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曲园学子访柳腔传承人袁玲:醉人柳腔曲,最爱是乡音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 作者:见微知著实践队

中国青年网日照1月8日电(通讯员 李心如)“杯接田单饮老酒,醉人乡音听柳腔。此来一路睹锦绣,更望琼楼非梦乡。”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柳腔,是历史留给人们的宝贵财富,是先祖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为保护弘扬柳腔文化,更好落实柳腔宣传工作,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见微知著”实践队于1月6日前往青岛即墨古城对柳腔进行随访和调研,探讨袁玲的柳腔传承之路。

图为实践队员在宣传栏处学习柳腔历史文化。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纪晓萱 供图

与柳腔的相识

简单利落的着装、优雅的形体、温婉柔和的气质、神采飞扬的眼神……这是袁玲老师指导学生时的状态。

袁玲并不是青岛即墨本地人,而是跟随父母来到即墨读书,当时的即墨县有个京剧团,京剧团到学校里挑选演员,在家人的一致支持下,她成功入选。14岁的袁玲在京剧团学了半年的时间后,京剧团撤销了,袁玲和其他五个新学员就直接转到了柳腔剧团,成为第一批学员。

“刚开始接触柳腔,其实并不喜欢,觉得它很‘土’,都是方言土语。”袁玲父母都是教师,也是外地人,生长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袁玲对即墨本地的戏剧感情起初并不是很浓郁。

在袁玲的记忆里,他们当时边学边演,摸索前行。“从一开始的不喜欢到慢慢的爱上,一直到现在,这个过程经历了也不少。”袁玲常说。

“幸运儿”不仅是幸运造就的

袁玲提到最多的就是“幸运”。从接触柳腔,到成为主角,从开“小灶”,拜师新凤霞,到开“演唱会”,袁玲一直觉得是“幸运之神”的眷顾。只是,在这背后的艰辛和酸涩,她不会忘却。

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作为戏曲演员,对此体会应该是最深的。据袁玲老师说,他们当时的团长张世民是部队转业的领导,对他们进行的是军事化管理,天亮就得排着队到河边去锻炼,很累。他们练功是在院子里,冬天手脚都会生出冻疮,每天要完成多少动作也都是规定好的。拿大顶的时候,地上都会湿一片,不知道是汗水还是泪水。

图为柳腔演员的衣柜展示。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纪晓萱 供图

“当别人都不练功的时候,我还必须练‘私功’,因为有两位老师觉得我是那么块料,想让我多练练”。因此,袁玲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担任重要角色。

从艺四十余载,将柳腔唱遍全国

袁玲经常谈到除了老师的严格教导和栽培,她还要感激一次机缘巧。在她印象中,她的第一部大戏是改编自昆曲的传统戏剧《十五贯》。

“本来是我的一位老师主演,后来因为她生病了,戏已经打出去了,团里当机立断让我主演。”从此以后,袁玲正式挑起大梁,《花灯记》《寻儿记》《刘海戏金蟾》等几十出戏陆续上演,即墨柳腔团一炮而红,袁玲也成了名副其实的角儿。

袁玲介绍,自2010年她被授予国家级非遗项目柳腔青岛市级传承人以后,自己更感到对柳腔传承的责任。她建立了柳腔传承人工作室用来弘扬柳腔文化。在即墨柳腔剧团招收了20名学员后,袁玲任指导老师向学员传授柳腔的唱功唱法等表演艺术。袁玲认为作为即墨的家乡戏,孩子们应当对柳腔有所了解。她秉承“戏剧人才从小培养”的观念,注重发现和培养柳腔艺术人才。接着便率先尝试在即墨实验二小、德馨小学开设柳腔班,每周二下午为小学生们授课。由她指导的传统戏《花灯记》唱段参加了全国第五届中小学艺术展,柳腔唱古诗节目参加了2018年中央电视台教育频道国学春晚。

“一个剧种一定要培养年轻演员和观众,否则就会被淘汰。”在平日排练中,袁玲不断将这一理念传递给柳腔学员。她告诉实践队员,近两年,柳腔剧团坚持从身边普通人的善举中寻找灵感,柳腔小品剧《俊嫚》的主人公原型就是即墨市道德模范、替父母还债供弟弟上学的马俊俊。在闲暇时,袁玲还会和团里的演员、乐师一起讨论如何在柳腔演出中将人物塑造的更加丰满、生动。

柳腔传承,文化赓续

图为实践队员采访一位青年演员。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鲁雨荷 供图

紧接着,实践队员采访到了一位青年演员,她向成员们介绍了自己在学习柳腔还有进行表演时的心路历程。实践队员问到袁玲老师,她说:“袁玲老师一直是我心中的柳腔艺术标杆。她授课非常认真仔细,是我心中一直敬佩的老师。未来,希望能成为像她一样出色的柳腔演员,让更多人了解、爱上柳腔。”

传承两百多年后,即墨柳腔余韵不绝,醉心乡音唱响齐鲁大地。对于即墨柳腔的未来发展,实践队员希望通过此次随访,发挥传声筒的作用,让柳腔演员的实力和政府的努力被更多人看到,让更多年轻人去了解、热爱柳腔文化。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4296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关注垃圾分类,拥抱绿色家园

一许昌学院绿色e+我们在行动实践队宣传小组外出实践活动今天是2020年7月10日下午,实践队的宣传外出实践小组来到了许昌市东城区。帮助东城区环卫大队在东城区祥和小区张贴垃圾分类宣传海报…… 王政硕 许昌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查看全文 >>

践行垃圾分类,拥抱绿色生活

一许昌学院绿色e+我们在行动实践队宣传小组外出实践活动2020年7月10日下午,实践队的宣传外出实践小组来到了许昌市东城区。帮助东城区环卫大队在东城区祥和小区张贴垃圾分类宣传海报,这次…… 邓敏 许昌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查看全文 >>

绿色e+社会实践总结

许昌学院绿色e+城市垃圾分类宣传实践队线下活动总结2020年7月10号,许昌学院绿色e+城市垃圾分类宣传实践小队开始了大家的第十五天社会实践活动。不知不觉中,队员们本次的实践活动即将结束。…… 刘玉松 许昌学院设计艺术学院查看全文 >>

绿色e+完美收官

许昌学院绿色e+城市垃圾分类宣传实践队线下活动与总结播下一个行动,将收获一份美丽。2020年7月10日,许昌学院绿色e+城市垃圾分类宣传实践队本次的暑期实践活动已经进行到了第十五天了。实践…… 刘雨林 许昌学院设计艺术学院查看全文 >>

绿色梦 我们的梦

绿色梦我们的梦——绿色e+城市垃圾分类宣传实践队转眼间,如白驹过隙,许昌学院2020年暑期社会实践已经接近了尾声。绿色e+城市垃圾分类宣传实践队的队员们也已经并肩作战了十五天,这十五天…… 韩梦茹 许昌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查看全文 >>

留住一片绿色

留住一片绿色——绿色e+城市垃圾分类宣传实践队七月的骄阳,沸腾了我们青春的热血;无悔的选择,辉煌了我们年轻的岁月。实践队员们带着生气蓬勃来到了大家最需要的地方,奉献他们的美丽青…… 李昕 许昌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查看全文 >>

众人一条分类心,垃圾也能变成金 ——实践队接收感谢信和锦旗纪实

时光匆匆,不知不觉我们的暑期社会实践已经过了14天,暑期社会实践也进入到了尾声。2020年7月9日下午两点,许昌学院绿色e+城市垃圾分类宣传实践队在腾讯会议召开成果展示汇报会议,小队员们…… 李莹 许昌学院设计艺术学院查看全文 >>

初心不改 保护环境 ——暑期社会实践圆满结束

不知不觉,许昌学院社会实践队迎来了暑期社会实践队的最后一天,7月10日上午,许昌学院绿色e+城市垃圾分类宣传社会实践队线下的全体队员们在队长的带领下帮助东城区环卫大队在东城区祥和小…… 张新颖 许昌学院设计艺术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探索时间奥秘,童享精彩未来”社区志愿服务活动

为帮助小朋友们认识到珍惜时间的重要性,引导他们学会时间管理,养成良好的习惯,同时丰富同学们的教学组织经验,教师教育学…

“聆听管道之声,共画管道之美”管道保护宣讲活动

2024年11月24日,山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绿色先锋队在校内成功开展了一场以“聆听管道之声,共画管道之美”为主题的管道保护…

守护管道安全,我们在行动

2024年11月24日,山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绿色先锋队在校内精心组织开展了一场以“管护安全,道畅无忧”为主题的宣传活动,取…

华中师范大学数蕴强师 | 如何进行数学教育学研究——数学师范生专业发展讲

为了增强师范生在数学教育研究方面的能力,助力其在学术和教学实践中更好地融合,11月22日晚上,数学与统计学学院(以下简称…

心语汇梦特校:用爱与专业,点亮特殊儿童的希望之光

心语汇梦特校:用爱与专业,点亮特殊儿童的希望之光在繁忙的都市一隅,隐藏着一片充满爱与希望的净土——心语汇梦特校。这所…

最新发布

曲园学子寒假行:古老柳腔唱人间百味,千年传唱品百态人间
中国青年网青岛1月4日电(通讯员胡双赢)“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要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为响应国家号召,了解柳腔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现状…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活动】潋滟丝绸旗袍,氤氲中华文明
中国青年网山东烟台1月13日电(通讯员王青文)驼铃古道丝绸路,胡马犹闻唐汉风。丝绸旗袍作为中国妇女的传统服装,而并非已经湮灭失传的历史服装。它既有沧桑变幻的往昔,加之可欣赏度高,因而极富有收藏价值…
曲园学子寒假行:即墨柳腔遇难题,创新路径促发展
中国青年网潍坊市1月8日电(通讯员黄雪晴)柳腔是即墨地区一项非常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今由京剧、评剧、豫剧、越剧、黄梅戏五大剧种主导的中国戏剧市场当中,柳腔只能称得上是一个极其微小的地方性剧…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巍巍酿酒香,悠悠千年韵
中国青年网山东东营1月5日电(通讯员王青文)酒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不少文人学士写下了品评鉴赏美酒佳酿的著述,留下了斗酒、写诗、作画、养生、宴会、饯行等酒神佳话。酒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载体,在人类交…
曲园学子寒假行:非遗进社区,即墨柳腔“润”民心
中国青年网泰安1月6日电(通讯员尹宗衍)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世界各民族的文化基因和民族记忆,在人民心中有着无可取代的地位,对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进一步研究切实保护与传承…
走过铿锵十年,喜看一路芳华——哈工大威海2105201班学子线上寒假实践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语言文学学院1月8日讯】(通讯员:朱方正)为引导群众听党话、跟党走,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引导青年在新时代担当作为、建设祖国,2105201班全体成员共同…
曲园学子寒假行:针尖艺术,即墨花边
中国青年网青岛1月5日电(通讯员江吉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在经验基础上形成的具有强烈地域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呈现出的历史价值…
亲切接触,在实践之中体会民生
乡村兴则国家兴,乡村衰则国家衰。乡村发展的快慢是影响我国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等都与乡村振兴…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探秘酿酒工艺,追寻千年文化
探秘酿酒工艺,追寻千年文化中国青年网山东东营1月5日电(通讯员王青文)酒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不少文人学士写下了品评鉴赏美酒佳酿的著述,留下了斗酒、写诗、作画、养生、宴会、饯行等酒神佳话。酒作为一…
开眼望长河,铭暗思亮光——哈工大威海2105201班学子线上寒假实践(文化传播专题)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语言文学学院1月8日讯】(通讯员:朱方正)为赴韩交流期间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1月8日下午,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2105201班团支部通过开展线上会议,共同整理城市历史与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