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8月24日盱眙电(通讯员 赵颖 曹叶)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村农业现代化”作为主题,这意味着“三农”工作重心发生了历史性转移。为更好地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使对盱眙地区虾稻共作模式的调研全面地深入个体养殖户,2022年8月16日,南京财经大学“不怕困难”暑期实践队第三站抵达黄花塘镇芦沟社区进行实地调研。
实地调研前,实践队员在资料收集时,在美丽江苏网看到了一篇有关芦沟社区党总支书记徐玲的报道。徐玲书记曾是中国海军首艘航空母舰“辽宁号”上的首位女操舵手,就任以来其以较高的执行力带领着芦沟社区不断地发展。8月16日,怀着对徐书记的好奇与敬意,实践队来到了芦沟社区,徐书记热情接待了实践队成员并对成员的来访表示欢迎。徐书记向实践队成员说明了芦沟社区当下虾稻共作模式的相关情况:芦沟社区于2018年开始发展虾稻共作模式,截至目前共有1500亩“虾稻共生”田,占总耕地面积的40%,全村有养殖大户(50亩及以上)46户,今年还定点试验了64亩“虾蟹稻”田,已被评选为“国家级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
初步了解情况后,徐书记带领实践队员前往养殖示范户卢勇先生处进行参观学习。据悉,因为看好盱眙龙虾的品牌价值以及当时政府鼓励发展虾稻共作,卢先生于2017年初开始由物流行业改行尝试虾稻共作模式,总承包面积620亩,约两年达到了收支平衡。问及初期准备,卢先生表示自己在投资虾稻共作前,前往湖北以及南通等地学习了相关的养殖经验,并且获得了相关教授和技术人员的帮助。卢先生的虾稻田亩产约1250斤稻谷、300斤成品虾,亩产收益达到2600元左右,这其中不包括衍生产业链的附加值,在试验“虾稻蟹”模式后,预计将会增收1000元每亩。卢先生于2022年初申请了家庭农场,公司现已形成完整的产业链,近年来实现持续增收。在如此可观的经济效益中,实践队员将其与上一站永华村进行了对比,发现卢先生亩产收益的一个较大来源在虾稻米处。据介绍,卢先生与一所成米加工厂达成合作,有自己的虾稻米品牌,因此其虾稻米售价可以达到8-12元每斤,尽管并不比市场上其他的虾稻米价格高,但是拥有了稳定的销售渠道且比普通稻米收益高出近十倍。
最后卢先生表示,虾稻共作模式所带来的经济效益的确较高,但其在发展进步的过程中仍存在着许多瓶颈。例如,近年来,气候干旱,现有环境水循环条件不足是造成成品虾产量无法进一步提高的关键因素。水循环技术的出色利用,不仅能够帮助个人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产量,也能够进一步推动稻虾养殖的发展。
“如何以小龙虾为依托带领村民们富起来是我就任来一直思考的问题。”徐玲书记在接受队员采访时这样说道。作为一名“兵支书”,徐书记隔三差五的去到村民承包的田地里实地勘察养殖情况,不做纸上谈兵之举。在进一步了解中实践成员得知,对于进行虾稻共作模式的农户,社区会提供相应的帮助,例如:秉持着“谁种植谁收益”原则落实到户的土地补助、邀请省农科院提供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技术指导以及为没有销售渠道的村民联系销售渠道等。对于新转型农户在此基础上还会有额外的帮扶,例如帮助联系大户提供经验、减免土地租金等。这一系列深入的惠民政策使得徐书记对今年芦沟社区的虾稻共作模式能取得的经济收益信心满满,她说:“今年当地虾稻共生每亩可增收2000-4000元不等,虾稻共作为芦沟铺就了一条生态致富路。”
科技赋能夯基础,政策筑牢百姓心。科技永远是农业发展的第一生产力,盱眙地区农业模式由一稻一麦转变为虾稻共作模式并进一步向虾稻蟹共生模式转变,在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经济效益的同时也是科技创新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通过本次在芦沟村的调研,“不怕困难”暑期实践队认识到了如果能够科学、正确地进行虾稻共作模式生产,其在稳粮增收、打造品牌等方面的确具有很大的优势。但是在对基层农户的调研之中,实践队成员也意识到,如果盲目跟风,不能科学、正确地进行虾稻共作模式生产,则往往会带来负面作用。针对这类情况,队员们也进行了交流和讨论,并充分意识到,为了更好的实现盱眙地区虾稻共作模式的规范化,仍需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通过树立政府诚信、落实切实的政策,保障农户能够安心地投身于虾稻共作模式中。此外,实践成员将此次深入个体养殖户所了解到的情况与问题进行汇总分类,并对部分问题从经济运行的角度给出了一些建议。之后,实践队成员将带着这些问题与建议进一步前往农业、渔业部门进行调研学习,与相关专业人员进行沟通交流,争取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新思路、好思路,努力发掘虾稻共作模式的潜力,为实现盱眙地区乡村振兴添砖加瓦。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2192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