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楚剧的传承与发展

来源:湖北师范大学 作者:邓倩

楚剧是湖北戏曲艺术中最重要的一个文化戏曲,不仅带有浓郁的地方特色,还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全国地方戏曲的发展与前进,并做出了重大的贡献,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楚剧是湖北的地方戏曲的一个种类,具有生活化、通俗化、平民化等特点,并且在表演风格上也更加的贴近生活,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楚剧声腔发展最为迅速的阶段就是在20世纪30年代,对一个戏曲剧种的传承包含着多方面的内容,例如表演方式、剧目特点、语言以及声腔等2。其中,声腔是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因为化妆和表演等各个剧种之间都可以相互的借鉴,只有声腔是独立存在的,且是重要的标志。

我们要完成一系列中央到地方的文件精神,把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进行弘扬和传承,并与文化发展进行有机的结合,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传承,戏曲传承工作也受到越来越大的重视。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3916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探访蚕桑足迹 寻找丝绸之源

探访蚕桑足迹 寻找丝绸之源钱山漾遗址位于浙江省湖州市城南7公里的潞村古村落,是世界丝绸之源。这里出土的两片千年丝箔残片把我国丝绸文明史提前到4000多年前。此次文学院 “湖韵遗丝,…… 刘泽承 大学生网报 湖州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南浔辑里丝 学子寻遗韵

南浔辑里丝 学子寻遗韵南浔,一个孕育了中国桑蚕丝织文明的地方。湖州闪亮的丝绸文化文化名片,从这里开始。7月上旬,湖州师范学院文学院“湖韵遗丝,桑绕七里”湖州市非物质文化遗…… 汪梦婷 大学生网报 湖州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非遗走访暂告段落 多元数据紧张汇总

非遗走访暂告段落 多元数据紧张汇总7月17日8时左右,“湖韵遗丝,桑绕七里”湖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调研团的成员准时到达工作室,进行前一日的行程、采访汇总。20世纪30年代,慎微之…… 方超颖 查看全文 >>

传承辑里湖丝,美中仍有不足

传承辑里湖丝,美中仍有不足辑里湖丝又称辑里丝,是世界闻名最好的蚕丝,是浙江省的传统丝织品,属于南浔特产。辑里丝是一种丝中极品,因产于南浔辑里村而得名。在清朝,辑丝一直作为帝…… 徐姣娉 查看全文 >>

一针一线绣山河,千丝万缕展恢弘

一针一线绣山河,千丝万缕展恢弘7月16日,湖州师范学院文学院“湖韵遗丝,桑绕七里”暑期社会实践调研团队的调研活动进行到了最后一站——钱山漾景区。两位负责人和四位团队成…… 张芸 查看全文 >>

湖师院暑期调研团前往潞村探访丝文化

湖师院暑期调研团前往潞村探访丝文化2018年7月16日星期一,“湖韵遗丝,桑绕七里”湖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暑期实践调研团前往湖州市潞村探访丝文化,并借此机会了解湖丝文化的发展…… 王奕 查看全文 >>

湖师院非遗调研团探访辑里调研湖丝文化

湖师院非遗调研团探访辑里调研湖丝文化在“一带一路”时代强音号召下,“湖韵遗丝,桑绕七里”湖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调研暑期社会实践团以辑里湖丝手工制作技艺为切入点,…… 董丹娜 查看全文 >>

非遗调查暂告段落 多元数据紧张汇总

非遗调查暂告段落 多元数据紧张汇总7月15日8时左右,“湖韵遗丝,桑绕七里”湖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调研团的成员准时到达工作室进行工作汇总。根据回收的调查问卷,分别针对市民与…… 方超颖 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公管学子助力校地共建,志愿服务温暖人心

本周,公管院学子继续深入橘子洲街道湖大社区、师大社区和新民路社区参与校地共建社区助理志愿活动,为社区居民带来了实实在…

表彰树榜样 进步砺前行 文学院参加聊城大学学生表彰典礼

为充分彰显优秀学子的卓越风采,发挥先进榜样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激励学生踔厉奋发、勇毅前行,4月2日,文学院参加聊城大学…

沈阳城市学院开展无偿献血活动

本网讯(校团委牛康莉)2025年3月26日13时,由沈阳中心血站联合我校举办的无偿献血活动于南楼成功开展。活动开展期间,广大师生…

新乡工程学院“清明追思·薪火相传”网上祭英烈活动

春风拂柳念英魂,清明时节寄哀思。在清明节来临之际,为大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青年学子的爱国情怀,引导青年学子…

传承红色精神,凝聚奋进力量——纪念遵义会议召开90周年专题宣讲活动顺利举

为深入了解中国革命历史,领悟革命精神内涵,弘扬遵义会议精神,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3月8日下午,南京审计大学“澄园先锋”…

最新发布

曲师学子走近吕剧文化,创新发展共建文化强国
中国青年网滨州1月5日电(通讯员邰鑫坤)为调查各个年龄段的人对于吕剧的认识与态度,以便更好的推动吕剧的创新性发展。以山东省滨州市吕剧文化为主要研究对象,12月25日到12月27日,曲阜师范大学“吕韵流长”…
非遗文化的文创产品
文创产品设计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同时也创造着新的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域文化特色成为文创产品设计创意的源泉。文创产品在体现民族文化的同时,最终要进入市场,为更多人接受、购买,才能达到一个正向的…
汉剧的传承与发展
振兴汉剧离不开持续创新。汉剧要振兴,关键在创新。传承是创新的前提,创新是最好的继承。汉剧作为梅州的地方传统剧种,也曾经盛极一时,在创造了白身辉煌的同时,也给百姓带去了无限的欢乐和艺术亨受。随着…
传统节日之谈清明节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古老的节日,既是一个扫墓祭祖的肃穆节日,也是人们亲近自然、踏青游玩、享受春天的节日。斗指乙为清明节气,交节时间在每年公历4月5日前后。这一时节,生气旺盛,万物“吐故纳新”,大地呈…
中国非遗之西安鼓乐
西安鼓乐起源于隋唐形成于明、清,20世纪20年代、30年代可以说是它的鼎盛时期,西安城乡内外鼓乐社不计其数,每年农历六月初一终南山南五台举行鼓乐盛会,各路鼓乐队云集一处,笙管齐鸣,连续三天,昼夜不停,…
寒调第九天
2023年1月14日星期六投稿组邓倩寒调活动进入尾声,忙碌的寒调生活即将结束,我们也开始了新的任务。起初在接到发放调查问卷的任务时我感到很轻松,毕竟发放的问卷不多,但是当真正开始实施时,我才发现难度。…
追寻吕韵记忆,探索发展现状
中国青年网廊坊1月6日电(通讯员刘子美)吕剧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八大戏曲剧种之一,曾大受人们喜爱。但近年来,随着网络时代日新月异,吕剧的发展渐渐停下了脚步。为了更好地传播吕剧文化,让其…
先锋实践队问卷调查进行时
(通讯员邓倩2023-1-14)2023年1月14日湖北师范大学先锋实践队寒调问卷调查顺利开展。9时先锋实践队成员邓倩在武汉市蔡甸区同心路展开线下问卷调查调研活动。邓倩随机寻找10位附近的居民,向居民宣传非遗的意义—…
找寻红色记忆,感悟二十大精神
确定了宣讲主题后,2023年1月14日河海大学学思践悟二十大实践团计划前往博物馆感受红色文化,找寻家乡故事,为更好地阐释二十大精神进行实地考察。首先,实践团成员们分别赶赴连云港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
爱心展翅,梦想起飞 ——先锋实践队第九日支教任务圆满结束
(通讯员谢颖2023-1-14)2023年1月14日,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团总支实践部组建的先锋实践队支教活动“育文化以百艺,承非遗以新章”第九日课程完美落幕。1月13日8时之前,按照惯例,每位队员将自己当天的听课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