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曲园学子寒假行:即墨柳腔遇难题,创新路径促发展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 作者:见微知著实践队

中国青年网潍坊18日电(通讯员 黄雪晴)柳腔是即墨地区一项非常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今由京剧、评剧、豫剧、越剧、黄梅戏五大剧种主导的中国戏剧市场当中,柳腔只能称得上是一个极其微小的地方性剧种,但仍然是当地文化习俗、风土人情的重要艺术形式,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为此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见微知著”实践队于1月6日前往山东省青岛即墨进行实践活动,走进非遗,走近即墨柳腔,探索“胶东之花”遇到的问题及发展路径。

时代发展社会变革柳腔传承遭遇困难

实践队员们来到即墨区柳腔艺术中心就受到了工作人员热情的招待,并带领队员们参观柳腔艺术中心。工作人员对社会实践队员们说道:“柳腔是我们即墨地区重要的一种艺术表达形式,他的受众较我们常常可以听到的,耳熟能详的京剧啊豫剧之类的相比较小,于是在社会经济的进步和社会意识形态的变革中,柳腔这种胶东地区特色的艺术形式遍逐步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在走访中社会实践队员们了解到,即墨柳腔在经历了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期的艰难时期后,一批围绕在柳腔剧团周遍的编剧、导演、作曲等人才纷纷离去,导致剧团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处于半瘫痪状态,同时,人才问题就成了剧团发展的瓶颈。工作人员对我们说道:“当时在早些年间,柳腔艺术中心的招聘是通过招募考试后培训和给予编制来勉强维持的。虽然招到的人少可是还是有人的。可是在近些年受到多方面的影响,特别是柳腔的受众多是老人,年轻人还是少,特别是年轻人不了解也不愿意参与柳腔的传承工作。”

图为柳腔艺术中心工作人员为队员们表演柳腔动作。中国青年网通讯员纪晓萱摄

面对此种发展现状,柳腔艺术中心联合即墨区第四实验小学,通过培养兴趣,使部分年轻人逐步对柳腔产生好感,产生兴趣,向柳腔靠拢,最终达到吸引年轻人,入到柳腔队伍中来。工作人员向我们介绍到:“即墨实验四小有柳腔的选修兴趣班,我们每周都会有老师去教授一些柳腔的技巧。”师生联合坚持传承创新,选取具有教育意义的经典曲目,在形式上用柳腔的唱腔改编了《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司马光砸缸》等经典历史故事,创作了《夸夸四小我的家》《喜看即墨新气象》等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新作品。工作人员向队员们说道:“我们在学校的柳腔课程达到了40余个剧目,其中有三分之一是师生新开发的。每年的下半年他们还会举办校园戏曲节,让每个学生都参与,人人演唱家乡戏,人人喜欢家乡戏。”将传统文化引入校园的效果非常理想,可以发展孩子们各方面的能力,同时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们自觉传承优秀非遗文化。

与时俱进促发展柳暗花明又一村

传统的柳腔剧目多采用方言俚语,并且表演的形式单一,剧目长且并不通俗易懂。在今天的背景下,确实让人有“土得掉渣”之感,使得一些赶新潮的年轻人对传承他的想法避而远之。同时,由于柳腔的方言味太浓,别的地方观众听不懂,无法普及,这就让柳腔一直处于“地方”,而无法从“地方”中走出去。对此,柳腔艺术中心的老师们开始寻求创新解决办法。工作人员向队员们透露道:“我们会排一些像小品一样的小戏。小戏不会很长,但会有柳腔的唱腔,表演也很生动。因为如果是大戏的话剧目表演时间会很长,有些观众就会坐不住,也看不懂。小戏的故事性比较强,吸引力比较强。”娱乐方式多样化,使柳腔剧场艺术失去垄断优势。

同时在娱乐方式多样化的今天,柳腔剧场艺术不仅失去了垄断优势,而己被逐步地边缘化,人们从众多的新兴的娱乐方式中获得娱乐体验,柳腔的发展位置相对尴尬。对此,柳腔艺术中心同样提出了解决的新路径。“我们有开展抖音的直播,在我们进行一些演出的时候,我们的老师会通过当下人们广泛熟悉的直播以便全国各地更多的人能够看到柳腔的魅力。”柳腔艺术中心虽然单位没有专门的运营,但是与文旅局通用一个账号来共同宣传柳腔文化,也足以看出政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传承的重视。

图为社会实践队员与演职人员对柳腔的相关问题进行讨论。中国青年网通讯员纪晓萱摄

靠政府“输血”非长久之计。对于一个地方剧种来说一味依靠政府帮助从长远角度来看效果并不明显。柳腔要获得新生,必须人自

身内部焕发新的生机,靠自身旺盛的生命力赢得发展。柳腔的剧情曲折紧湊,唱腔传统优美,表演真实质朴,时代气息鲜明,文化内涵

丰富。实践队员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即墨柳腔可以通过创新、出精品,实现自身历史性的变革过渡,实现柳腔自身的文学艺术价值。

图为柳腔多种多样的剧目。中国青年网通讯员纪晓萱摄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4296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以青春之火,燃青春之焰 —记重庆示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启梦于乡

以青春之火,燃青春之焰—记重庆示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启梦于乡实践活动2022年7月20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启梦于乡”志愿团队在丰都镇包鸾县迎来了三下乡志愿活动…… 吴苇 重庆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暖暖三下乡,精彩表演时 ——记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启梦

暖暖三下乡,精彩表演时——记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启梦于乡”三下乡团队汇报表演2022年7月20日,为了展示志愿队为期一周的三下乡志愿活动成果,完美收官此次三下乡志愿活…… 龙清财 重庆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青春不散场,鸾乡存心间 ——记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启梦

青春不散场,鸾乡存心间——记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启梦于乡”暑期“三下乡”志愿服务队汇报演出为响应党“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的号召,并展现志愿者们…… 徐光贤 重庆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启梦于乡,歌舞飞扬 ——记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启梦于乡

启梦于乡,歌舞飞扬——记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启梦于乡”暑期“三下乡”志愿服务队汇报演出7月20日上午十点,为了展示七天以来的教学成果,让孩子们展示自己的风采,同时…… 钱姚宇 重庆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启梦包鸾乡,携手“鸾妈妈”共创美好 ——记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

启梦包鸾乡,携手“鸾妈妈”共创美好——记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启梦于乡”志愿服务队汇报表演秉承着“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的理念,重庆师范大学“青春…… 彭婉莹 重庆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传承红色基因,助力启梦鸾乡 —记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启梦

传承红色基因,助力启梦鸾乡—记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启梦于乡汇报展示活动为给丰都县包鸾镇群众送上夏日的清凉与欢乐,提高儿童的艺术素养和审美情操、助力包鸾镇儿童的…… 曾裔郎 重庆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鸾鸟彩凤 朝阳而生 ——记重庆师范大学“青春飞扬·启梦于乡”三下乡志愿服

鸾鸟彩凤朝阳而生——记重庆师范大学“青春飞扬·启梦于乡”三下乡志愿服务活动汇报演出为向包鸾镇群众及展示本次重庆师范大学“青春飞扬·启梦于乡”志愿服务队“三下乡”实践成果,给当…… 郑力源 重庆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启梦鸾乡,扬帆远航 ——记重庆师范大学“青春飞扬·启梦鸾乡”留守儿童红

启梦鸾乡,扬帆远航——记重庆师范大学“青春飞扬·启梦鸾乡”留守儿童红色宣讲暨三下乡成果汇报展示为体现对留守儿童的关心与帮助,让文化教育得到更广泛的传播,让红色文化更好地传承,…… 闫宇菲 重庆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团委学生会召开第四周例会

为强化学生安全意识,促进学生干部间的沟通与协作,外国语学院团委学生会于4月8日中午12:00在教学楼1-110教学室和树人楼225教室…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商英教研室召开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教研会议

为进一步优化和完善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外国语学院商务英语教研室于4月3日在教学楼2-402办公室…

垃圾分类新知探索 泉城路街道的绿色之旅

3月27日,山东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23级自动化一班垃圾分类计划实践团队带着对环保的热情,来到了济南市历下区泉城路街道,…

画卷绘星河,志愿暖星海——共筑自闭儿童关爱行动圆满落幕

为呼吁社会关注自闭症儿童的成长需求,传递“不排斥、不忽视、多包容”的公益理念,给自闭症儿童创造一个温暖的成长环境,中…

医路向党·青春宣讲:护理学院学子开展遵义会议精神宣讲活动

中国南丁格尔志愿护理服务总队苏州大学苏州医学院护理学院志愿护理服务队积极响应时代号召,依托“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平台…

最新发布

社区调查了解民情,减碳宣传深入家庭
要围绕“落实‘双碳’行动,共建美丽家园”主题,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倡导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针对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城市绿色低碳发展、适应气候变化等…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活动】潋滟丝绸旗袍,氤氲中华文化
潋滟丝绸旗袍,氤氲中华文明中国青年网山东烟台1月13日电(通讯员王青文)驼铃古道丝绸路,胡马犹闻唐汉风。丝绸旗袍作为中国妇女的传统服装,而并非已经湮灭失传的历史服装。它既有沧桑变幻的往昔,加之可欣…
曲园学子寒假行:古老柳腔唱人间百味,千年传唱品百态人间
中国青年网青岛1月4日电(通讯员胡双赢)“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要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为响应国家号召,了解柳腔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现状…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活动】潋滟丝绸旗袍,氤氲中华文明
中国青年网山东烟台1月13日电(通讯员王青文)驼铃古道丝绸路,胡马犹闻唐汉风。丝绸旗袍作为中国妇女的传统服装,而并非已经湮灭失传的历史服装。它既有沧桑变幻的往昔,加之可欣赏度高,因而极富有收藏价值…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巍巍酿酒香,悠悠千年韵
中国青年网山东东营1月5日电(通讯员王青文)酒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不少文人学士写下了品评鉴赏美酒佳酿的著述,留下了斗酒、写诗、作画、养生、宴会、饯行等酒神佳话。酒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载体,在人类交…
曲园学子访柳腔传承人袁玲:醉人柳腔曲,最爱是乡音
中国青年网日照1月8日电(通讯员李心如)“杯接田单饮老酒,醉人乡音听柳腔。此来一路睹锦绣,更望琼楼非梦乡。”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柳腔,是历史留给人们的宝贵财富,是先祖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
曲园学子寒假行:非遗进社区,即墨柳腔“润”民心
中国青年网泰安1月6日电(通讯员尹宗衍)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世界各民族的文化基因和民族记忆,在人民心中有着无可取代的地位,对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进一步研究切实保护与传承…
走过铿锵十年,喜看一路芳华——哈工大威海2105201班学子线上寒假实践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语言文学学院1月8日讯】(通讯员:朱方正)为引导群众听党话、跟党走,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引导青年在新时代担当作为、建设祖国,2105201班全体成员共同…
曲园学子寒假行:针尖艺术,即墨花边
中国青年网青岛1月5日电(通讯员江吉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在经验基础上形成的具有强烈地域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呈现出的历史价值…
亲切接触,在实践之中体会民生
乡村兴则国家兴,乡村衰则国家衰。乡村发展的快慢是影响我国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等都与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