物在部分老年人看来可有可无。而且,老年人对粮食安全以及大食物观的认知较少,对海洋产生的耕地影响,土地资源影响,气候影响等存在模糊;青年人每周食用水产品的次数较老年人有所增多,对蓝色食物的来源以及生产地购买地等要求较高。再者,青年人对开启饮食新纪元的主题较为感兴趣,对粮食安全的影响了解较多,其更能意识到海洋生物以及海洋资源的重要性,更加意识到海洋资源,蓝色食物对社会生态环境等各个方面的影响。

图为实践队员与码头商贩了解情况。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刘欣然 供图

深入码头调查,探讨饮食习惯

第二站,队员们到达张家台码头。队员们分别在村中、码头及张家台渔港管理委员会进行调研。队员们了解到,村民们有相当一部分从事与渔业有关的劳动,饮食方面也与其他居民有所不同,他们相对“排斥”淡水来源的蓝色食物,队员们调查时问到关于淡水产品的食用频率时,他们的回答大都是“几乎不”,而被他们提及较多的,则是子乌、海水鱼、海水虾等纯海水产品。同时,他们对海产品的新鲜程度有着较高的要求,偏好于“吃刚捞的”“看到新鲜就买了”。此外,海产品在他们的日常饮食中占了极大一部分,甚至有的村民食用海鲜的频率高达一周五到六次,蓝色食物在所有日常食物支出占比中高达半数以上。通过观察及访问码头的商贩和渔民,队员们了解到当前并不属于海产品大量畅销的旺季,当前海产品中海星较多,海参也都个大体肥,而牡蛎的个头都偏小,码头上的商贩及顾客较少,从中队员们也可断定,渔民们的收入因海产品的数量和质量而有“季节性”。

图为实践队员与码头渔民合影。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刘晗悦 供图

总体来说,在实践期间,队员们通过实地考察、调研和交流等形式,深入了解了蓝色食物的种植、养殖和加工过程。他们与当地农民、渔民进行了互动,了解到蓝色食物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放眼整个国土资源,立足人的全生命周期需求,依靠现代科技驱动,通过广泛开发国内食物资源,来拓宽食物来源,增加食物总量。蓝色海洋作为全球最大的食物生产领域,其所蕴藏的丰富资源与无尽可能性正在被逐渐揭示。

本次社会实践活动不仅为队员们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蓝色食物和大食物观的机会,也促进了他们对食品领域的关注和思考。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能够推动蓝色食物的发展,实现大食物观的目标,为人类的健康和福祉作出贡献。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5896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过门笺,刀尖流淌的传承之韵(3)

作为莒县过门笺的第四代传承人,于红老师这些年来始终致力于将过门笺更好的传承发展,潜心探索如何用小小的剪纸讲好莒文化故事。她不仅从乡村收集刺绣老物件,尽可能多地保存下传统纹样…… 守艺筑梦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过门笺,刀尖流淌的传承之韵(1)

“过门笺,落门笺,落到地上都是钱……”,小时候每逢春节贴对联时常听到的歌谣至今萦绕在我的耳边,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莒县人,我对过门笺并不陌生。每逢春节,人们总是将色彩各异的过…… 守艺筑梦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探寻剪纸手工技艺,促进非遗“双创”发展(1)

2023年7月22日,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守艺筑梦实践队队员来到山东省日照市莒县,探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过门笺的故事。在前往实践地点之前,实践队队员了解到,莒县自古就有春节贴…… 守艺筑梦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以青春之力助力反诈行动(2)

首先我们先从网络上寻找了许多大学生刷单诈骗的案例,我发现刷单诈骗这类诈骗的套路基本上都是一样的,不法分子瞄准了大学生因为生活、娱乐支出的增加,想通过兼职、刷单的方式赚取生活…… 反诈于行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以青春之力助力反诈行动(1)

随着互联网交易平台和支付方式的飞速发展,诈骗案件越来越多,手段也越来越高明。他们利用一些大学生的虚荣心、贪便宜、单纯等心理特点实施各种诈骗伎俩,使不少大学生蒙受巨大的财产损…… 反诈于行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刷单诈骗套路深,天降馅饼莫当真(5)

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时代,诈骗分子通过网络大量发布兼职刷单广告,以“足不出户、日赚千元”吸引受害人。诈骗分子会在该群体喜欢用的聊天、交友APP,各类短视频平台上发布兼职刷单的信息…… 反诈于行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刷单诈骗套路深,天降馅饼莫当真(4)

刷单是一个电商衍生词,店家付款请人假扮顾客,用以假乱真的购物方式提高网店的排名和销量获取销量及好评吸引顾客。刷单,一般是由网络店家自己或聘请第三方网络平台通过虚假交易,以搜…… 反诈于行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刷单诈骗套路深,天降馅饼莫当真(3)

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维护国家安全是全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所在。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网络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网络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保障网络安…… 反诈于行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天佑关注 | 校党委书记狄生奎与青年学生代表开展午餐恳谈活动

4月30日午间,在五一劳动节、五四青年节双节来临之际,校党委书记狄生奎深入朝阳餐厅开展恳谈活动,与青年学生代表共进午餐,…

童心守护,安全启航——公管院开展“童心向阳”志愿活动

(通讯员彭淑荧王君青)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以下简称公管院)于4月26日在岳麓区润龙社区主办开展这学期的第四期“童心…

青年力量注入老旧社区改造,开启社区治理新篇章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的当下,老旧社区改造成为提升城市品质、改善居民生活的关键任务。华北电力大学(保定)一群充满活力与…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活动当前,我国老龄化进程不断加速,老年人口…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行2025年河南省优秀应届毕业生评选大会

为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优秀毕业生的示范引领作用,4月30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402会议室举行2025年河南省…

最新发布

践行大食物观,保障粮食安全
中国青年网青岛1月20日电(通讯员刘奕斐)2022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始终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头等大事”、“要树立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多途径开发食物来源…
践行“大食物观” 传承中华优秀食文化
中国青年网日照1月20日电(通讯员丛恺奕)在2022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树立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多途径开发食物来源”。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行,人们的生活质量逐渐提高。与此同时,人们对于…
传承千年智慧,探寻非遗之美
非遗文化也是创新和发展的源泉。虽然非遗文化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但它们并不是僵化的、不变的。相反,非遗文化在传承中也会不断地发展和创新,适应时代的需要和人们的追求。为了更好地了解非遗文…
因材施教各得所,因人制宜皆成才
以德教人,以才育人,青春三下乡。曲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坛育新知,强师筑未来”在山东青岛,威海等地展开注重学生品德和能力培养的社会教育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做到言传身教,以自身的行为和人格力量去感…
潜海寻“蓝食” 保障国家粮
中国青年网济南1月20日电(通讯员史衍新)粮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战略物资。然而,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我国粮食安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保障粮食安全已…
活用竹业巧创新,打造乡村振兴新引擎
[管理学院寒假社会实践]竹子作为绿色、低碳、速生、可再生、可降解的生物质材料,在应对气候变化、修复退化土地等一系列全球挑战中可发挥独到作用。而聊城在竹子引种种植及竹产品发展应用方面历史悠久、底蕴…
城市美容师,披星戴月人 ——拾光实践队寒调调研第三天圆满结束
(通讯员孙悦2024-1-21)赞美环卫工人,不是因为他们的身份低微,而是因为他们的付出伟大。他们是城市的守护者,是这片土地的守望者。他们用自己的汗水和努力,换来了城市的整洁和美丽。为此,2024年1月23日,湖…
着眼食物浪费行为,共筑食物最后防线
中国青年网日照1月18日电(通讯员:孙嘉桐)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大食物观理念,减少食物浪费,实现可持续发展,2024年1月12日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耕海牧渔”实践队前往日照市山海天景区、…
坚定精神 走向未来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唯有精神上站的住、站的稳、一个民族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挺立潮头。这是习近平同志在《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这种使中华民族屹立不到的精神…
翠竹破晓,竹韵未来
【管理学院寒假社会实践】随着全球塑料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竹子作为一种快速生长、可再生的植物,正在成为塑料替代品的理想选择。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牢固树立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