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曲师学子走近吕剧文化,创新发展共建文化强国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 作者:景行

中国青年网滨州1月5日电(通讯员邰鑫坤)为调查各个年龄段的人对于吕剧的认识与态度,以便更好的推动吕剧的创新性发展。以山东省滨州市吕剧文化为主要研究对象,12月25日到12月27日,曲阜师范大学“吕韵流长”实践团来到山东省滨州市,开始对滨州市吕剧文化的走访调查。通过此次实地走访调查,“吕韵流长”实践团成员了解了当地各个年龄段的人对吕剧文化的认识和态度,并对吕剧文化的发展提出了创新性的建议。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国家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铸之。”近日,中共中央印发⟪“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明确指出戏曲传承振兴的措施。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戏曲艺术的传承发展,做出一系列决策部署,为振兴戏曲艺术提供了遵循、指明了方向,制定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为戏曲传承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吕韵流长”实践团开展此次活动,实地调查滨州市吕剧文化的发展现状,通过实践方式探索吕剧的传承振兴,帮助青年大学生深入解读了“贴近人民的生活,了解群众的需求,从实际出发,寻找切实可行的问题解决方法”的第一要义。

走访滨州街头,探寻吕剧文化

12月25日,为更好的进行这次调查活动,熟悉活动流程,“吕韵流长”实践团成员一早便集合完毕,前往滨州市进行走访调查。

走在滨州市的街头上,冬日的暖阳普照大地,实践团成员在实地考察的过程当中也能感受到当地人民得热情。通过对当地各个年龄段人们的采访调查和数据统计,实践团成员发现,年龄偏大的老人普遍更加了解吕剧文化,有的老人不仅可以说出吕剧的经典曲目甚至还可以即兴演唱一段,但是年轻一些的青年人却对吕剧文化了解偏少。除此之外,实践团成员发现当地居民无论男女老少,他们都对吕剧文化的发展前景充满美好的期待。当地的王大爷听到实践团的成员在调查吕剧文化,热情的和他们打招呼并且和队员们讲起了吕剧中《孝子董永》的故事,这个故事讲述了董永赶回家中照顾父亲并在父亲去世后卖身葬父的故事。队员们对董永的故事也有所了解,王大爷的讲解更是丰富了队员们的知识。王大爷说:“董永父亲病重,‘北风吼雪大飘天昏地暗,雪封路行人稀道路难辨’,而董永‘忍寒冷忍饥饿急向家赶’”,令队员们印象深刻。在实践团成员与当地居民的交谈中,简简单单的几句话,透露出了滨州人民的那份朴实与善良以及那份具有担当、责任心的精神人格,实践团成员明白,其实吕剧文化早已深入滨州人民的心中。

品读吕剧文化,欣赏吕剧之美

经过一上午的实地走访调查,“吕韵流长”实践团决定利用中午休息时间借助网络来更加详细的调查吕剧并通过观看吕剧的经典曲目来更好的了解吕剧文化,欣赏吕剧之美。通过网络,队员们得知,吕剧,又称为扬琴、琴戏,中国八大戏曲剧种之一,是由山东琴书发展而来,蕴含着浓厚的山东文化魅力,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一,其经典曲目有《李二嫂改嫁》、《苦菜花》、《姊妹易嫁》等等。吕剧的语言淳朴生动,唱腔优美悦耳,音乐语汇优美多彩。其中令队员们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李二嫂改嫁》,李二嫂冲破旧俗,勇敢追求幸福生活的故事深深打动着每一位观看者。但是通过调查研究和观看吕剧表演,“吕韵流长”实践团成员也发现,吕剧表演的故事虽然动人,但是大部分的青年大学生不了解吕剧,甚至还没有观看甚至接触过吕剧。这个发现引起了队员们的思考。

研究吕剧问题,探讨发展方向

带着中午的疑问,在下午的实地走访的过程中,“吕韵流长”实践团为更加深入的了解吕剧文化的发展现状,以便更好的推动吕剧的创新性发展,来到了当地的居委会并找到相关的工作人民进行了深入交流。

居委会的工作人员告诉实践团的成员们:“当下吕剧文化的发展主要有两个影响因素,一是疫情大环境的影响,在疫情的影响下,人们大多是通过网络来了解和观看吕剧表演,不能够来到现场去切身实地的感受和欣赏吕剧表演,二是大部分的青年大学生不了解吕剧,甚至还没有观看甚至接触过吕剧,对于吕剧很多年轻人是抱着不耐烦的态度的,所以不能够很好的欣赏吕剧表演,不能感受到吕剧之美。”在听完工作人员的讲解之后,实践团成员也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队员们认为,虽然大部分的青年大学生不了解吕剧,甚至还没有观看甚至接触过吕剧,但值得注意的是,青年大学生们也支持吕剧的创新传播,有的青年大学生还利用抖音快手平台录制视频,向人们介绍吕剧。虽然疫情大环境对吕剧文化的传播和表演造成了较大的影响,但是当地人民对此却保持着乐观的态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吕剧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一,想要得到传承和发展,必须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通过对吕剧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把吕剧文化转化成为蕴含新时代民族精神的,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更加优秀的文化,来更好的推动吕剧的创新性发展。

“吕韵流长”实践团通过对山东省滨州市吕剧文化的参观考察,居民采访,对现阶段滨州市的吕剧发展现状有了初步的了解。针对走访调查过程中发现的年轻人不了解吕剧,疫情大环境影响吕剧发展等问题,“吕剧流长”实践团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成员们各抒己见,并提出了创新性的建议和意见,得到了当地民众和负责人的赞许。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3916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教育科学学院2017级特殊教育班举行缅怀先烈,致敬抗疫英雄在主题活动

教育科学学院2017级特殊教育班举行缅怀先烈,致敬抗疫英雄在主题活动(陈萍萍何欣)2020年4月19日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17级特殊教育班于线上举行“缅怀先烈,致敬抗疫英雄”的主题活动…… 默爱手语社团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教育科学学院2017级特殊教育举办“防疫我在”活动

教育科学学院2017级特殊教育举办“防疫我在”活动(陈萍萍何欣)2020年2月23日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17级特殊教育班于线上举行“防疫我在”的主题活动。由团支书陈萍萍举办,参加人员有…… 默爱手语社团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教育科学学院2017级特殊教育班举行防疫我在主题活动

教育科学学院2017级特殊教育班举行防疫我在主题活动(陈萍萍何欣)2020年2月23日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17级特殊教育班于线上举行“防疫我在”的主题活动。由团支书陈萍萍举办,参加人员…… 默爱手语社团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关爱白血病儿童

11月22日,由湖南师范大学17特殊教育班组织的志愿活动于下午三点,在新阳光病房学校开展。本次活动由王承艳组织负责,活动环节分为,招募志愿者,志愿者培训,陪小朋友做手工。本次活动与…… 王承艳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一次家教实记

(通讯员:王承艳)芃芃看见喜欢的会尖叫,会拥抱,尖叫两三次次,每次三四声;扯头发,3次;看见瓶子会让姐姐拧开,直接瓶子,不会说;学着姐姐喝水,先是想拿姐姐的水杯,我告诉芃芃,…… 王承艳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守护来自星星的你

(通讯员:王承艳)关于自闭症儿童,我见过的,喜欢长时间注视某些东西,比如自己的手、随身的玩具、转动的风扇、花园里的洒水器等。我们可以简单地把这些都归类为“自闭症行为”。我们…… 王承艳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班级志愿活动开始啦!

(通讯员:王承艳李璇)10月26日下午两点半,由湖南师范大学2017级特殊教育班级组织的“大手拉小手”志愿活动在新阳光病房学校开展。本次活动由负责人王承艳组织,活动分为三个环节:招募志…… 王承艳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大手拉小手”之志愿活动

(通讯员:王承艳李璇)10月26日下午两点半,由湖南师范大学2017级特殊教育班级组织的“大手拉小手”志愿活动在新阳光病房学校开展。本次活动由负责人王承艳组织,活动分为三个环节:招募志…… 王承艳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天佑关注 | 自动化学院承办 “青韶织锦 绘艺境 青春华彩绽校园” 第六期大学

暮春四月,暖风裹挟着花香漫过八教回音壁的檐角,一场汇聚青春活力与艺术魅力的盛宴在此绚丽启幕。4月26日,由自动化与电气工…

兰州交通大学第三十三届“校园十佳歌手”总决赛圆满落幕

4月26日晚,兰州交通大学时代广场流光溢彩,热闹非凡,第三十三届“校园十佳歌手”总决赛在万众期待中盛大开启。本届比赛以“…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英教逐梦,实习砺行|外国语学院师范生实习纪实(

一、观摩悟教:于细节处见真章初入实习校园,走进优秀教师的英语课堂,方知“纸上得来终觉浅”。授课教师以流利的英文创设沉…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研途领航・筑梦同行”考研经验交流座谈会成功举

为有效帮助我院学子全方位提升考研备考效率,新乡工程学院“言·智行”学风建设工作室于4月25日下午南北校区同步组织了“研途…

多彩社团|闽南科技学院学海社举办学习经验交流会——助力学生成长

4月2日下午,在闽南科技学院康美校区菲华楼A203教室闽南科技学院学海社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学习经验交流会。此次活动以“学海…

最新发布

第九次支教心得
2023年1月14日星期六投稿组何玉婷时光荏苒,不知不觉已经迎来支教第九天了,今天不仅要给学生上课,还要完成调查问卷的发放工作。今天主要主要向学生传授贴布画的相关知识,同时对学生作业进行辅导。让学生初…
中元节饮食
元节饮食中元节也有很多吃的习俗,而且都有很好的寓意,比如广东东莞地区有吃“濑粉”,也是当地寿宴中必备美食,形似面条有长长久久的寓意,华北地区有吃“蒸面羊”的习俗,寓意“陈羊见新羊,年年有余粮”…
非遗传承并排走
流行元素充斥着这个时代,文化中举足轻重的非遗的道路显得狭窄。非遗如何冲破黎明前的黑暗,在中华民族的血脉中传承下去,是一个当代人必须要思考的问题。诚然,时代的车轮碾转前进,民众的审美早已不同于以…
服务家乡,锻炼自己 ——2023年先锋实践队组织寒调支教第九天
(通讯员何玉婷2023-1-14)为传播知识,传递爱心,湖北师范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先锋实践队,于1月14日8时,开始第九天的支教活动。1月14号8时,第九天支教活动正式开始。活动伊始,队员在上课时要提前十分钟…
非遗文化的文创产品
文创产品设计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同时也创造着新的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域文化特色成为文创产品设计创意的源泉。文创产品在体现民族文化的同时,最终要进入市场,为更多人接受、购买,才能达到一个正向的…
汉剧的传承与发展
振兴汉剧离不开持续创新。汉剧要振兴,关键在创新。传承是创新的前提,创新是最好的继承。汉剧作为梅州的地方传统剧种,也曾经盛极一时,在创造了白身辉煌的同时,也给百姓带去了无限的欢乐和艺术亨受。随着…
传统节日之谈清明节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古老的节日,既是一个扫墓祭祖的肃穆节日,也是人们亲近自然、踏青游玩、享受春天的节日。斗指乙为清明节气,交节时间在每年公历4月5日前后。这一时节,生气旺盛,万物“吐故纳新”,大地呈…
楚剧的传承与发展
楚剧是湖北戏曲艺术中最重要的一个文化戏曲,不仅带有浓郁的地方特色,还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全国地方戏曲的发展与前进,并做出了重大的贡献,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楚剧是湖北的地方戏曲的一个种类,具有生活…
中国非遗之西安鼓乐
西安鼓乐起源于隋唐形成于明、清,20世纪20年代、30年代可以说是它的鼎盛时期,西安城乡内外鼓乐社不计其数,每年农历六月初一终南山南五台举行鼓乐盛会,各路鼓乐队云集一处,笙管齐鸣,连续三天,昼夜不停,…
寒调第九天
2023年1月14日星期六投稿组邓倩寒调活动进入尾声,忙碌的寒调生活即将结束,我们也开始了新的任务。起初在接到发放调查问卷的任务时我感到很轻松,毕竟发放的问卷不多,但是当真正开始实施时,我才发现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