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调研“蓝色食物”,共筑粮食安全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 作者:朱婉婷

中国青年网日照1月20日电(通讯员 朱婉婷)洪范八政,食为政首。粮食是国家人民生活的重要战略物资和基本生存物资,不仅与区域经济发展有关,更关乎着社会和谐与政治稳定。“蓝色食物”作为重要的粮食组成部分,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国的粮食安全。2024年1月12日至13日,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耕海牧渔实践队在日照市东港区山海天景区、张家台码头、保利广场等地,通过走访问询、调查问卷的形式深入研究当地居民蓝色食物的消费特征,探索其与国家粮食安全的关系,进而总结出捍卫国家粮食安全的对策。

共习蓝色食物,奠定实践根基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在党的十九大、二十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作出重要论述,从东北到海南、从中原到边疆,从产区到销区、从科研一线到田间地头,一次次谆谆告诫、殷殷嘱托,立足新时代擘画了中国特色粮食安全之路,引领和推动了粮食安全的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实践创新。2023年12月14日下午,耕海牧渔实践队于校内进行了社会实践前的相关理论培训。实践队负责人在此次理论学习会中向实践队成员展开介绍蓝色食物的含义、相关知识,大食物观的提出、内容、与国家政策的联系等,提高实践队成员对此次社会实践的认知。依托日照天然地理位置优势,深入调查东港区沿海居民蓝色食物消费特征及影响因素,实践队明确行动意义、完善任务分工,以点带面,为进一步推动研究解决中国现存粮食安全危机的观点策略奠定基础。

图为实践队成员进行理论培训。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林迪迪 供图

赶赴山海天,问询沿海人

2024年1月12日下午,实践队成员前往日照市东港区山海天景区进行走访调查。由于日照市为旅游型城市1月又处于旅游淡季,山海天景区人烟稀少,大量商铺闭店不营业,海边游客以日照人民为主,工作人员多为高龄日照人。受实践主题影响,调查问卷的对象选择为沿海居民,故山海天景区内接受调研的人群具备日照本地人、中老年人居多的特征。此处受调研群体在区域沿海的影响下日常饮食中蓝色食物占一定比例,平均每周食用3-4次,多食用淡水鱼类、虾类和海水鱼类、虾类,也会食用部分海藻类食品。新鲜海鲜食用频率略高于干货海鲜。绝大部分人认可蓝色食物是宴席中的必需品,也会因社交礼节而购买蓝色食品作为礼物赠与他人。关于蓝色食物对水资源、土地资源、气候资源的影响,大部分人只是偶尔听说稍微了解,对于膳食营养平衡,只有少部分人较为关注。总的来说,生态环境的影响对山海天受调研群体消费蓝色食物的影响较弱。

图为实践队员与受访者。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李国彤 供图

又赴张家台,探索蓝食物

结束山海天景区的调研后,实践队成员前往日照市东港区张家台码头地区,在附近的小渔村内展开调研,调研结果与山海天景区结果有显著差别。渔村村民以中老年人和幼龄儿童居多,多数人以捕鱼为生,大半辈子不曾离开过渔村。遵循“靠海吃海”的老话,此处受调研人群平均每日都食用蓝色食物,部分家庭甚至一日三餐无法缺少蓝色食品。由于靠近码头,村民就近在码头或小超市采购蓝色食品,在家中自行烹饪。一位受访的奶奶告诉实践队员,渔村离海太近,这里的人都依靠海生存,家家户户都天天吃鱼,一顿缺不了。受区域地理位置影响,张家台码头受调研群体多食用海水鱼类、虾类,且除新鲜蓝色食品外,几乎不食用其他经过加工的蓝色食品。关于蓝色食物对水资源、土地资源、气候资源的影响,他们几乎不了解,蓝色食物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也几乎不影响他们对蓝色食品的消费。虽然他们通过食用蓝色食物保持较为健康的身体条件,减少了对自然资源的消耗,甚至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国家的粮食安全,但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自身做出的贡献。

图为实践队员与渔村超市老板。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李国彤 供图

通过本次实地调研,实践队对日照市东港区沿海居民蓝色实物消费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沿海地区较内陆地区使用蓝色食物更为频繁,为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实践队得出结论,加大宣传提倡食用蓝色食物的力度,提高人民日常生活中食用蓝色食物占总食物数量的比例,有利于减少碳排放量,减少多种自然资源的浪费,解放耕地,捍卫国家粮食安全。

图为实践队员合照。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刘晗悦 供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5897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实践纪实|社区实践计划服务项目纪实

社区实践团成功举办心理健康系列活动近期,大连理工大学“聚焦心理,关爱社区”社区实践计划服务项目团队于马栏社区恒苑街道成功完成了一系列以心理健康为主题的实践项目。这次活动得到…… 陈欣宜 大连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实践纪实|心理志愿春季自主实践纪实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AI)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然而,AI在带来效率显著提升的同时,也对不同人群的心理产生了复杂影响。为了深入探寻AI与心理之间的微妙关系,帮助人们更…… 陈欣宜 大连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福”送万家暖人心活动

“福”送万家暖人心活动在这个寒风凛冽的冬日,一场特殊的温暖由返乡大学生通过“福”送万家暖人心活动送到周边社区,通过学…

寒假“返家乡” | 青春扬帆正当时,志愿践悟展新篇——兰州交通大学经济管

随着国家对乡村振兴和区域协调发展的高度重视,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力量,肩负着为家乡建设添砖加瓦的重要使命。2025年寒…

当数学遇见艺术与爱:返乡大学生为小学生带来别样趣味课堂

近日,一堂别开生面的数学公益课在长沙市浏阳市永安镇一托管所的教室里展开。这是一堂由湘潭大学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主办的返…

河海大学机电学院中华队回访母校讲河海故事

机电学院中华队回访母校讲河海故事在寒假期间,河海大学的三名学子怀揣着对母校的思念与对未来生活的期许回到了朝思暮想的母…

数字长征,数据背后的苦难与传承

“数说万物,用数字解读伟大长征路”主题教育活动于2025年2月14日星期五在青罕中学圆满举行。(一)数说万物,用数据勾勒长征…

最新发布

曲园学子三下乡:服务永铭心,青年谱华章
“时代各不同,青春薪火相传”青年所传承的时代精神与党的初心和使命一脉传承,为强化思想引领,全方位、多层次贯彻落实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振奋时代精神,曲阜师范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桑梓寻梦寒假…
璀璨星辰,致敬无声英雄 ——拾光实践队第三天落下帷幕
(通讯员段林瑄2024-1-23)为了解社区居民对环卫工人职业的认识与现状,以便改善和提升社区居民对环卫工人的尊重和支持程度,同时,为了改善环卫工人的工作条件和社会地位,并促进社区居民对环卫工人的关注和尊…
承儒家君子人格,培高校廉洁之风
承儒家君子人格,培高校廉洁之风中国青年网邯郸1月21日电(通讯员张甲栋)反腐倡廉是党加强自身建设和提高领导能力的关键。反腐败斗争,涉及民心向背,“是一场输不起也决不能输的重大政治斗争”,从一定意义…
对非遗文化感悟
非遗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从中我得到了许多宝贵的感悟。首先,非遗文化教会了我珍惜传统。在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传统文化往往被忽视和遗忘。而非遗文化以其独特的魅力和价值,提醒着我们要珍惜并…
时光漫卷书页过,健康科普人心暖
季羡林曾说:“书能给人以知识,给人以智慧,给人以快乐,给人以希望。”寒冬腊月,去走进、去体会书中瑰丽而奇妙的世界,去探索、去发现思想的深邃与知识的广博,去感恩遇见、感谢温暖。读一本好书,觅一份…
践行大食物观,保障粮食安全
中国青年网青岛1月20日电(通讯员刘奕斐)2022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始终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头等大事”、“要树立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多途径开发食物来源…
践行“大食物观” 传承中华优秀食文化
中国青年网日照1月20日电(通讯员丛恺奕)在2022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树立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多途径开发食物来源”。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行,人们的生活质量逐渐提高。与此同时,人们对于…
传承千年智慧,探寻非遗之美
非遗文化也是创新和发展的源泉。虽然非遗文化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但它们并不是僵化的、不变的。相反,非遗文化在传承中也会不断地发展和创新,适应时代的需要和人们的追求。为了更好地了解非遗文…
因材施教各得所,因人制宜皆成才
以德教人,以才育人,青春三下乡。曲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坛育新知,强师筑未来”在山东青岛,威海等地展开注重学生品德和能力培养的社会教育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做到言传身教,以自身的行为和人格力量去感…
探寻蓝色食物,践行大食物观:开启健康饮食新纪元
中国青年网东营1月20日电(通讯员刘欣然)洪范八政,食为政首。粮食是国家安全的战略物资,目前虽然我们国家连续18年取得了大丰收,但在工业化城市在推进过程中,农业资源环境约束不断增强,生产要素价格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