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践行“大食物观” 传承中华优秀食文化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 作者:丛恺奕

中国青年网日照1月20日电(通讯员丛恺奕)在2022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树立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多途径开发食物来源”。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行,人们的生活质量逐渐提高。与此同时,人们对于饮食的需求也日益丰富和多元。在新时代的发展中,如何践行“大食物观”,传承中华优秀食文化,已经成为社会所关注的主题。为此,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耕海牧渔”实践队于2024年1月12日至13日,在日照市山海天景区、张家台码头和保利广场等地开展了实地调研考察,以期为弘扬中华优秀食文化提供新思路。

图为实践队员进行实践前培训学习。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林迪迪 供图

寻饮食文化,增添实践特色性

在实践开始之前,实践队员认真学习中华优秀食文化的相关知识,了解到中华优秀食文化主要包括农耕文化和饮食文化。通过深入实践,考察日照市人民蓝色食物消费特征以及影响因素。日照市作为一个沿海城市,蓝色食物十分丰富。并且由于距海近,蓝色食物的的获取较为便利,当地的蓝色食物具有价格低、种类多等优势,在居民的饮食结构中占比较高,并有许多当地的特色菜肴是由当地的蓝色食物制成。在诸多因素的影响下,中华民族形成了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地区特色菜肴是其饮食文化的沉淀,不同地区的特色菜肴代表着当地的历史、气候、民俗和口味偏好。通过采访实践队员得知大部分居民一周食用1到2次蓝色食物,频率更高的甚至达到了3到4次。这体现出在当地的饮食文化中蓝色食物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位置。除了一部分居民前往农贸市场或者水产品市场进行蓝色食物的购买,还有部分居民直接“靠海吃海”,通过打捞或者养殖获取蓝色食物,体现了日照市沿海居民的饮食习惯受其沿海环境的影响。

图为实践队员与日照居民进行采访。中国青年网通讯员刘晗悦 供图

引蓝色食物,拓展实践多样性

实践队员们在张家台村进行了实地调研,既前往了当地的海鲜市场,与当地码头周边的海鲜摊贩进行了采访;又前往了张家台村一些村民的家中,与一些村民进行了采访。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实践队员们了解到当地市民对于蓝色食物有着非常特别的情感,蓝色食物在饮食结构中占据了较高地位,多数市民非常认可蓝色食物属于宴席必需品这一看法。经访谈,实践队员们发现,日照市民餐桌蓝色食物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丰富,反映出人们由吃饱,变好吃,变健康,反映出人们对饮食所产生需求的改变,也体现了大食物观的影响。

图为实践地点展示。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刘晗悦 供图

探大食物观,共创实践新篇章

在大食物观的引领下,中华民族的农耕文化和饮食文化得以传承。大食物观是“向耕地草原森林海洋、向植物动物微生物要热量、要蛋白,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的一种观念。通过与码头市场海鲜摊贩的采访,实践队员们了解到部分居民利用当地海域面积广、海水可养殖面积大等得天独厚的海水养殖条件以及广阔的消费市场,开展了海水养殖的活动,既有益于满足自身的饮食需求,也推动日照海水养殖种业的发展。并且日照居民理解并自觉遵守休渔期的规定,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渔业模式,重视对自然资源的保护,避免竭泽而渔的情况发生,也蕴含了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的农耕文化中崇尚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的影响。传承并发展中华民族饮食文化中的优秀食文化有利于推动健康消费以及实现食物供应结构的改善。

大食物观是探索现代饮食文化的新趋势,虽然与中华农耕文化和饮食文化之间存在一定的碰撞,但也有助于中华优秀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树立“大食物观”,传承中华优秀食文化,是我国当前面临超大人口规模的国情保障食物安全的重要前提。通过实践,队员们深入了解了“大食物观”的内容,并且通过调查问卷和采访等形式了解了日照市居民关于蓝色食物的消费情况以及影响因素,学习“大食物观”与中华农耕文化和饮食文化的传承关系。在未来,实践队员们还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更加注重学习海洋资源与蓝色食物的相关知识,躬身实践,做践行新发展理念的排头兵,为海洋强国的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

图为实践队员合照。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刘晗悦 供图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5896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疫”路有你,共建美好校园

(作者:山东管理学院冯兆伦孙海庭徐鹏誉邰建华)近日,在省内防疫形式严峻复杂的情况下,为确保我校学生的身体健康和校园卫生安全,进一步落实校园疫情防控要求,学生社团组织开展了“…… 融艺传媒 山东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打造融媒体时代的学风建设阵地

(作者:冯兆伦王景奇杜特徐菲徐兴彬樊明超田芷慧徐文哲刘潇慧)为进一步优化网络环境,规范网络秩序,强化舆论导向,形成宣传合力,山东管理学院艺术学院不断做好舆论宣传工作,完善融…… 融艺传媒 山东管理学院艺术学院查看全文 >>

山东管理学院艺术学院融媒体中心2022年新年贺词

各位领导及老师、各位同学、各位校友:星霜荏苒,居诸不息。2021年,我们蹄疾步稳、勇毅前行,圆满完成学院的各项工作和安排;2022年,我们迎风扬帆、傲然启航,奋力谱写学院宣传事业新篇章…… 融媒体中心 山东管理学院艺术学院查看全文 >>

山东管理学院 冯兆伦:东风正劲待扬帆,初心不忘再起航

个人简介:冯兆伦,男,汉族,2000年10月生于山东济南,中共预备党员,艺术学院2019级文化产业管理专业1班本科生。现任班长、创新创业中心融艺传媒会长、创新创业中心奇果教育代理会长、艺术…… 融艺传媒 山东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湖南师范大学商学院开展“绿色循环,‘换’享派对”志愿活动

(通讯员陈泳君)3月29日至3月30日商学院团委青年志愿者工作部在长沙汇金天虹购物中心开展为期两天的“绿色循环,‘换’享派对…

多彩社团|闽南科技学院漫手作协会与闽南科技学院生命科学与化学学院青协

2025年3月9日下午,闽南科技学院漫手作协会携手闽南科技学院生命科学与化学学院青协于闽南科技学院康美校区旧社区举办公益手工…

‘职’点迷津 巾帼护航|闽南科技学院开展女企业家进校园宣讲活动

为进一步弘扬女性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时代精神,3月12日下午,闽南科技学院于菲华楼C102开展“‘职’点迷津巾帼护航”女…

青春浇灌希望 爱心点亮未来—兰州交通大学第26届研支团支教生活纪实

在祖国西部的青山绿水间,兰州交通大学第26届研究生支教团的青年学子们正以教育为笔,以青春为墨,在西部教育的广袤画卷上描…

追“锋”青年,志愿同行 —基础医学院2023级临床医学第五志愿服务队开展志愿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做出的关于弘扬雷锋精神的重要论述与对深入开展雷锋活动的重要指示,让闪耀着时代光辉的精神火种…

最新发布

对非遗文化感悟
非遗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从中我得到了许多宝贵的感悟。首先,非遗文化教会了我珍惜传统。在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传统文化往往被忽视和遗忘。而非遗文化以其独特的魅力和价值,提醒着我们要珍惜并…
调研“蓝色食物”,共筑粮食安全
中国青年网日照1月20日电(通讯员朱婉婷)洪范八政,食为政首。粮食是国家人民生活的重要战略物资和基本生存物资,不仅与区域经济发展有关,更关乎着社会和谐与政治稳定。“蓝色食物”作为重要的粮食组成部分…
时光漫卷书页过,健康科普人心暖
季羡林曾说:“书能给人以知识,给人以智慧,给人以快乐,给人以希望。”寒冬腊月,去走进、去体会书中瑰丽而奇妙的世界,去探索、去发现思想的深邃与知识的广博,去感恩遇见、感谢温暖。读一本好书,觅一份…
践行大食物观,保障粮食安全
中国青年网青岛1月20日电(通讯员刘奕斐)2022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始终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头等大事”、“要树立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多途径开发食物来源…
传承千年智慧,探寻非遗之美
非遗文化也是创新和发展的源泉。虽然非遗文化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但它们并不是僵化的、不变的。相反,非遗文化在传承中也会不断地发展和创新,适应时代的需要和人们的追求。为了更好地了解非遗文…
因材施教各得所,因人制宜皆成才
以德教人,以才育人,青春三下乡。曲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坛育新知,强师筑未来”在山东青岛,威海等地展开注重学生品德和能力培养的社会教育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做到言传身教,以自身的行为和人格力量去感…
探寻蓝色食物,践行大食物观:开启健康饮食新纪元
中国青年网东营1月20日电(通讯员刘欣然)洪范八政,食为政首。粮食是国家安全的战略物资,目前虽然我们国家连续18年取得了大丰收,但在工业化城市在推进过程中,农业资源环境约束不断增强,生产要素价格持续…
潜海寻“蓝食” 保障国家粮
中国青年网济南1月20日电(通讯员史衍新)粮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战略物资。然而,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我国粮食安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保障粮食安全已…
活用竹业巧创新,打造乡村振兴新引擎
[管理学院寒假社会实践]竹子作为绿色、低碳、速生、可再生、可降解的生物质材料,在应对气候变化、修复退化土地等一系列全球挑战中可发挥独到作用。而聊城在竹子引种种植及竹产品发展应用方面历史悠久、底蕴…
城市美容师,披星戴月人 ——拾光实践队寒调调研第三天圆满结束
(通讯员孙悦2024-1-21)赞美环卫工人,不是因为他们的身份低微,而是因为他们的付出伟大。他们是城市的守护者,是这片土地的守望者。他们用自己的汗水和努力,换来了城市的整洁和美丽。为此,2024年1月23日,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