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探访荣昌陶艺 调研非遗传承

来源: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汽车工程学院 作者:周元景砚

荣昌陶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价值,一直以来备受关注和研究。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荣昌陶这一非遗项目,启为创新团队于6月29日下午前往重庆荣昌对荣昌陶展开调研

此次调研活动旨在深入了解荣昌陶的制作工艺、传统技艺、材料特点等方面的情况,为后续的非遗保护工作提供参考和支持。团队成员将通过实地考察、座谈交流等方式对荣昌陶进行系统的调查和研究。

在调研过程中,调研团队首先参观了位于荣昌区的陶瓷作坊。这些作坊分布在荣昌区的各个村落中,传承了陶艺制作的世代技艺。参观中,调研团队亲自体验了陶艺制作的过程,包括捏塑、烧制、施釉等环节。他们深入了解到荣昌陶采用天然材料,精湛的手工技艺和特殊的烧制工艺造就了其独特的风格和品质。

除了参观作坊,调研团队还与当地的陶艺家进行了深入交流。这些陶艺家多数都是家族式的世袭传承,对陶艺制作拥有独特的见解和经验。调研团队与他们共同探讨了陶艺的制作过程、技法传承等问题,并了解到传统陶艺制作依然保留着原始的手工工艺,需要艺人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陶艺艺术家的技艺以及坚守,是传承与发展荣昌陶非遗文化的中坚力量。

此次调研还发现,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审美观念的变化,荣昌陶已经开始走向现代化和创新发展的道路。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和艺术家将荣昌陶融入到现代装饰、器具等领域,使其更加符合市场需求和时代潮流。调研团队对这种创新发展给予了高度赞赏,并认为这是非遗传统与现代文化融合的重要体现。

通过这次荣昌陶非遗调研,我们对荣昌陶的制作工艺、传统技艺和现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荣昌陶的非遗保护工作还面临一些挑战,比如材料资源的保护、传承人的培养等。但我们相信,在国家和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下,荣昌陶必将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为中华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做出应有的贡献。

非遗保护需要社会的关注和参与,我们期待更多的人了解并关注荣昌陶,共同努力,共同承担起保护荣昌陶非遗项目的责任和使命。让我们携手努力,让荣昌陶这一世界文化遗产在现代社会延续发展,并为传统陶艺制造业注入新的生命力!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4839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安徽学子三下乡:乡村振兴

随着新农村政策的落实,很多乡镇都完成了新农村的文明建设,成果丰硕,效果显著。我是安徽工业大学的陈家豪,今年暑假的8月18日,跟随三下乡的队伍,我出发前往宁国市梅林镇,深入到农村…… 陈家豪 安徽工业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查看全文 >>

博物馆做志愿者感悟:献爱心,助社会

博物馆做志愿者感悟:献爱心,助社会7月20日,我在宿州博物馆做了志愿者,这段经历让我收获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和感悟。作为一个博物馆志愿者,我有幸近距离接触到丰富多样的文物和历史知识…… 王晶晶 安徽工业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查看全文 >>

六安敬老院社会实践:传承尊老爱幼良好美德

8月20日,炎热的一天,我跟随社会实践队伍前往位于裕安区齐云路口的一处疗养院,刚进入大门,就看见爷爷奶奶坐在一起聊天,很热闹,爷爷奶奶看见我们来了,很热情,询问我们多大了,都在…… 杨雨晴 安徽工业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工业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青春烛梦,爱心护航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深化学思践悟,使同学们努力成长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8月1日-8月11日,安徽工业大学能源与环境…… 朱七美 刘荣君 安徽工业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学子三下乡:情在艺先,以艺传情

为了让小朋友们感受音乐的魅力,鼓励小朋友们主动创新,在创新中表达自我,释放自我。8月10日,安徽工业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绿色种子”志愿服务队伍在安徽省池州市石台县大演中心学校开…… 朱七美 刘荣君 安徽工业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学子三下乡:岁月静好,安全常在

为助力快乐假期,推动用电安全理念深入人心,2023年8月5日,安徽工业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爱心献社会,真情暖人间”暑期社会实践科普调研团来到滁州市南谯区紫南社区,为社区爱心暑托班的…… 孙文杰 安徽工业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学子三下乡:开掘新知,探索未知

为增强青年学生对科技创新的认知,激发同学们的爱国情怀以及对科技的好奇心和探究热情,安徽工业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绿色种子志愿团队于2023年8月9日在安徽省池州市石台县大演中心学校开展…… 朱七美 刘荣君 安徽工业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学子三下乡:志愿慰问留守儿童

为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充实大学生活体验,提升社会适应能力和实践能力,安徽工业大学组织学生进行志愿暑期实践活动。实践团队在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罗刘村开展了慰问当地留守儿童的志…… 高宇轩 安徽工业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扬帆逐梦 职通未来 文学院承办山东省高校师范类毕业生就业双选会暨聊城大学

为畅通企业招聘和学生求职通道,搭建毕业生与用人单位高效对接平台,促进毕业生实现顺利就业与高质量就业,4月10日,山东省高…

文学院举办访企拓岗座谈会

4月10日,文学院邀请潍坊实验中学、东阿南湖行知学校、临朐新时代实验学校及济南天桥黄河双语实验学校负责老师到C210会议室举…

以声传薪火,破茧绽芳华 ——人文学院举办“传薪破茧 燃梦青春”主持人大赛

为融合传统文化传承与现代创意表达,展现人文学子的文化底蕴,3月30日下午,人文学院于人文艺术实践基地举行以“传薪破茧燃梦…

创新赋能,共启未来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外国语学院、法学院三院联合举

为结合专业特色提出创新性解决方案,提升学子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助力培养新时代创新型人才,3月31日晚,由人文社会…

人文学院举办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朋辈辅导首期课程

为夯实学院学生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学科基础,4月1日晚,人文学院于旗山校区文2-305教室举办首期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朋辈辅导课程,…

最新发布

法制进校园 贵州黔南科技学院开展法制教育宣讲活动
9月6日上午,贵州黔南科技学院特邀惠水县公安局涟江派出所驻大学城警务室警长卢禹昌在足球场为2500余名新生开展法制教育专题宣讲。宣讲现场,卢禹昌从法律层面,围绕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校园交通安全、防溺水、…
探访夏布非遗 领略梭织之秘
荣昌夏布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其历史悠久、技艺精湛,以其独特的风格和艺术价值闻名于世。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这项非遗项目,启为创新团队成员于6月29日上午前往重庆荣昌对荣昌夏布非遗文化展开调研…
走进老寨子,唱响新山歌——我校“长沙弹词非遗传承”团队开展传统文化艺术调研
“河里的石头头挨着头,山上的柴木柴挨着柴……”7月11日,走进湖南省怀化市通道侗族自治县流源村老寨子,“芙蓉朵朵·长沙弹词非遗传承”的团队成员们就听见了远处传来的动听山歌。队员们循声而至,开启了为…
成都内画:瓶罐内的艺术
国家文化和旅游部组织的成都内画非遗文化调研活动成果丰硕,为成都内画的保护和传承工作提供了重要参考。成都内画作为一项独特的瓷器装饰技艺,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内涵。启为创新团队通过实地考察和…
探寻内画技艺,领略非遗传承
近日,启为创新团队对成都内画这一中国传统手工艺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调研活动。成都内画作为一种独特的瓷器装饰技艺,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内涵,一直以来备受国内外学者和艺术爱好者的关注。此次…
“乡”约盛夏 与茶同行——湖南女子学院点茶成金项目组的青年红色筑梦之旅
为实现新时代青年学子扎根基层、振兴乡村的实干抱负,湖南女子学院团委组织的青年红色筑梦之旅“三下乡”实践活动拉开帷幕,7月4日点茶成金项目组在校创新创业学院的支持以及指导老师杨阳的带领下,赴湖南女…
探访蜀锦文化 追寻针织之美
近日,启为创新团队开展了对中国传统手工艺品蜀锦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调研活动。蜀锦作为中国独特的传统艺术形式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一直以来备受国内外学者和艺术爱好者的关注。此次调研活…
赴吉林,追寻习总书记足迹;伴晨曦,走进亿森林老年公寓
大学生网报9月7日哈尔滨电(通讯员阮湃张凌峰王淼袁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大力弘扬孝亲敬老传统美德,落实好老年优待政策,维护好老年人合法权益,发挥好老年人积极作用,让老年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安…
路漫漫其修远兮,学习奋进新农人
(通讯员:黄金凤姜王丹摄影:杨若琳马啸)学习20大新思想,争做新时代新农人。新农人团队一行七人利用暑期社会实践机会,走进社区科普宣传牛奶价值,深入市场调研奶制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学科特色结…
巢湖学院学子三下乡:青春恰似火,扬帆正当时
今年暑假,我参与了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帮助农村老人解决用药困难,为老人进行用药科普志愿活动,给我留下了深刻的感悟。这次活动通过为农村老人提供免费的健康咨询和药物发放,帮助他们解决了用药困难和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