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树千光照,明月逐人来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根据道教“三元”的说法,正月十五日又称为“上元节”。元宵节历史悠久,有赏花灯,吃汤圆,猜灯谜,放烟花等一系列传统民俗活动。2023年2月4日,曲阜师范大学“扬眉兔气”队队员在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进行实地走访,采集人们对于元宵节习俗和意义的了解。
又一年元宵节到了,每逢此刻,整个城市都会张灯结彩,以绮丽多姿的灯火为新年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很多人都会在今日兴致盎然的前往古色古香的城隍庙,徜徉在春寒料峭的夜色中,赶那热热闹闹的庙会,欣赏各式各样的花灯,时不时还会绞尽脑汁地去猜灯谜,乐此不彼。
队员们在进行采访的过程中,发现老一辈的人提起元宵节还是非常激动的,因为在这一天热闹非凡,家家户户灯火通明,烟花衬得天空也格外绚丽,有时候还会放孔明灯祈求今年平平安安健康顺遂,还有的年轻人把家里重新布置了一番,柜子和房门上全贴上了红色的彩带。地上簇拥着一堆又一堆的气球,从客厅到两个卧室的天花板都吊了至少五六个西瓜大小的小灯笼,下面还系着五颜六色的彩纸,像一支支翩翩起舞的蝴蝶,煞是好看!在家里举办猜灯谜看花灯等游戏,热闹非凡。当然除了这些,在元宵节还有必不可少的吃汤圆,以花生、芝麻、桂花、红枣、果仁等各种丰富的馅料、用糯米粉包成,可荤亦可素,风味不同,可蒸煮、煎炸等食用方式,元宵节吃汤圆,表达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盼,“汤圆”与“团圆”二字相似,取“团圆”象征着亲人团聚、幸福美满。吃汤圆也意味着在新的一年里阖家幸福,团团圆圆,所以是正月十五元宵节的必备美食。
通过本次实地走访,队员们认识到元宵节的重要性,但是随着时代发展,一些习俗逐渐被遗忘,希望大家能通过自己的方式去继承优秀传统文化。能在元宵节和家人们一起开开心心,幸福美满。
撰稿人:张高瑜
队伍:“扬眉兔气”社会实践队
审核过的指导老师:杨丹丹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4626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为弘扬身边的非遗文化,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亲身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2023年8月7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拾遗”社会实践队队员来到了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县水浒好汉城,前……
拾遗社会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为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维护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促进文化多样性和文化创新,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2023年7月22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拾遗”社会实践队员来到了山东省泰……
拾遗社会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立足非遗技艺传承,为了展示传统生产场景、深入了解与保护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传统技艺。2023年7月22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拾遗”社会实践队来到了中……
拾遗社会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为深入了解身边的非遗文化,亲身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探索传统文化与现代经济相结合的发展模式,7月20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拾遗”社会实践队队员来到了宁津县张大庄镇……
拾遗社会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为了深入了解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性、代表性和历史价值,更好的传承和保护珍贵的非遗文化,7月15日,拾遗社会实践队队员来到了宁津县长官镇,参观并学习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王家园子……
拾遗社会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为弘扬非遗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焕发文明实践活力,2023年7月11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拾遗社会实践队前往曹州古城拜访曹州面人传承人进行交流学习。2008年6月7日,曹州面人经中华人民共……
拾遗社会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手中剪纸生万物,工巧殊胜尽风华”。为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中国传统文化,2023年7月2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社会实践队来到了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通过肥城市文化馆的介绍,……
拾遗社会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023年7月5日上午,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拾遗”实践队王子杰、刘欣玥于莒县古城“剪纸物语”工作室参观学习。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莒县过门笺的传承历程,同时有幸体验了过门笺的制作……
拾遗社会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