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教育部国家语委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服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高质量推广普及的若干意见》,发挥大学生在推普助力乡村振兴中的作用,三峡大学赴云南省昭通市永善县溪洛渡镇开展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志愿服务活动。坚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传承中华优秀语言文化的目标信念,三峡大学推普志愿者团队加强立德树人、民族团结、思政教育等方面的密切联系,于2023年7月25日依托溪洛渡水电站实地学习,以“共饮长江水,齐颂华夏诗,同传中国情”为主题,采取“线上+线下”形式展开宣讲,多点联动,多地共享。联合三峡大学赴各地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志愿服务队共上一节“推普创新课”。通过思政文化教育、水电站知识科普、经典诗文朗诵,在课程内容共享中,共连一片心,同传中国情。

01思政元素融入
三峡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新闻与传播系党支部书记陈静静老师通过线上讲授《闪闪的红星》红色革命故事,为各志愿服务地的学生开设了富有时代感和号召力的思政课。抗日小英雄潘冬子的故事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稚嫩的幼苗,化作甘霖,为祖国未来建设的新生力量注入红色底蕴。让学生们感受英雄们不畏艰险、勇敢反抗的精神鼓舞,他们纷纷站上讲台,用普通话向大家讲述金沙江畔的红色故事,并通过“党史故事大家讲”的方式,让学生们上台分享自己最有感触的党史小故事和自己心中最敬佩的英雄人物,将思政教育融入红色革命故事,以德育人,以文铸魂。





02水利知识科普
团队成员通过大坝外观介绍、内部运作模式和智能化系统简介,阐述似大江无言,萦绕群山;似绵绵江水,绵延万里的坚毅大坝精神。让同学们体悟蕴含在大坝中的文化精神,用普通话讲好属于一方地域特色的同时,增强家乡认同感和归属感。


03诗文朗诵嵌入
将作品《七律·长征》以诗文朗诵形式融入推普德育课堂,引导同学们透过诗句感受地处滇、藏、川三地界河金沙江的天堑之险,体悟长征时期红军战士不怕苦、不怕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的革命乐观精神。在推广普通话中感受革命历史情怀。波澜壮阔的金沙江奔腾不止,江畔孕育的英勇人民生生不息,革命岁月的故事随历史淡去,忠勇坚毅的灵魂融入江水,在每一句普通话演绎的重铸里新生。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1629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为了解聋哑人犯罪的相关情况及司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探索司法社工介入司法过程实施司法协助的可能性和路径,法学院“声之形”调研团在寒假期间针对聋哑人犯罪的典型案例在四川省自贡市……
声之形调研团 山东大学(威海)法学院查看全文 >>
为了解聋哑人犯罪案件的具体情况和特点,探索公安机关在司法过程中面临的困境,山东大学法学院(威海)“声之形”调研团成员于2月18日就聋哑人犯罪的情况对有关的刑警进行采访。2月18日下……
声之形调研团 山东大学(威海)法学院查看全文 >>
为深入了解聋哑人犯罪以及案件审判的特点,探究司法社工在聋哑人犯罪案件中的角色与作用,山东大学法学院(威海)声之形调研团成员于1月27日对四川省自贡市荣县鼎博律师事务所进行调研,……
声之形调研团 山东大学(威海)法学院查看全文 >>
为了解在聋哑人犯罪案件庭审过程中翻译老师的作用及其遇到的困难,探讨司法社工在庭审过程中担任翻译人员的可能性及必要性,山东大学法学院(威海)“声之形”调研团成员于1月28日对四川……
声之形调研团 山东大学(威海)法学院查看全文 >>
为了解法院等司法机关在处理聋哑人犯罪案件时及庭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探讨处理聋哑人犯罪案件的针对性措施,2月17日,山东大学法学院(威海)声之形调研团成员对四川省自贡市荣县人民法……
声之形调研团 山东大学(威海)法学院查看全文 >>
为全方位了解短视频侵权问题,探寻短视频侵权案件的解决方案,1月27日下午,山东大学(威海)重“权”出击调研团队成员刘馨洁前往青岛市黄岛区人民法院开展线下实地调研,民事庭庭长李红……
重“权”出击调研 山东大学法学院(威海)查看全文 >>
为响应国家“双减”的目标,“助力·同行”调研团开展一系列社会实践活动,针对“双减”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通过线上线下问卷,采访等方式进行调研。于2021年1月29日顺利结项。团队……
山东大学(威海) 山东大学(威海)查看全文 >>
2021年5月21日,“双减”政策出台,致力减轻中小学生负担,将教育回归学校。至今,“双减”政策已经执行半年之久,为了解双减政策的执行情况,山东大学(威海)“助力·同行”调研团成员对……
山东大学(威海) 山东大学(威海)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