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这是是东汉思想家王充在《论衡》中的一句名言,意味着知道房屋漏雨的人在屋檐下,知道政治有过失的人在民间。为了了解近年来家乡的发展情况,我们特选取李家庄作为对象,经历了数天的实际调研与走访。在此过程中,我们深刻体会到了乡村精神文明的迅速发展与深刻变革,也收获了许多心得体会。
首先是一种自豪感与敬意,在回乡的途中,每一个人都曾经在内心有过顾虑,自己的家乡这些年来到底怎么样,乡亲们的生活怎么样,村里的基础设施建设如何,更重要的是精神文明建设成效如何。带着这些顾虑当我们踏入这片土地的时候却已是烟消云散。当我们看到平整的道路、整洁的村庄和喜悦的笑脸时,一股自豪感与骄傲感油然而生。这是为祖国、为人民所点燃的,曾经贫穷落后的小村庄如今已是焕然一新!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乡村振兴的发展战略,此后政府的各项资源源源不断的投入农村建设。物质富裕容易但精神文明并不容易,于是在党的领导下,各种各样的活动不断举办,其中又分为精神建设与道德建设两部分。精神建设有许许多多优秀的文化活动如文艺演出、经典电影放映、社区图书馆等,文化建设包括小区的宣传标语与图画以及党委干部定期宣讲等活动。无论是在采访还是问卷调查中,我们都深刻体会到了大家对生活的这片土地的热爱与满意,而这一切要得益于政府的支持和人民群众的积极建设,正是有了他们的默默付出,才拥有我们今天所感受到的一片欣欣向荣、勃勃生机。我们发自内心的钦佩党和国家以及人民群众的奉献,他们便是民族的脊梁。
其次是对困难的认识,“生活总是让我们遍体鳞伤,但到后来,那些受伤的地方一定会变成我们最强壮的地方。”在短短几天的路途中,我们总是会思考来时的意义,我们行走于阡陌之间时常感到疲惫,或许是娇生惯养,又或许是四体不勤。从采访到拍摄再到问卷,每一项工作都认认真真完成下来也很困难,但当我们发现问题时又觉得一切都富有意义。我们参加这次三下乡本就是为了进行实地调研,找出乡村精神文明过程中的不足与有待提高的部分,发挥我们的力量提出建议。艰难险阻并不可怕,我们应该明白这是为了什么,中国共产党人在发展过程便是一次又一次的深入基层、体恤民情,才能发现不足,及时修改。对待农村建设问题,更应该踏踏实实,不能因为一点困难、一些面子而懈怠,倘若困难是极具价值的,那么就不必称之为困难。
最后是一种使命感与责任感,早已远离战乱年代的我们或许越来越缺少胸怀天下的感觉,但作为青年一代,在和平年代亦应该奋力拼搏,发挥所有光与热,而不是沉沦于眼前的苟且。在调研的途中,我们细心观察了各种人事景物,努力找出一些问题,以至于吹毛求疵。因为我们明白,每一项措施都攸关百姓的合法权益,都是无法割舍、不能放弃的。未来不在远方,而在青年的脚下,时间片刻不停,青年自当挥洒自如、方能书写人生。时代在召唤,我们应该利用自己的知识、自己的价值、自己的热情来引领和开拓。
所谓“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便是如此,青年有梦,未来可期!遥祝祖国,山长水阔!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2192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