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日照1月18日电(通讯员:孙嘉桐)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大食物观理念,减少食物浪费,实现可持续发展,2024年1月12日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耕海牧渔”实践队前往日照市山海天景区、张家台码头进行此次社会实践,探索蓝色食物在沿海居民饮食消费中的具体情况,实证分析蓝色食物消费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学习大食物观理念,铺设食物节约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了建立全面的食物观念的重要性,并着重于多样化食物的种类和来源。在确保粮食供应稳定的基础上,也要确保肉类、蔬菜、水果和水产品等多种食品得到有效的供应,以满足居民多样化的营养和健康需求;同时,强调了全面开发和拓宽国土资源的重要性,以便为确保食品安全提供更深层次的战略支持。鉴于山东地区土地有限而人口众多,粮食产量增长受到了一定的制约,所以践行大食物观,开发蓝色食物,减少食物浪费是非常必要的。
在动员大会上,实践队员们初步了解到了大食物观的概念以及蓝色食物在大食物观中展现的重要作用。“大食物观”,既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考量——“在确保粮食供给的同时,保障肉类、蔬菜、水果、水产品等各类食物有效供给”,也有全方面、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的谋划——“要向森林要食物,向江河湖海要食物,向设施农业要食物”。为了解居民在向江河湖海要食物这一举动中的认识和实践,“耕海牧渔”实践队首先选择了作为沿海城市之一的日照,深入日照海边公园及码头进行调查。
图为实践队员在实践动员会上进行实践主题讲解。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林迪迪 供图
走访当地沿海渔民,了解水产消费情况
通过与当地渔民的交流,我们发现超市货架以及路边摊位上的海鲜种类丰富。当地居民的饮食结构中,水产品占比较大,且频率较高。张家台码头附近也有许多的渔家菜馆,用最新鲜的食材制作海边美食。据实践队员了解,日照市部分居民会特地前往张家台码头进行水产品的购买,以保证水产品的质量。而在日照旅游的部分游客也会选择前往此地,品尝当地新鲜的水产品。逢年过节,前来码头购买新鲜水产品的人更多,人们对水产品的需求量逐渐增加。
该港口附近的水产品,就是这片海域生产的本地水产品。通过观察与采访,实践队员们了解到鱼、虾、贝类、藻类是水产消费的前四位。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中高端水产品的消费呈现一个上升的趋势,例如鲍鱼、海参等。因此在当地码头的小摊上,也可以看见这些高端水产品的身影。但仍以鱼、虾、贝类、藻类为主,海参、鲍鱼等数量较少。
图为实践队员在张家台与当地居民进行交流。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刘晗悦 供图
选择捕捞海洋资源,减少食物始端浪费
“也不能都把他们捕上来,要留一点在里面的。要不然捕上来了,还会有很多剩余,都浪费了。”通过采访当地居民,我们得知,食物浪费也可以体现在过度捕捞海洋资源上。过度捕捞,使其繁衍能力不足以弥补从海洋中捕捞的资源量,难以维持生态平衡。随着海产品需求的增加,海洋资源被破坏也更为可能。所以,当地减少食物浪费的一大举措为选择性进行渔业捕捞。这样可以减少捕捞对海洋生态系统的负面影响,使捕捞行为更加科学合理。
作为一个人口大国,我国的食物浪费问题更为突出。一方面,农产品产后在收割、运输、贮藏等环节损失严重,粮食、水果、蔬菜等的产后损失率远高于发达国家;另一方面,餐桌浪费造成的农产品损失量也不容小觑。这种浪费问题实践队员在当地码头附近的渔家乐中也有所发现。
加工储存能力较弱、贮藏加工技术相对落后以及加工装备自主创新能力弱都会导致加工过程中原料的大量损失。节约粮食是增加粮食供给的一个有效途径,因此合理把控捕捞数量,也是在大食物观背景下沿海居民的一个重要手段。
图为张家台码头的捕捞活动现场。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刘晗悦 供图
通过调查访问张家台,实践队员初步了解到了沿海居民对蓝色食物定义的认知状况,也认识到了沿海居民对蓝色食物作用理解上的缺失。在大食物观理念的传播与践行上,日照作为沿海城市之一,有一定的实践基础,但仍面临些许的问题和挑战。“耕海牧渔”实践队将继续深入走访、思考和实践,为推进大食物观在生活中的应用不断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图为实践队员合照。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刘晗悦 供图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5896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