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守正吕韵,创新流唱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 作者:景行

中国青年网菏泽12月30日电(通讯员 袁梦)为调查各个年龄段的人对于吕剧的认识与态度,以便更好的推动吕剧的创新性发展。12月25日至12月27日,曲阜师范大学吕韵流长实践团深入山东省滨州市进行调查。

12月14日,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要把握传承和创新的关系,学古不泥古、破法不悖法,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文艺创新的重要源泉。”“文艺要创新,但决不能搞光怪陆离、荒腔走板的东西。”实践团为更好推动吕剧守正创新,展开实地调查。

为更加深入了解吕剧,实践团来到了当地一个有固定表演场所的吕剧戏团,在后台观看学习,和表演者进行了交流并且了解到了很多专业知识。据表演者所说,现在吕剧的表演形式和之前都相差无几,他们更希望借助现代传媒手段来推广吕剧。在了解到国家为保护传统戏曲文化出台的相应政策后,吕剧表演者们脸上绽放了欣慰的笑容。创造性转换和创新性发展对现如今的吕剧发展是尤为重要的,吕剧表演者也表示会在保证吕剧表演专业性的同时融入一些现代元素,与时代同轨。

在当地的一个小区内,实践团对在小超市门口闲逛的一位大妈进行了采访,对于实践团提出的问题大妈很热情的回答,大妈表示自己一直都很喜欢听吕剧,并且在还年轻的时候就开始听了。在实践团问到有没有试着将吕剧推荐给年轻人时,大妈摇着头笑了笑,“怎么没推荐过啊,但是他们都不爱听这些。”据大妈说自己有一个收音机里面都是吕剧,她常常和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聚在一起听吕剧。在回答问题时,大妈的眼里满是对吕剧的喜爱。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戏曲艺术的传承发展,做出一系列决策部署,为振兴戏曲艺术提供了遵循、指明了方向,制定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为戏曲传承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在社区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实践团进入社区的一个老年服务中心,里面有很多聚在一起闲聊的老人。值得关注的是,这个老年活动中心有一个专门为热爱吕剧的老年人准备的活动室,他们平时可以在这个活动室里听吕剧。实践团队员与活动室里的老人们共同度过了一个愉快的下午,在结束时,老人们一个个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他们很喜欢给年轻人讲一些关于吕剧的故事。 实践团队员们从老人们的口中也得知了更多关于吕剧的故事。

实践团走访了大街小巷,对不同年龄段,不同工作岗位的人进行了调查。实践团在走街调查中发现,青少年人吕剧的认识可以说是微乎其微。小部分青少年从老年人口中得知吕剧,大部分青少年甚至不知道吕剧这个剧种。而得知吕剧的那一小部分青少年也只是知道吕剧,并没有看过吕剧表演。实践团在对一位正在玩滑板的阳光帅气男大学生采访中了解到他和他的朋友平时聊天的话题从来没有涉及到吕剧。对于实践团提出的吕剧创新相关问题男大学生表示“如果形式有所创新有新意的话会去关注吕剧。”

实践团发现,吕剧在老年群体中更受欢迎,调查的老年人几乎都看过吕剧,很大一部分是吕剧爱好者,有些老人甚至能唱上几句吕剧。综合来看,吕剧的传播范围相对来说较小,集中在年龄较大的人群。人们对吕剧的态度也是大相径庭,青少年更愿意把时间花费在抖音等短视频平台,他们中的大多数认为短视频相较于吕剧更加有趣。中年人对吕剧的态度相对中立,一部分中年人看好吕剧的发展,另一部分对此不持有任何看法。老年人更希望吕剧发展起来,他们希望看到更多的吕剧作品。在城市和乡村,吕剧的受欢迎程度也有差异。一些吕剧戏团会在乡村进行巡回演出,而城市中治安管理较严,因此吕剧戏团很少在城市中进行表演。

就调查结果来看,吕剧目前不能大范围兴起的原因主要是没有什么新的内容出现,不能够抓住人们的眼球。传播范围也比较狭窄,就像是实践团采访的吕剧戏团表演者说的那样,如果吕剧能通过现代传媒扩大传播范围,更多出现在大众眼前,那样吕剧的发展前景会更加光明。守正固然重要,吕剧是华夏儿女的结晶,流传到现在一定有它的意义所在,这不仅仅是一个剧种,更是老一辈人的精神寄托,但创新也是必不可少的。在实践团走访中很多老年人对吕剧有很深的情结,他们都不希望吕剧淡化在人们记忆中。

守正让吕剧流传至今,创新能使吕剧永流传。创新不是天马行空的想法,也不是跳出实际的标新立异,创新是把吕剧古老陈旧的内容拉到与时代平齐,吕剧唯有融入时代的潮流才能在一辈一辈更年轻的群体里生存下去。“我们年轻一代从小没怎么接触过戏剧,其实在原有的戏曲基础上我们想看到一些更新的东西,而不只是听了一遍又一遍的曲子。”在实践团调查采访中当地一位高二的学生这样说。他认为融入年轻元素能够让吕剧重新活过来,重新焕发生机。这位高中生表示他们在学校艺术节的时候曾经尝试将一些新鲜元素融入吕剧,收获了很多学生的好评。

当前,国家十分重视传统艺术的传承与发展,也出台了一系列措施推动戏曲守正创新。一曲吕剧流转,更需要从人民角度出发,守千年经典,见之忘俗;创时代之新,惊艳四座。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3917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各取之所需,共节之所弃

2020年11月1日福州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2018级生物医学工程1班团支部成员在青春广场集合,开展了以“各取之所需,共节之所弃”为主题的团支部立项活动,此次活动同学们参与积极性高,旨在…… 福大18级生医1班 福州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厉行光盘行动,共画节约风尚

2020年11月1日,福州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2018级生物医学工程1班于福州大学青春广场设点,开展了以“厉行光盘行动,共画节约风尚”为主题的团支部立项活动。此次活动由18级生医1班团支部策…… 福大18级生医1班 福州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竞答共知疫,青年同战疫

总有一种力量激励我们前行,总有一种精神让我们泪流满面,自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亿万中华儿女万众心,众志成城,共克时艰。为了再次提醒大家疫情中的注意事项,提高大…… 福大18级生医1班 福州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助力防疫宣传,践行青春使命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全力以赴,共克时艰,我们常说,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是啊,我们有冲锋前线的钟南山院士,一线的工作人员,更有许许多多的青年人,生于非典,…… 福大18级生医1班 福州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助防疫宣传,履青春使命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全力以赴,共克时艰,我们常说,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是啊,我们有冲锋前线的钟南山院士,一线工作人员,更有许许多多的青年人,生于非典,抗…… 福大18级生医1班 福州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记疫助宣传,青年履使命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全力以赴,共克时艰,我们常说,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是啊,我们有冲锋前线的钟南山院士,一线工作人员,更有许许多多的青年人,生于非典,抗…… 福大18级生医1班 福州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一线显疫情,永怀爱国心

2020年,注定是不太平的一年,澳洲大火,世界疫情,但是面对疫情,中国没有退缩,我们展现出了作为一个世界大国的责任和担当。2020.1.23,武汉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布1号通告,10时起机场、火车站…… 福大18级生医1班 福州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防控疫情,同舟共济

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中国人回家团圆的脚步,使全中国人民人心惶惶。自疫情发生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党中央、国务院作出重大部署,全国上下众志成城。为给…… 福大18级生医1班 福州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劳有所得”团队开展社会实践 ——烹年夜饭,悟劳动之美

近日,山东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劳有所得队组织了一场劳育社会实践活动,参与者们在春节期间亲自动手制作年夜饭,在烟火气息中感…

智粮速运:智能化技术助力粮食运输升级,赋能乡村振兴

山东大学管理学院“智粮速运助农团”于2025年1月13日至2月12日成功完成“散装粮食高效智能化运输”项目实践,聚焦粮食运输领域…

驿站爱心服务,共倡核心价值

“爱在红柽柳,原为黄河口。“本次我的社会实践活动内容,是跟随服务于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恒瑞文化广场爱心驿站的红柽柳志愿…

寻迹黄河畔,传承革命心

为深入了解黄河文化,传承红色精神,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春和景明”社会实践队于2025年2月5日走进山东省东营市黄河文化…

曲园学子三下乡:探寻华侨文化,领略交流魅力

2月5日,“承古韵遗风,启新程芳华”社会实践队踏入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开启了一场意义非凡的参观之旅,深度领略华侨…

最新发布

非遗里的文化
太阳轻轻地爬上树梢,再轻也被灵敏的公鸡听到了,叫出一声声鸣亮的啼叫。古老的中国非遗翻开了人们的生活篇章。剪纸,窗花,京剧..“一个个响亮的名字,从我的耳边飞过,我想这些为什么能传承下来呢?老奶奶…
非遗文化传承的文化创新
从本质上看,结合非遗文化的文化创新和活态传承,最终需要创新非遗文化的形态。不仅从方法上创新更要从形式上创新。传统文化通过向新故事进行转化而得以在当今社会重新传播,非遗文化能够把创作灵感提供给广…
切实品味体验,感悟黄河生态
2023年1月14日,曲阜师范大学保卫黄河队通过线上网络搜集方式,对黄河相关信息进行调研。黄河是我们中华儿女的“母亲河”,对我们有不可忽视的重大意义。为助力构建黄河生态圈,曲阜师范大学保卫黄河队通过线…
端午节饮食
端午节饮食1、吃粽子各地人民过端午节的习俗大同小异,而端午节吃粽子,古往今来,中国各地都一样。如今的粽子更是多种多样,璀璨纷呈。现今各地的粽子,一般都用箬壳包糯米,但内含的花色则根据各地特产和…
腊八节饮食
腊八节饮食腊八这天民间百姓要喝“腊八粥”的习俗,文字记载是从宋代开始的。从清代开始,每年的腊八节,北京雍和宫还会举行盛大的腊八仪式。喝着腊八粥,不少北方人还爱搭配着吃八蒜。腊八蒜主要流行于中国…
第九次支教心得
2023年1月14日星期六投稿组何玉婷时光荏苒,不知不觉已经迎来支教第九天了,今天不仅要给学生上课,还要完成调查问卷的发放工作。今天主要主要向学生传授贴布画的相关知识,同时对学生作业进行辅导。让学生初…
中元节饮食
元节饮食中元节也有很多吃的习俗,而且都有很好的寓意,比如广东东莞地区有吃“濑粉”,也是当地寿宴中必备美食,形似面条有长长久久的寓意,华北地区有吃“蒸面羊”的习俗,寓意“陈羊见新羊,年年有余粮”…
非遗传承并排走
流行元素充斥着这个时代,文化中举足轻重的非遗的道路显得狭窄。非遗如何冲破黎明前的黑暗,在中华民族的血脉中传承下去,是一个当代人必须要思考的问题。诚然,时代的车轮碾转前进,民众的审美早已不同于以…
服务家乡,锻炼自己 ——2023年先锋实践队组织寒调支教第九天
(通讯员何玉婷2023-1-14)为传播知识,传递爱心,湖北师范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先锋实践队,于1月14日8时,开始第九天的支教活动。1月14号8时,第九天支教活动正式开始。活动伊始,队员在上课时要提前十分钟…
曲师学子走近吕剧文化,创新发展共建文化强国
中国青年网滨州1月5日电(通讯员邰鑫坤)为调查各个年龄段的人对于吕剧的认识与态度,以便更好的推动吕剧的创新性发展。以山东省滨州市吕剧文化为主要研究对象,12月25日到12月27日,曲阜师范大学“吕韵流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