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院寒假社会实践]
竹子作为绿色、低碳、速生、可再生、可降解的生物质材料,在应对气候变化、修复退化土地等一系列全球挑战中可发挥独到作用。而聊城在竹子引种种植及竹产品发展应用方面历史悠久、底蕴深厚。为了探究聊城推动“以竹代塑”完整产业链的发展,开辟环保新赛道,促进经济发展所做出的智慧方案。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竹”梦未来实践队于2024年1月15日-2024年2月23日前往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中国南竹北移展示馆开展主题为“活用竹业巧创新,打造乡村振兴新引擎”的社会实践活动。
实践队的成员在老师和队长的指导下多次召开线上会议,紧跟国家出台的最新政策,分析研讨,为后续实践活动做好充分的理论准备。此外,实践队还制定了“关于人们对以竹代塑推动绿色发展的认识情况”的调查问卷,通过线上和线下相结合方式进一步了解群众对相关政策的认知程度以及对“以竹代塑”新产品的发展期望。图为实践队员进行线下问卷调查 安彤供图
经过前期充足的准备活动,实践队员们规划好实地考察的路线和此次要着重采访的内容,决定前往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中国南竹北移展示馆进行开展实践。馆内向我们展示了中国南竹北移”发展历程、“聊城竹迹”、乡村竹景观等,详细介绍了聊城“南竹北移”发展历程,以及聊城目前主要竹类种植品种及竹产业发展规模、未来展望。主展厅内展出了一次性竹餐具、竹纤维制品、竹生活用品、竹文创类产品、竹家具和竹工艺品等几十件涉及衣食住行方面的低碳环保竹产品。
在场馆负责人的带领下,实践队员们对于聊城南竹北移的历程也有了深刻的了解。早在上世纪50年代始,聊城市就已遵照毛泽东同志“要大力发展竹子”的指示,开始进行“南竹北移”引种试点栽培试验。临清大众公园引种的淡竹、早园竹、黄古竹等品种得到了成功扩繁。进入21世纪后,聊城市创新推动“南竹北移”实践,在低洼盐碱地打造了百竹园,科学开展竹子引种栽培,截至当下,聊城市已成功引种了70余种竹品种,全市栽植面积已200余公顷,初步形成了以聊城市区和临清为主的栽培基地,成为了我国北方引种栽培主子品种最多的城市。在公园、广场、社区、村庄等重要节点全力打造了“水竹双清,凤鸣在竹”的独特竹林生态景观。图为实践队员在展示馆参观学习 贾吉耀供图
在展示馆内展出了一些绿色环保竹制品,场馆负责人许月亭表示“我们积极响应国际竹藤组织的‘以竹代塑’新政策以及党的二十大提到的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化、低碳化的行动计划,持续组织馆内成员的自我学习,不断参与各地的竹业博览会,与‘以竹代塑’新型城市地区签署长期合作的协议。” 负责人着重强调到,在发展“南竹北移”和“以竹代塑”相融合发展的同时,也为当地提供了大量的就业,解决了当地村民的就业问题。而将竹生态、竹产业、竹文化科学融入全市的生态保护发展规划和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战略,对于发展乡村旅游以及竹文化旅游提供了“原料”。图为实践队员在博览会拍摄的竹产品 贾吉耀供图
而通过调研得知,当地即励志于抢抓“以竹代塑”风口,推动竹产业高质量发展,从而形成了以竹为核心,一二三产业协同发展,乡村振兴和生态保护齐头并进的发展格局。“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中国人对竹子有着深厚的情感。而“以竹代塑”倡议既契合我国国情和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方向,又是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科学举措,应乘好“以竹代塑”绿旋风,坚定不移地向前推进,由此为全球环境治理作出新贡献。图为实践队队员合照 徐敏超供图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5896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