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青岛1月5日电(通讯员 江吉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在经验基础上形成的具有强烈地域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呈现出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及非物化流变性等,成为区分各个不同地域历史文化特点的显著特征。1月4日,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见微知著”实践队前往青岛市即墨区国华工艺厂,通过实践调查的方式,切实探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现状。
图为实践队队员参观即墨花边博物馆。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纪晓萱 供图
花边工艺,百年传承
实践队到达国华工艺品有限公司后,通过与工作人员的交流,实践队队员了解到即墨花边的传承已有百年历史。即墨花边属于鲁绣的一种,早期花边工艺的雏形,是由民间捏绣和绣花两种手绣工艺结合形成的。随时间不断推进,花边工艺逐渐细化发展,愈发精巧。据历史记载,1910年,即墨艺人引进欧洲织绣织法并在当地生产,结合民间编织、刺绣的特点,在工种、针法、图案上不断创新和改进,完美呈现出即墨花边所特有的美。工作人员介绍说:“完成一幅即墨花边,需经过十几道工序,用到锁、编、织等20多种纸花工艺,锁灯笼扣、织密布等50多种布花针法,以及插花、行梗、纳底锁边等24种刺绣针法,产品要达到平、薄、光、齐、匀、净的工艺技术要求。由于每道工序的要求都十分严谨,所以需要民间艺人纯手工编织而成。因其针法独特,造型宛如浮雕,在国际市场被誉为‘抽纱行业的妙品瑰宝’。”
力破困局,发展求新
在采访过程中,实践队队员了解到,即墨花边小幅作品精美绝伦,既是一种消费品也能够作为收藏品,大幅作品高贵典雅,是中国传统编织技艺的最高水平代表之一。在市场中,由于即墨花边产品本身的观赏性和实用性,即墨花边产品整体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有广阔的商业市场。但是受到花边工艺本身生产周期长,手工技艺要求高的限制,早期分散形成的花庄并不能满足市场需求,造成了部分花庄的倒闭,影响了花边工艺的进一步发展。工作人员表示,在新中国成立后,众多分散花庄合并,成为了当时的青岛即墨花边厂,使得整个花边行业得到了转机。之后花边工艺不断地成熟和完善,进一步拓宽了即墨花边的发展空间,成为了即墨经济的支点之一,养育了几代人。
图为实践队队员阅读即墨花边博物馆内资料。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纪晓萱 供图
工作人员在采访过程中对实践队队员说:“近年来,随着人们审美需求的发展,即墨花边也在与时俱进,在原料、工艺、产品方面寻求创新,希望能够在保留即墨花边这项技术本身美感的同时,让花边产品做到贴合市场需求。现在的花边产品,通过一系列创新,产品种类得到了拓展,由初期的几个品种,十余种规格,发展到台布、餐套、床罩等十几个品种,两千余种不同花色和规格。与此同时,产品的观赏性和实用性得到了提升,进一步提高了花边产品的销量。”除了传统花边产品,还开发出了融入了即墨花边元素的装饰画、十二生肖团扇、书签等文创产品,即墨花边在这个过程中积极响应市场需求,推动了花边产品的创新发展。
非遗技艺,大美花边
2011、2012年,即墨花边手工编织工艺分别入选即墨区级、青岛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6年即墨花边传统手工技艺被山东省政府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青岛国华工艺品有限公司被列为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2018年青岛国华工艺品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军被列为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2021年6月,作为鲁绣的一种,即墨花边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被选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即墨花边蕴含的文化传承的到了进一步的肯定,也让更多人有了了解即墨花边技术、产品的兴趣。
近年来,为了更好的促进即墨花边工艺的传承和发展,在政府政策的扶持下,即墨花边一方面借助媒体进行宣传,提升花边技术与产品的知名度,另一方面,即墨花边积极与社区、学校进行合作,让这份传承了百余年的技术能够得到更好的保护和推广,作为优秀文化的载体传承下去。
图为实践队队员在即墨花边博物馆内合影。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纪晓萱 供图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4296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