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南财学子三下乡:观芦沟虾稻共作,察创新助农之态

来源:南京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作者:不怕困难实践队

大学生网报8月24日盱眙电(通讯员 赵颖 曹叶)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村农业现代化”作为主题,这意味着“三农”工作重心发生了历史性转移。为更好地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使对盱眙地区虾稻共作模式的调研全面地深入个体养殖户,2022年8月16日,南京财经大学“不怕困难”暑期实践队第三站抵达黄花塘镇芦沟社区进行实地调研。

实地调研前,实践队员在资料收集时,在美丽江苏网看到了一篇有关芦沟社区党总支书记徐玲的报道。徐玲书记曾是中国海军首艘航空母舰“辽宁号”上的首位女操舵手,就任以来其以较高的执行力带领着芦沟社区不断地发展。8月16日,怀着对徐书记的好奇与敬意,实践队来到了芦沟社区,徐书记热情接待了实践队成员并对成员的来访表示欢迎。徐书记向实践队成员说明了芦沟社区当下虾稻共作模式的相关情况:芦沟社区于2018年开始发展虾稻共作模式,截至目前共有1500亩“虾稻共生”田,占总耕地面积的40%,全村有养殖大户(50亩及以上)46户,今年还定点试验了64亩“虾蟹稻”田,已被评选为“国家级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

初步了解情况后,徐书记带领实践队员前往养殖示范户卢勇先生处进行参观学习。据悉,因为看好盱眙龙虾的品牌价值以及当时政府鼓励发展虾稻共作,卢先生于2017年初开始由物流行业改行尝试虾稻共作模式,总承包面积620亩,约两年达到了收支平衡。问及初期准备,卢先生表示自己在投资虾稻共作前,前往湖北以及南通等地学习了相关的养殖经验,并且获得了相关教授和技术人员的帮助。卢先生的虾稻田亩产约1250斤稻谷、300斤成品虾,亩产收益达到2600元左右,这其中不包括衍生产业链的附加值,在试验“虾稻蟹”模式后,预计将会增收1000元每亩。卢先生于2022年初申请了家庭农场,公司现已形成完整的产业链,近年来实现持续增收。在如此可观的经济效益中,实践队员将其与上一站永华村进行了对比,发现卢先生亩产收益的一个较大来源在虾稻米处。据介绍,卢先生与一所成米加工厂达成合作,有自己的虾稻米品牌,因此其虾稻米售价可以达到8-12元每斤,尽管并不比市场上其他的虾稻米价格高,但是拥有了稳定的销售渠道且比普通稻米收益高出近十倍。

最后卢先生表示,虾稻共作模式所带来的经济效益的确较高,但其在发展进步的过程中仍存在着许多瓶颈。例如,近年来,气候干旱,现有环境水循环条件不足是造成成品虾产量无法进一步提高的关键因素。水循环技术的出色利用,不仅能够帮助个人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产量,也能够进一步推动稻虾养殖的发展。

“如何以小龙虾为依托带领村民们富起来是我就任来一直思考的问题。”徐玲书记在接受队员采访时这样说道。作为一名“兵支书”,徐书记隔三差五的去到村民承包的田地里实地勘察养殖情况,不做纸上谈兵之举。在进一步了解中实践成员得知,对于进行虾稻共作模式的农户,社区会提供相应的帮助,例如:秉持着“谁种植谁收益”原则落实到户的土地补助、邀请省农科院提供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技术指导以及为没有销售渠道的村民联系销售渠道等。对于新转型农户在此基础上还会有额外的帮扶,例如帮助联系大户提供经验、减免土地租金等。这一系列深入的惠民政策使得徐书记对今年芦沟社区的虾稻共作模式能取得的经济收益信心满满,她说:“今年当地虾稻共生每亩可增收2000-4000元不等,虾稻共作为芦沟铺就了一条生态致富路。”

科技赋能夯基础,政策筑牢百姓心。科技永远是农业发展的第一生产力,盱眙地区农业模式由一稻一麦转变为虾稻共作模式并进一步向虾稻蟹共生模式转变,在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经济效益的同时也是科技创新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通过本次在芦沟村的调研,“不怕困难”暑期实践队认识到了如果能够科学、正确地进行虾稻共作模式生产,其在稳粮增收、打造品牌等方面的确具有很大的优势。但是在对基层农户的调研之中,实践队成员也意识到,如果盲目跟风,不能科学、正确地进行虾稻共作模式生产,则往往会带来负面作用。针对这类情况,队员们也进行了交流和讨论,并充分意识到,为了更好的实现盱眙地区虾稻共作模式的规范化,仍需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通过树立政府诚信、落实切实的政策,保障农户能够安心地投身于虾稻共作模式中。此外,实践成员将此次深入个体养殖户所了解到的情况与问题进行汇总分类,并对部分问题从经济运行的角度给出了一些建议。之后,实践队成员将带着这些问题与建议进一步前往农业、渔业部门进行调研学习,与相关专业人员进行沟通交流,争取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新思路、好思路,努力发掘虾稻共作模式的潜力,为实现盱眙地区乡村振兴添砖加瓦。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2192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回家乡,观发展,感富强

前几天回到了家乡,看着这样的房屋,这样的路,不由感到家乡的变化之大,我小学便在市里求学,初中更是搬到市里,对家乡的印象还停留在石子路和红砖房,不曾想村里现在都是水泥路和翻新…… 朱旭桓 h‘n河南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美丽乡村,活力兰庄

7月15日,我前往河南省平顶山市叶县叶邑镇兰庄村,去观察乡村的发展。兰庄路牌兰庄,位于河南省平顶山市叶县叶邑镇下辖村。兰庄村位于县城西南10公里处,1135口人,耕地面积1800亩,以传统的…… 朱旭桓 h‘n河南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不忘初心,美丽玉湖

不忘初心,美丽玉湖今天我们来到了美丽的玉湖村,玉湖村位于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界山镇境内.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民俗文化,周边拥有笔架山、惠屿岛、泉港樟脚古民居、坑内山、昆山风景、…… 朱旭桓 h‘n河南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了解新农产业,关注家乡发展

了解新农产业,关注家乡发展不断壮大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是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一环,为进一步了解新农产业,我们来到了圪垱店村的月季产业园进行…… 朱旭桓 h‘n河南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侨乡荷韵 美丽东张

侨乡荷韵美丽东张八月三号,我们来到位于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界山镇的东张村。走进东张村,宛如走进了一幅瑰丽多彩的画卷中:这里生态环境优美,河道漫步长廊、古榕树群等自然景观清新怡…… 朱旭桓 h‘n河南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振乡村,树山村,生态振兴

振乡村,树山村,生态振兴今天,我们来到了美丽的树山村,树山村位于江苏省苏州市虎丘区通安镇西部、总面积5.2平方公里、全村人口,分15个自然小组都是依恋山脚,有农田1050多亩已全部调整…… 张祎鸣 h‘n河南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迎湖村,振乡村,工业园区造福人民

迎湖村,振乡村,工业园区造福人民迎湖村临太湖,东连望亭新镇区,312国道穿村而过,新建的苏锡高速连接线望亭入口即在迎湖村。迎湖村由原迎湖村、孟湖村、太湖村合并而成,分设55个自然村…… 朱旭桓 h‘n河南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举办第十二届院领导接待日活动

为搭建经济学院院领导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桥梁,促进学院工作高效开展,经济学院于3月28日在十教北201举行院领导接待日活动,学院…

学思践悟新思想,砥砺奋进新征程——管理学院举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为进一步筑牢学生“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思想根基,3月23日上午10:00-12:00,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团委学生会学习…

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开展第二十二届团支部风采大赛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团结引领广大团员青年在服务乡村振兴与建设农业强国中锤炼本领、挺膺担当,同时…

追“锋”青年,志愿同行 —承德医学院基础医学院2023级临床医学第五志愿服务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做出的关于弘扬雷锋精神的重要论述与对深入开展雷锋活动的重要指示,让闪耀着时代光辉的精神火种…

安财青年深植文化基因,以数智化动能驱动文旅产业迭代升级

安财青年深植文化基因,以数智化动能驱动文旅产业迭代升级随着移动电子支付越发普遍,传统的以人民币纸票形式的购物方式逐渐…

最新发布

南财学子三下乡:观盱眙虾稻共作,助国家乡村振兴
大学生网报盱眙8月30日电(通讯员曹叶赵颖)为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更好地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切实地提高人民生活水平,2022年8月,来自南京财经大学经济学院的“不怕困难”暑期实践队在江苏省盱眙县进行了暑期…
青年担重责,实践出真知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这是是东汉思想家王充在《论衡》中的一句名言,意味着知道房屋漏雨的人在屋檐下,知道政治有过失的人在民间。为了了解近年来家乡的发展情况,我们特选取李家庄作为对象,…
双碳计划实地访,探寻民意细入微——崂山篇
在国家双碳计划稳步进行的过程中,团队开展“碳排放交易市场中监管机制的缺失与构建——以山东省为例”项目,旨在跟进时代需求,探寻当下碳交易市场监管方式,为国家计划的实现建言献策。为深入了解大众意愿…
南财学子三下乡:观盱眙虾稻共作,探模式创新惠农
大学生网报8月22日电(通讯员赵颖曹叶)继对盱眙龙虾集团虾稻共作基地进行实地调研后,为了解虾稻共作模式推广政策在个体养殖户中的普及度与落实度。2022年8月15日,南京财经大学经济学院“不怕困难”暑期实践…
问卷载体——数据收集与分析
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作为我国应对碳排放目前的环境限制而制定推行的特定交易形式,也是我国目前一项崭新的尝试,因此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对于我国大部分居民来说,是一项新鲜事物,具有一定的陌生感。碳排放权交易…
双碳计划探案例,对比分析显实情
在国家双碳计划稳步进行的过程中,团队开展“碳排放交易市场中监管机制的缺失与构建——以山东省为例”项目,旨在跟进时代需求,探寻当下碳交易市场监管方式,为国家计划的实现建言献策。为深入了解大众意愿…
安外三下乡:喜迎二十大,暑期再出发
为喜迎二十大,安徽外国语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理论宣讲普及实践团开展暑期三下乡活动。开展三下乡活动前期,队伍成员深入学习党的发展成就、构想活动流程,策划活动方案,讨论调查问卷,收集准备材料。在活动…
手执新笔,心绘前程。
开展三下乡活动前期,队伍成员深入学习党的发展成就、构想活动流程,策划活动方案,讨论调查问卷,收集准备材料。在活动期间,队员结合当地防疫政策,严守防疫精神,做好自身与团队的防护准备。6月19日上午去…
智慧结晶:千年文明都江堰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印刻着文明记忆,见证着智慧结晶,凝聚着文明的起源和延伸。党的十八大以来,强调要挖掘传统文化资源,弘扬人类文明智慧,最大潜力让文物“活起来”,让文明和现代发展深度融合,书写新…
为民之事,丝发必兴。
6月20日,安徽外国语学院理论普及宣讲团的成员出发前往堰湾社区,首先与堰湾社区第一书记进行了交流,第一书记说“要打通群众与党群之间沟通的桥梁,做好人民满意度、幸福度调查,人民的利益是我们为之奋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