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潜海寻“蓝食” 保障国家粮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 作者:史衍新

中国青年网济南1月20日电(通讯员 史衍新)粮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战略物资。然而,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我国粮食安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保障粮食安全已经成为当今政府和社会的共同目标。2023年1月13日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耕海牧渔实践队走进山海天景区、张家台码头等地深入进行实地调研考察,寻找“蓝色食物”与国家粮食安全的内在联系。

在13日进入实地调研开始前,实践队于12日在校内进行了系统的主题学习。通过理论学习会,实践队队长向队员们介绍了蓝色食物的相关知识,将日常可见的水产品升级为蓝色食物引入到国家粮食安全的主题中。同时,实践队学习了有关“蓝色食物”与大食物观、国家粮食安全、食物浪费、国民营养健康等话题之间存在的内在联系,从多角度深入透彻地认识了本次实践活动的对象——蓝色食物。实践队队长在学习会中重点阐明了本次实践活动的意义,实践队旨在利用天然地理位置优势,深入日照人民群众、跨入日照水货市场,在省内沿海城市开启对“蓝色食物”全方面调查,重点研究沿海居民蓝色食物消费特征及影响因素,揭示海洋食物资源资源对当今社会各有关热点话题的意义。此外,实践队在会中讨论并明确了实践方法、任务分工等具体工作,为实践活动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图为实践队理论学习会。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周钰晴 供图

1月12日至13日,实践队走进山海天景区、张家台码头进行实地调研考察。本次调研主要采用线上线下分发调查问卷与线下访谈的形式进行,紧紧抓住日照市作为沿海城市所具有的较为特殊的饮食结构——水产品饮食(水产品包括淡水和海水),去到保利广场等地深入消费群体,去到张家台码头等地深入市场供给,全方位、多层次进行日照市居民蓝色食物调研活动。利用所在地区优势,采用从日照看沿海、从部分到整体的方法开启了实践之路。

第一站,队员们去到山海天风景区,工作日时间景区内大多是本地中老年散步者或外地游客,由于实践主题硬性要求,受访者多为日照本地高龄居民,较为局限。但通过这些日照土生土长的人群,队员们也发现了“老日照人”的共性。首先,中年及以上日照本地居民并没有因居住地是沿海城市而表现出对水产品的依赖。大多数人表示每周食用水产品的次数并不多,蓝色食物消费占全部饮食消费的比重也不大,甚至一些70岁以上的老年人因吃了一辈子海鲜而对海鲜有了无视心理,任何一方面因素的小变动都会使其放弃餐桌上的水产品,例如价格、季节,大多数中老年人并不会因为水产品作为优质蛋白等多营养元素供给而有意的进行蓝色食物消费。其次,关于蓝色食品直接带来的对耕地资源、淡水资源等的积极影响,老一辈人更是闻所未闻。可以推测出,作为沿海居民,中年尤其是老年群体并没有意识到触手可及的海洋食物资源是一种能较好解决国民粮食供给、国民营养健康的利器。

图为实践队员与受访者。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李国彤 供图

第二站,队员们去到张家台码头,切换到市场角度去看蓝色食物。到达码头后,不少实践队员的第一印象是“冷清”,作为主要水产品供给端的码头在冬季人烟稀少,不仅是消费者少,渔民、摊贩,码头大多数鱼馆也处于歇业状态。由此,在山海天风景区消费者提到的“水产品的季节性”得到了进一步印证。

图为实践队员与码头商贩。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刘晗悦 供图

但不可忽视的是,在调研访谈过程中日照居民近乎一致的表示住在海边会有意多吃水产品,且因沿海影响,对水产品看得见摸得着,倾向于购买本地海鲜;并且由于身住沿海,具有选择新鲜的或刚打捞上来的水产品的机会,便不会过多在意蓝色食物的包装、品牌、售卖地点。相较于干净的大超市,他们更愿意去到充满海腥味的码头购买纯天然水产品;最重要的一点,多数日照人明确表示蓝色食物是日常饮食中的必备品,且聚会宴席中必须有水产品,可见在沿海居民的心中蓝色食物的价值与地位还是很高的。

此外,通过实践中对日照居民食用蓝色食物情况的调查发现,日照居民中年及以上年龄人群高血压、心脏病等常见“老年病”发病率较低,大多数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身体硬朗,可见日照居民食用水产品的无意识消费一直都在潜移默化的对日照居民营养搭配、身体健康产生积极影响。

总体来说,通过本次实地调研,实践队发现沿海城市的日照居民相较于内陆人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将蓝色食物作为粮食,更有可能将蓝色食物作为应对粮食安全的工具,而这样的行为观念对沿海居民身体的益处也坚定了蓝色食物成为“新型粮食”的可行性与重要性,蓝色食物未来在国家粮食安全保障方面的影响不可忽视。

图为实践队员合影。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刘晗悦 供图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5896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保护野生动物,我们在行动 (三)

昨天我们的任务主要是发放宣传单、问卷以及剪辑视频,经过昨天一天的努力,我们有了不小的收获,今天上午我们的任务主要是进行资料的最后整理和筛选。经过我们队员一上午的努力我们收集…… 六月的雨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查看全文 >>

保护野生动物,我们在行动 (二)

所以面对很多人的不理解和质疑时我们比昨天更加有信心,有动力,正是因为大家的不理解更加让我们奋进。但也有同学遇到了好的情况,通过昨天的宣传之后有的群众已经了解到保护野生动物和…… 六月的雨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查看全文 >>

保护野生动物,我们在行动 (一)

2020年7月16日上午,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暑期社会实践队——守护者社会实践队积极响应学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安排,继续进行我们的实践活动。昨天我们的任务主要是发放宣传单、问卷以及剪…… 六月的雨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查看全文 >>

远离野味,从我做起

守护者社会实践队积极响应学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安排,秉承“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决战脱贫攻坚,投身强国伟业”的活动主题,在豫西、豫南地区进行了本次暑期社会实践。自…… 六月的雨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查看全文 >>

远离野味,从我做起 (二)

但也有很多人拒绝了我们队员的调研,虽然使我们队员有点失望,但却因为他们的拒绝,让我们队员更加有了奋斗的激情。“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性格,被他们拒绝其实也没什么,大不了我再换别人…… 六月的雨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查看全文 >>

远离野味,从我做起 (一)

2020年7月15日上午,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暑期社会实践队——守护者社会实践队积极响应学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安排,秉承“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决战脱贫攻坚,投身强国伟业”的活…… 六月的雨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查看全文 >>

保护自然,应刻不容缓

2020年7月18日上午,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暑期社会实践队——守护者社会实践队继续进行本次暑期社会实践。这是进行实践活动的第四天,守护者社会实践队开始组织开展线上讲座活动,希望通过该讲…… 六月的雨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查看全文 >>

保护自然,应刻不容缓(二)

7月18日上午九点,革除滥食“野味”陋习的线上讲座活动准时开始,在讲座中队员们引经据典,用大量鲜活的故事告诉听众们,要保护自然,保护野生动物,革除滥食“野味”陋习。听众们听后反…… 六月的雨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从遵义出发,筑梦青春——红色精神的传承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更好地弘扬遵义会议精神,传承红色基因。2025年4月…

红色基因永传承 青春接力长征行 ——遵义会议精神宣讲团赴大金山国防园学习

2025年3月5日,金陵科技学院“红色遵义·筑梦前行”大学生志愿宣讲团的10余名青年志愿者走进南京市溧水区大金山国防园,以“重…

传承红色基因,不负历史使命——“澄园先锋”红色志愿宣讲团举办系列宣讲

传承红色基因,不负历史使命——“澄园先锋”红色志愿宣讲团举办系列宣讲活动为传承红色基因,深化党史学习教育,4月23日,南…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考研大满贯宿舍413——夜灯长明照题海 青春共赴研梦来

以知识为舟以互助为桨在漫漫长夜里砥砺前行于浩瀚学海中并肩奋进用坚持书写青春答卷以协作铸就上岸奇迹接下来让我们一同走进…

五四薪火 聊传新篇-传媒技术学院主题朗诵献礼表彰盛典

为弘扬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五四精神,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4月25日,聊城大学于西校区大礼堂举办…

最新发布

践行“大食物观” 传承中华优秀食文化
中国青年网日照1月20日电(通讯员丛恺奕)在2022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树立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多途径开发食物来源”。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行,人们的生活质量逐渐提高。与此同时,人们对于…
传承千年智慧,探寻非遗之美
非遗文化也是创新和发展的源泉。虽然非遗文化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但它们并不是僵化的、不变的。相反,非遗文化在传承中也会不断地发展和创新,适应时代的需要和人们的追求。为了更好地了解非遗文…
因材施教各得所,因人制宜皆成才
以德教人,以才育人,青春三下乡。曲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坛育新知,强师筑未来”在山东青岛,威海等地展开注重学生品德和能力培养的社会教育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做到言传身教,以自身的行为和人格力量去感…
探寻蓝色食物,践行大食物观:开启健康饮食新纪元
中国青年网东营1月20日电(通讯员刘欣然)洪范八政,食为政首。粮食是国家安全的战略物资,目前虽然我们国家连续18年取得了大丰收,但在工业化城市在推进过程中,农业资源环境约束不断增强,生产要素价格持续…
活用竹业巧创新,打造乡村振兴新引擎
[管理学院寒假社会实践]竹子作为绿色、低碳、速生、可再生、可降解的生物质材料,在应对气候变化、修复退化土地等一系列全球挑战中可发挥独到作用。而聊城在竹子引种种植及竹产品发展应用方面历史悠久、底蕴…
城市美容师,披星戴月人 ——拾光实践队寒调调研第三天圆满结束
(通讯员孙悦2024-1-21)赞美环卫工人,不是因为他们的身份低微,而是因为他们的付出伟大。他们是城市的守护者,是这片土地的守望者。他们用自己的汗水和努力,换来了城市的整洁和美丽。为此,2024年1月23日,湖…
着眼食物浪费行为,共筑食物最后防线
中国青年网日照1月18日电(通讯员:孙嘉桐)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大食物观理念,减少食物浪费,实现可持续发展,2024年1月12日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耕海牧渔”实践队前往日照市山海天景区、…
坚定精神 走向未来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唯有精神上站的住、站的稳、一个民族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挺立潮头。这是习近平同志在《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这种使中华民族屹立不到的精神…
翠竹破晓,竹韵未来
【管理学院寒假社会实践】随着全球塑料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竹子作为一种快速生长、可再生的植物,正在成为塑料替代品的理想选择。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牢固树立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
共筑温馨社区,用心服务居民
“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关系国运”,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为了更好地提高居民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感以及社区居民之间的凝聚力和互助精神,营造一个宜居、和谐的居住环境,曲阜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